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2024 (208)
專家們一直在說要有第二波疫情,要到九月份會來第二波疫情。這歐洲病毒跟著海鮮還真給專家們長臉,說來就來了,隻是來得早了一些。
還好,國內人多勢力大,物質豐富,各個地方都在統一領導下,不會有彈盡糧絕的問題出現,不但物質不缺乏,價格也很不錯的。這就是優越性。
現在病毒好像弱了,即便傳染上也沒有以前那麽厲害,否則這會兒就不會這麽消停了,真是怕什麽來什麽。能不能少說點不吉利的話呀!
記得過去一個朋友,她爸爸是名醫,真的很有名,尤其擅長看小孩兒的病,國內的醫生分科非常細。不過大家雖然都很喜歡他,卻真的很打怵去看他,因為他經常非常狠地數落人家。
別人抱著孩子來了,說教授啊,你看我家孩子咋了?他一看天挺暖和的還給孩子包個大厚被,就說,不用看,這孩子早晚讓你們弄死,這天裹得這麽厚?把人家嚇得,趕緊說,我們孩子發燒呢。他繼續數落人家,已經不能用數落來形容了,就是損人家吧。
誰都要麵子,但為了孩子也沒有辦法,趕緊檢討,趕緊給孩子把被子拿掉。
但他的醫術非一般人能比,所以,那些孩子的父母什麽都不能說,還得一直感謝教授。
教授是個好人,原來在城市工作,退休後放棄了跟孩子一起生活在城市的好日子,回到了鄉下,跟媳婦兩人就靠給人看病生活,窮人都不要錢,有人給點土豆地瓜的也行。
現在這樣的好人不多了,教授現在已經不在了,他還是挺長壽的。
人的嘴很重要,不要你天天說好聽的,說漂亮話,但總得想好了再說,尤其現在的形勢下,大家的恐慌心理不能不顧及,再說,如果像教授那樣,說完了,你就把人說得鑽地縫裏去了,你瞬間把孩子病給治好了也行,大家也認了。
就怕根本沒轍,還在那兒天天發布消息,還不如不說。也許有人喜歡,我反正不讚成這樣的工作方式。
當然了,專家嗎。你看全國數不清的專家,這功夫出來發布點啥的,也就那麽倆個人,第三個我都不知道是誰。國務院發言人還好幾個的,反正不止兩個,就這倆有時候還掐架呢。真不知道說什麽好。
其實我們不怕挨說,也不怕你說話有沒有準兒,關鍵是得有辦法幫助大家解決問題。
記得一部劇,李幼斌演的主角,他是一個農民,八路軍打過來了,結果被土匪阻擊了,李幼斌問八路軍,我要是把他們打敗,你能不能保證我們有飯吃,八路軍說,能!李幼斌帶一批人上去就給土匪治服了。
當然,解放了,大家都有飯吃了。再後來李幼斌對改變鄉村原來的結構不滿意,不讓改造,不讓蓋新屋,他心裏的願望就是有飯吃,有屋住,其它保持原來的生活模式就好了。
現在的人,都不知道自己要啥了,也不知道給大家夥兒啥才算最好。隻是按自己的想法,按理論有機會就發表自己的看法。
等著下一代人吧,新人不上來,老人也就這樣了,按部就班,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能做到這樣也就不錯了。
今年好像蜘蛛特別多,我家後院就有好多,時常還會爬進來一個兩個的。氣候的變化對動物還是很大的,有時候鬧螞蟻,有時候鬧蜘蛛,有一年鬧蛾子,還有一年鬧小蟲子。
今年最鬧人的當屬瘟疫!
病例雖然平穩下降,但也有多一點的時候,而且好像就這樣了似的?好多人說,這是不是傳說中的拐點?專家不說話,誰知道?估計他們也不大清楚。
混吧,一定要注意防護,手套比口罩重要,很多人都不重視戴手套,遇不到人口罩戴不戴都行,但手套可是不能不戴,你知道你摸的東西都誰曾經經過手?
還是在有水源的地方盡量肥皂洗手吧, 其實手套摸來摸去更容易交叉感染。
或者隨身攜帶酒精小噴壺, 亞馬遜有賣的。
這個病毒太邪門兒, 抗戰不過八年啊。 哈哈。:)
專家們兼職擔任海軍參謀長。
讚領導這兩天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