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賢治先生主編的《人文隨筆》2005•夏之卷裏麵,有一篇錢伯誠先生《梁漱溟為“雅量”而爭》的文章。對曆史上著名的毛澤東與梁漱溟關於工人農民地位爭論的公案,提供了一些史料和看法。關於這場爭論,近年來論者甚多。梁漱溟本是一介書生,由於這段公案,和他的一句“三軍可以奪帥,匹夫不可奪誌!”的話,成為一些人心目中敢於犯顏直諫,為民請命的英雄。另有一些學者,對他崇拜有加,追捧為“奇偉聖哲”、“中國的最後一位儒家”等。餘生也晚,對梁先生這段公案自然不甚了了。隻是近年閱讀相關資料多了,就有了疑惑,由此翻檢典籍,查找相關紀錄和一些當事者的回憶,對這段公案的來龍去脈理出一個粗略的輪廓。
問題的起源和經過
1953年9月8日至18日,中央連續召開兩次高層會議,討論黨的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其中,8日至11日,是全國政協常委擴大會。12日至18日,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全體會議。梁漱溟當時是全國政協委員,參加和列席了這兩次會議。他與毛澤東的爭論,就是在這兩次會議上發生的。
《梁漱溟日記》中寫道:
——9月8日,午後政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由周總理作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報告。報告後,囑預委會分幾個小組討論後,由小組召集人於次日提出報告。
——9日,午前分開小組會,我參加的小組召集人是章伯鈞、曾昭倫。我發言大意說,這個總路線全本於1949年建國時的《共同綱領》而來,當然擁護,不成問題。
同日午後繼續開常委會,主席、周總理谘詢各組的討論如何,要大家發言。我此時與張治中、侯德榜三人共坐一長沙發上,恰近在主席台右手,周總理目視我。於是我說,討論的情況可以由各組召集人作報告,無須乎每個人重複其詞。當然,個別人願意發言者仍可發言。主席點頭,表示同意……散會時,主席周公走過我的座前,特向我致意,希望我明天說話。我接受了。
——10日,午前無會,午後繼續開會……距散會時間不遠,我即寫一字條,親自送交主席,說明我可改用書麵發言交來,不占用會議時間。但臨散會,周公走過我麵前,說會期延長一天,還是請你發言。我又應承了。
——11日,午後繼續開會,即讓我發言。我發言相當長……我就北京見聞所及,提請領導上注意,指出城市工人工資生活為鄉下農民所歆羨,充當一個臨時小工每天工資所得一元乃至一元二角,因而紛紛湧向城市,市政當局又把他們推送出去。說此話時,我引用了某人所說‘工人農民生活九天九地之差’的話,嫌於破壞工農聯盟而不知……主席見罪,此亦其一節。
……
從以上所引的梁漱溟日記,基本上可以看出梁漱溟發言,是在毛主席和周總理的一再邀請之下而做的。梁漱溟既不是小組討論會的召集人,又不是政協常委,他隻是一個政協委員,或者說是一個比較有名氣的學者和民主人士。在第二次國共和談的時候,他曾經代表第三方力量的民盟,參加了和談。並和馬歇爾一起,穿梭於蔣介石、毛澤東、周恩來之間。建國後梁漱溟當選為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那時的政協委員亦朝亦野,有點兒曆史上的客卿味道。而梁漱溟發言中所說的‘工人農民生活九天九地之差’的話,也是引用某人的話,不是他的原創。但是,既然引用了,就說明他同意某人此話的觀點有可取的地方。
這裏需要說明兩點。從毛主席、周總理兩次邀請梁漱溟在會上發言,可見領袖們對梁漱溟這個著名的民主人士,是很尊重很重視的。也可以說是誠懇地請他對黨的路線方針建言獻策。不存在反右運動中的“引蛇出洞”之嫌。梁漱溟說工人農民的生活有九天九地之差,基本上沒有錯。但是,當時的時代背景是朝鮮戰爭的後期,黨中央製定過渡時期總路線的關鍵時刻。中央麵臨著工業和農業哪一個優先發展的問題。
接下來12日到18日的會議,是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全體會議。梁漱溟列席。《梁漱溟日記》這樣寫道:
——12日,午後在懷仁堂大會場召開中央人民政府會議,聽取彭德懷抗美援朝三年的總報告,我們政協委員列席於後座。報告完畢,時間尚早,有人提請主席講幾句話。主席似無準備,在東說幾句西說幾句之中,忽然說有人反對我們的總路線,替農民叫苦,大概是孔孟之徒吧!沒有點出我的名,隱指著我而說。散會後回家,中夜起來寫信給主席,申明我不曾反對總路線,願見麵一為陳白。
——13日,星期天不開會而有文娛晚會。主席派車接我見麵。見麵時,我未及剖陳,梅蘭芳演梁紅玉抗金兵一劇即將開場,左右促請主席就座,我隻有隨同入座,另覓說話機會。
——15日,午後繼續開會……我向主席遞一字條,請求發言。主席台上宣布,準許我次日發言。
——16日,午後繼續大會,我即登台發言,內容分為三段:(一)複述9日午前小組會上我擁護總路線的話。(二)複述11日午後政協會上我說過的那些話——把其中‘工人農民生活九天九地之差’不該說的話又說出來了,就此鑄成了大錯……
——17日,午後開會我循例入場,發現我坐席前散發一印刷件,把1949年春我在重慶發表於《大公報》的兩篇文章中之一篇印發出來,……我明白是要批判我。果然,先有章伯鈞起立發言,指責我許多。繼由周總理在台上長篇講話,追述往事,說我一貫反動。毛主席三次插言。一次說:人家說你是好人,我看你是偽君子。一次說:你不是以刀殺人,卻是以筆殺人。末次說:對於你非止這一次不開除你的政協委員,下屆政協仍將有你,為什麽?因為社會上有一部分人還受你迷惑。我從座位上起立,欲發言辯解,主席台上宣布,會期延長一天,許我明日發言……
——18日,午後開會,我登台發言,氣勢甚盛。我說,我根本沒有反對總路線,而主席卻誣我反對總路線。今天我要看一看毛主席有無雅量收回他的話。毛主席立刻厲聲說,告訴你,我沒有雅量!我正待再說下去,會場內群眾轟然起哄,要求扯我下台,不容我再發言。我隻得下台歸座,卻還好,我頓然清醒了。自知高狂傲慢不成樣子,心氣平靜,靜聽幾位斥責我的發言……
從《梁漱溟日記》提供的資料,我們可以看出這段公案發生發展的經過。也可以品味出當事人情緒變化的過程。當然,梁漱溟日記隻提供了透視問題的一個視角,其它人對這件事情的經過是如何看待的呢?
幾種不同的說法
在《中國人:社會與人生》一書中,作者引用了中國青年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東方聖哲梁漱溟》一書中的資料,對這件事情的細節,作了比《梁漱溟日記》更生動更細致的描述。
——9月11日下午,梁漱溟在會上作了即席發言……梁漱溟的話說完,當時的農業部長李書城就農村工作問題作了答複。周恩來總理作總結時亦就此作了補充說明。梁的老朋友李濟深副主席還對梁的發言說了讚同的話。
——毛澤東說,有人不同意我們的總路線,認為農民生活太苦,要求照顧農民。這大概是孔孟之徒施仁政的意思吧。然須知有大仁政小仁政者,照顧農民是小仁政,發展重工業,打美帝是大仁政。施小仁政而不施大仁政,便是幫助了美國人。有人竟班門弄斧,似乎我們共產黨搞了幾十年農民運動,還不了解農民。我們今天的政權基礎,工人農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這一基礎是不容分裂、不容破壞的!
——9月16日,梁漱溟在大會上再次申明自己的出發點,是擁護總路線。但在發言中標榜自己是“有骨氣的人”。當時港台的一些新聞機構,也一再吹捧梁漱溟是中國“最有骨氣的人”,加上梁以為民請命的身份自居,重提那令人頗不順耳的九天九地之說。這些,不能不引起毛澤東、周恩來等人進一步反感。
——9月18日下午,梁漱溟發言。他說,我想考驗一下領導黨,看看毛主席有無雅量。什麽是雅量呢?就是等我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都說清楚之後,毛主席能點點頭,說,好,你原來沒有惡意,誤會了。這就是我要求的毛澤東的雅量。
毛澤東當即針鋒相對地說:在梁漱溟看來,點頭承認他是正確的,那就叫有雅量。不承認他是正確的,就是沒雅量。那樣的雅量,我們大概不會有。但是,我們這一雅量還是有的——你梁漱溟的政協委員,可以繼續當下去!梁漱溟也毫不讓步地說,當不當政協委員,那是以後的事,可以慢慢再談。我現在的意思是要考驗一下領導黨。因為領導黨常常告訴我們要自我批評,我倒要看看自我批評是真是假。毛主席如果有這個雅量,我將對你更加尊敬;如無這個雅量,我將失掉對你的尊敬!
……
從上述資料看,梁漱溟在發言中標榜自己是最有骨氣的人,無意之中呼應了當時港台媒體對他的吹捧。但毛澤東在不點名地批評梁漱溟之後,又派車請他共同看戲,亦不失禮賢下士之領袖風采。如果港台的媒體沒有火上澆油;如果梁漱溟能夠再冷靜一點,從國家發展的戰略全局去想想,擺正工人農民工業農業的地位;再如果參加會議的袞袞諸公沒有起哄、推波助瀾……也許這件事情的結果就不是後來的那樣。可是,曆史不能假設。
《毛澤東選集》第五卷裏,有一篇《批判梁漱溟的反動思想》,洋洋灑灑,列舉了梁漱溟的十五條罪狀。其措辭之譏刻,語氣之激烈,事隔半個多世紀後,讀起來仍讓人感覺到偉人雷霆震怒時怒不可遏的神采。
——(一)梁漱溟先生是不是“有骨氣的人”?他在和平談判中演了什麽角色?梁先生自稱是“有骨氣的人”,香港的反動報紙也說梁先生是大陸最有骨氣的人。台灣的廣播也對你大捧。你究竟有沒有骨氣?如果你是一個“有骨氣的人”,那就把你的曆史,過去怎樣反共反人民,怎樣用筆杆子殺人,跟韓複榘、張東蓀、陳立夫、張群究竟是什麽關係,向大家交待交待嗎!他們都是你的密切朋友,我就沒有這麽多朋友。他們那樣高興你,罵我是“土匪”,稱你是先生!我就懷疑,你這個人是哪一黨哪一派!不僅我懷疑,還有許多人懷疑!
講老實話,蔣介石用槍杆子殺人,梁漱溟是用筆杆子殺人……偽裝得最巧妙,殺人不見血的,是用筆殺人。你就是這樣一個殺人犯。
梁漱溟反動透頂,他就是不承認,他說他美得很。他跟傅作義先生不同,傅先生公開承認自己反動透頂,但是傅先生在和平解放北京時為人民立了功。你梁漱溟的功在哪裏?你一生一世對人民有什麽功?一絲也沒有,一毫也沒有。而你卻把自己描寫成了不起的天下第一美人,比西施還美,比王昭君還美,還比得上楊貴妃。
——(二)梁漱溟提出所謂“九天九地”,工人在九天之上,農民在九地之下,“工人有工會可靠,農會卻靠不住,黨、團、婦聯等也靠不住,質、量都不行,比工商聯也差,因此無信心。”這是讚成總路線嗎?否!完全的徹底的反動思想,這是反動化的建議,不是合理化建議,人民政府是否能采納這種建議呢?我認為是不能的。
——(十一)……在梁漱溟看來,點頭承認他是正確的,就叫有雅量,不承認他是正確的,那就叫沒有雅量。那樣的雅量,我們大概不會有。但是,我們這一點雅量還是會有的:你梁漱溟的政協委員還可以繼續當下去。
——(十三)梁漱溟說,工人在九天之上,農民在九地之下。事實如何呢?差別是有的,工人的收入是比農民多一些,但是土地改革後,農民有地,有房子,生活正在一天一天好起來。有些農民比工人的生活還要好些。有些工人的生活也還有困難。用什麽辦法來讓農民多得一些呢?你梁漱溟有辦法嗎?你的意思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照你的辦法做,不是依靠農民自己勞動生產來增加他們的收入,而是把工人的工資同農民的收入平均一下,拿一部分給農民,那不是要毀滅中國的工業嗎?這樣一拿,就要亡國亡黨。這個亡黨,你們不要以為僅僅是亡共產黨,民主黨派也有份。
……
值得一提的是,在梁漱溟和毛澤東爭論激烈的時候,會場上幾次響起要梁漱溟“滾”下台去的吼聲。梁漱溟固執地要求給他把話講完的機會,最後,毛澤東提議采取舉手表決的辦法,決定給不給時間要梁漱溟繼續發言。表決的結果是,除了毛澤東、周恩來等極少數人同意梁漱溟繼續發言外,大部分人不同意他繼續發言,並叫喊著要他“滾”下台來!這是在懷仁堂裏召開的,堂堂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全體會議呀!錢伯誠先生的文章說:“這些呼喊的口號,使用的字眼,很難相信出自平日雍容議政、揖讓議事的一些老友之口。但經過多次政治運動之後,人們就習以為常了。”又說,“這群起哄,怒吼,滾字連聲的無名英雄,將來的史家或有興趣一一為他們考證出姓名來。”我不明白,1953年的時候,我們國家尚沒有“經過多次政治運動”,那些學者名流、首長領導們,就在會場上“滾”來“滾”去,後麵文化大革命中發生的那些事情,也就不難理解了。不過,在有些人眼裏,或許這正好說明那個時候政治生活的民主,國外議會裏不是常常罵仗、打架嗎?人家說,那是民主。至於讓未來的史家考證姓名,我想大可不必,讀讀梁漱溟的日記,就一目了然了。
沒有完成的爭論
這場爭論的結果是什麽?梁漱溟後來被要求作檢查,但上麵一直沒人來催逼。他自己平靜下來,也覺得當麵頂撞毛澤東似不應該。但決不後悔自己的觀點。他的政協委員也一直當著,七十年代末升格為全國政協常委,直到1988年他在平靜中逝世。他在晚年接受美國學者艾愷訪問的時候,依然認為:“毛澤東實在了不起,恐怕曆史上都少有,是世界性的偉大人物!”“周恩來是中國人從前叫做的完人——完全的人。周恩來人最好了,最好!”
近年來,人們總愛把梁漱溟和跟朱?基總理上書的李昌平類比。其實,不管是梁漱溟還是李昌平,能夠為中國底層農民呐喊的精神,都是值得人們敬仰的。今天的農民,從政策層麵上已經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優惠和扶持,好像梁漱溟當年拚命犯顏為民請命的願望已經實現。可是,真正主宰廣大農村,特別是不發達地區農村農民命運的,恰恰是我們平時忽略了的農村基層政權。村主任(村長)、村黨支部書記等人,才是決定一個地方的農民,能否享受政府給與農民實惠的關鍵人物。可是,問問自己,我們能夠說出姓名的一心為農民的農村基層幹部有多少?在這個層麵上講,梁漱溟們當年提高農民生活的願望還沒有完全實現。他和毛澤東的爭論還沒有一個肯定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