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哲學的感悟,雖是膚淺,卻一直為之著迷。
從叔本華的悲觀哲學,莊子的逍遙遊,老子的法學,黑格爾的我是誰?到馮友蘭的中國近代哲學簡史。讀得我如癡如醉,流連忘返。有時通宵徹夜,不眠不休。但是那是以年輕為資本,拚命狠耗。現在可不敢了。
其實,哲學的書籍讀得並不多。主要是生活忙碌,沒有太多的時間去沉迷。不過,哲學是麵向大眾的,平民百姓,一樣可以感悟人生。並不一定非要成名成家,才有資格論說哲學。我高中的時候,有位化學老師,特別偏愛哲學。講課的時候,經常穿插些哲學的論點。不過,本來哲學也是從自然科學中來的。化學的酸堿平衡,公式定理,物極必反,等等等,都是有根可尋的。元素周期表的排列,更加體現了哲學的趣味。據說,第九大恒星------冥王星的發現,就是依據哲學的理論,認為還應該有一顆恒星存在。由此,才引導科學家去探索發現,最終確定了冥王星的存在。所以說,哲學是起源於各個學科;又反過來,指導各個學科。它們的關係,是相生相化,水乳交融的。
癡迷於哲學。其實,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獨特的人生觀,世界觀,這就是小宇宙。神話,宗教,信仰,也是哲學的體現。有小我,有大我。怎樣走出自己的局限,飛躍到自由王國,是每個人的祈望。所謂修身養性。鳳凰涅磐,如蠶的破繭而出,老僧入定,登入極樂世界。等等等等,人類的美好幻想,無一不是在對自我的否定中,求取升華。經曆痛苦,磨折,抽筋吸髓,脫胎換骨。最終,蛻去層層老皮,再衍生出一個新的自己。
而悟道的產生,就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於漫長的黑暗的摸索中,終於一步跨上一個平台。有時是漸進式的,有時是階躍似的。司馬遷說,衣食足,而知榮辱。馬克思說,先有物質,再有精神。其實如果,人世間的一切,你都得到了。那麽,你還要做什麽?像比爾蓋茨,精神上富足,物質上富足。那他會不會問,現在我存在於這個世界的目的是什麽?
那麽,那些欲棄世而去的,意欲自殺的人。對於他們來講,這個世界上,就再也沒有可以吸引他們,可以讓他們留下來的理由嗎?窘迫,困頓,艱難,真的可以扼殺生命嗎?而不僅僅是看成,對他的考驗,和人生的階躍的階梯?原知死後萬事空,那麽我們現在是不是,就無所作為了呢?或者,後世的一切,我們已無法掌握。例如,就無須去節約能源,隻要我們活著的時候,還有的可用,就無端的浪費資源?
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麽?超越自我,從小我,跨入大我。人精神世界的升華,有四層。(參見馮友蘭書)。如何從最低一層,逐漸升級;到最後,化為為宇宙,為人類,求知探索,(套一句老話)為革命事業奉獻一生。那是真正高尚的人,是聖人。不是傑出的人,才能做聖人。普通的人,嚴格要求自己,每件事做到無愧於心,逐步修身養性,也可以成為聖人的。這些,並不是遙不可及的事。隻要你肯,堅持自己的信念,沒有什麽做不到的。隻要你想,就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