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86)
2010 (209)
2011 (252)
2012 (126)
2013 (146)
2014 (159)
2015 (119)
2016 (181)
2017 (128)
2018 (283)
2019 (295)
2020 (360)
2021 (299)
2022 (250)
2023 (208)
中國人如果打算在美國養老,困難不僅僅在於美國的養老條件並不像咱們想象的那麽好,還在於我們跟美國文化融入,包括語言、飲食、生活習慣等等方麵的不適應。
在美國我有一家特別要好的朋友,他們來自中國的南方,他們是通過考托福留學過來的,現在也都在大公司工作,對於他們20歲出頭的人來美留學,工作,一路走來應當是順風順水的,對於美國的認知也是很深,而且一直感覺他們非常喜歡美國,對於美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都非常關心,更是積極參與選舉總統這樣的活動,甚至到現場跟著聽選舉演講。說實話,在美國的中國人如此關心美國的人確實不多,很多人會投票選舉也會通過電視看總統選舉的演講,但真正到現場聽的人不會很多,除非原來就是一些組織的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雖然還年輕但也在考慮養老的問題了,尤其近些年他們經常回國探親,每一次回去都會發現國內的變化。所以他們就夢想等自己年紀大了也會選擇在國內住的時間長一些,因為不想老來跟那些美國人一起在養老院裏養老,其中一條就是還要說英文。說實話,我們之間的年齡差別不是特別大,但他們能這樣打算還是出乎我的意料的。
確實,中國這些年的變化給我們這些早年出國的人們帶來了很大的心理震撼,不少人的海歸還有一些人對當初來美國的選擇的後悔,都來自於祖國這些年突飛猛進的發展。盡管很多海歸的人不少後來又歸海了,一些人年紀大的也曾試圖放棄在美國養老回到了中國,可是沒有多久就又搬回來了,但祖國的吸引力現在對於海外華人還是越來越大了,至少很多人把回國當成了自己的一條退路。
國內的物質的豐富,傳統飲食美味的吸引力是首先吸引多年飄泊在外的這些華人的。還有就是語言,在美國多數華人都要說英語,而且隻要工作的人英語應當都不是太大的問題的,可是每當想到自己老來要住在老年公寓,跟外國人一起養老都覺得從心裏打怵。
人年輕的時候有工作,有孩子,有老人,所以不管說哪種語言都不覺得不適,可是一旦老人不在了,孩子大離開了家了,如果再退休了,尤其是需別人照顧了,要到養老院了,那麽麵對的問題就來了,語言、吃飯的問題就成了人們顧慮的大問題了。
在美國一些大城市裏有中國人多的養老院,據說不少養老院也有中國人照顧,不過跟在中國還是會感覺不一樣的,有些老人還是希望能生活在跟孩子在一個城市裏的養老院,而孩子們不可能都在那樣的大城市或中國人相當多的城市裏。我有幾個朋友的父母跟隨移民過來後都住進來養老院,孩子們每個周末都要接老人出來到家裏吃吃飯,帶他們買點喜歡和需要的東西再把他們送回去,很多老人來自比較困難的家庭覺得這樣挺好的,很多老人原來在國內是專家教授生活在那裏就覺得不適應。
我有一個中國朋友的媽媽移民來美國之前在國內是自己做買賣的,說做買賣就是自己租個攤位賣衣服什麽的,生活的非常節儉,也吃了很多苦,在移民美國之前,曾經來美國探親多次,幫著孩子照顧孩子,別的老人都會提前回去,都不喜歡長期呆在美國,而她卻不在乎,覺得在這裏生活冬天不冷夏天不熱,因為家裏都有暖氣空調的,房子又大,外邊環境也好,每次她都是住到必須回去才走,後來跟孩子移民過來後就去了老年公寓,因為有些城市規定隻有住到老年公寓才能享受補助。
老人開始去的時候也不太習慣,因為她不管過去生活的怎麽樣,對於養老不能在孩子家還是不能接受,加上吃飯也不習慣,那個時候孩子為了讓她能適應的快點也給她送一些飯菜,再後來知道那裏有中國人的小時工,老人因為原本有關節病,自理困難,所以按規定可以享受免費的每個星期多少小時的小時工服務。
在一些城市,有些中國人來了美國有了身份但不會英文,又想工作的就能夠到這樣的老年公寓裏做這樣的小時工,據說如果能做全工的話收入還是不少的,還能給醫療保險。
對於這位老人每三天小時工來給做做飯,洗洗衣服,加上周末孩子再接去住一下,很快老人就比較習慣了住在老年公寓的生活。
跟老人在一個老年公寓的還有一個國內來的教授,原本教授的老伴跟教授一起住在這裏,後來老伴去世了,剩下教授一個人就得了抑鬱症,她每天都哭,都說這麽活著沒有意思,朋友的媽認識她以後,每天都開導她,跟她聊天陪她散步,慢慢的她們成了朋友,教授的孩子特別高興經常給教授送飯的時候多送一些,我朋友知道後,給老人送飯的時候也多送一些,這樣兩個老人就更高興了,她們現在生活在那裏特別開心,沒事兒的時候就一起下棋什麽的,教授不再覺得自己孤獨和寂寞了,老人在教授這裏找到了成就感,一輩子沒人聽她的話,老來卻跟一個教授成了朋友,還讓教授成功地擺脫了抑鬱症。
現在兩個老人的孩子也成了朋友,過年過節的時候兩家人都要到一起聚會。老人們高興了,孩子們也放心了。在美國人多的城市裏,這樣的公寓就少了,即便有華人多一點的公寓華人的中點工還是不多的,想到要跟說話聽不懂的人打交道,別說老人了,年輕人也會不習慣,所以老年公寓即便免費也是老人不喜歡去的地方。
我身邊也有這樣的故事,一個朋友父母移民來了美國,到要去老年公寓的時候了,老人先是不想去,後來勉強去了,看了幾個老年公寓都覺得條件不好,房子太舊,後來找到一家新蓋的不過離孩子家遠一些,可是住了一段時間就發現那裏全是美國人,實在是不習慣,老人還能說一些英語,可是聊不到一起去,吃飯又都是西餐,所以沒有多久就搬回了中國人稍多一些公寓,雖然住房條件差一些,不過有中國人一起做鄰居能說話,又有不少活動,所以感覺好了不少,後來甚至周末都不願意跟孩子回家了,覺得在公寓周末更熱鬧一些。
當然現在這些老人還都不是獨生子女的父母,很多人就是奔著美國老人看病不要錢,還有補助來的,當然也有一些是父母反複來美國給自己帶孩子,等老來的時候國內的兒女就要他們到美國養老,說不能給在美國的孩子做了貢獻回國養老,老人即便不喜歡這裏的養老條件也隻能在這裏養老了。
這些老人是趕上了美國的好時候,有了綠卡就能有這些待遇的,而現在的還有將來的就沒有這麽好的條件了。現在美國要求公民才有這些待遇,而從綠卡到有條件申請公民需要五年的時間,這五年不用說住老年公寓了,就是看病都要自己付錢的。(待續)
謝謝來訪,是這樣的,華人還是住在有華人的養老院好。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