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莫讓光陰空自流

(2009-08-27 03:49:49) 下一個

初為人父母的﹐多在管教孩子問題上﹐會無所適從。待到摸出了一點經驗﹐又往往再無用武之地﹐隻好束之高閣﹗不過也有如袁了凡﹑曾國藩等先賢﹐將他們的經驗寫成文字傳世﹐讓我們輕而易舉地獲得前人的瑰寶。

先賢的教育法﹐已獲得實踐的驗證﹐可奉為經典研究﹔而平庸如我者﹐有些許經驗的﹐充其量隻能供大眾參考。

現今時代﹐做父母的要是稍稍對孩子管教得嚴一點﹐常會引起兒女的不滿甚至抗議﹐其立論的依據為﹕歐美人給孩子的尺度大﹐所以成材的多﹔而中國人把子女管得太嚴﹐孩子就不容易發揮﹐封閉死了﹗這話聽似有道理﹐卻不見得真如此。首先﹐社會風氣不同﹐效果就有區別。歐美的孩子在較寬鬆的環境中成長得更好﹐不一定對中國孩子也適應。千百年的文化差異﹐造就性格不同的人種﹐是不足為奇的。譬如說歐美人不會隨地吐痰﹑不亂拋垃圾﹑公眾場所不大聲喧嚷﹑不會將公司的東西拿去家裡享用﹐也就是說他們的公共道德觀念比較完美﹔而我們中國呢﹖自不必筆者多言了﹗人家的孩子耳濡目染了許多好風氣﹐我們的孩子卻在「亂雜」的環境中泡大﹐兩者迥異。所以說﹐中國的孩子在自由寬鬆的環境裡能否發揮得更好﹐是有待商榷的。

對子女的「管」與「教」﹐是門很深奧的學問﹐也有仁智各見的差別。就「管教」兩字顧名而思義之﹐「管」者﹐有「約束」﹑「限製」之意﹔「教」者﹐有「訓誡」﹑「引導」之義。約束而不引導﹐孩子的個性會轉向閉塞﹐好比成了一潭死水。約束了孩子某些不好的行為﹐就要同時引導他們哪些是應該做的﹐「管」與「教」必須並施。「嚴」﹐也有種種的嚴法﹐曉以厲害若不夠﹐疾言厲色未嘗不可﹔即使稍稍體罰﹐也可考慮。總之﹐要觸及孩子的思想﹐所以要視年齡而施教。但不少為父母的﹐不知何為管教﹐隻知對孩子百依百順﹐以為這樣才符合時代的特色﹐這樣才顯示對子女的愛護。在父母的寵溺下﹐孩子會在社會推波助瀾的誤導中迷失﹐君不見現在有句時髦的話﹕隻要我歡喜﹐有什麼不可以﹗這類蠱惑青少年的毒素﹐俯拾皆是﹐為父母者豈可掉以輕心﹖當然﹐我們若想管教孩子成器﹐起碼自己也得有個人樣。如果自己五毒俱全﹐卻要孩子學孔孟之道﹐是南轅北轍的事。

今年秋季﹐去美國探望求學中的女兒﹐看到她們茁壯成長﹐頗為欣慰。尤其對於小女兒﹐另生一番感慨。它使我回想起她的求學過程﹐頗值得咀嚼回味﹐或許有點滴可取之處﹐不妨記之以饗天下望子成龍的父母們。

※ ※ ※ ※ ※

一天﹐小女兒從學校歸來﹐神色稍稍有點落寞﹐原來她因一簣之差失卻優等生的榮譽﹗

聯邦大學電腦係每年的畢業班﹐要選拔出第一名作為該屆的優等生。獲得這份榮譽對於尋覓學校繼續深造或日後求職是個頗光彩的憑鑒。小女兒以四年的時間修完五年的課程﹐且各科成績優秀﹐提前一年畢業。而且排在應屆畢業生中也是第一名﹐所以這「優等生」的桂冠幸運地眷顧了她。

可是﹐事情卻有了曲折。 原來評選優等生的一個附帶條件是﹕在大學求學期間﹐不得有過補考的記錄。而翻查小女兒的歷史﹐在大一時﹐有過一次補考﹐所以她的優等生資格被取消了﹗

說到這裡﹐小女兒幾乎是哭喪著臉了。我們勸慰她﹐不必執著於這份名譽﹐有實在的本領是最重要的。

「可是我失去一次免費去葡萄牙旅行的機會了﹗」到底不脫孩子氣。她稍稍從懊喪中回復一貫喜樂的表情﹐卻仍不無遺憾地嘟囔。唷﹐原來正值巴西五百年慶典﹐學校給優等生們一份額外的獎勵﹗

「這就更不必計較了﹐你隻要讀好書﹐何愁沒有機會去週遊世界﹖『書中自有千鍾粟』呀﹗」我又拿出經典教條故作輕快地說﹐為的是解開她心裡的這個結。其實我們何嘗不為這功虧一簣而惋惜﹗「雖然這是次不小的損失﹐但要是懂得總結經驗肯吸取教訓﹐未必不是好事呢﹗」在寬慰她的同時﹐我們希望藉此能讓她覺悟自己的不足處﹕「你想過嗎﹐如果當初一味讓你自由發展﹐情況還會更糟呢﹐恐怕連聯邦大學的校門也進不了﹗」……

小女兒是在國內讀初小四年級轉來巴西的。因為從小比較聰穎﹐在小夥伴中是姣姣者﹐也因此養成粗心大意易出錯的驕氣。到巴西半年後克服了語言關﹐學習成績又常名列前茅了。年齡小﹐適應力強﹐沾上壞習性也較容易。巴西的學校管理鬆散﹐多數學生不認真讀書﹐卻在瞎混。我們時時告誡小女兒﹐要以姐姐為榜樣﹐不能以成績高出人家為滿足。「矮子隊裡充將軍」沒了不起﹐反而會痲痺自己的上進心﹐以為天下的水準不過爾爾。但要曉得﹐巴西屬於落後地區﹐把自己定在落後地區的水準是危險的。可是小女兒頗不以為然﹐她的一個明顯舉動是與同學電話聊天沒完沒了。她的許多小夥伴上課不專心﹐待作業做不出了﹐打個電話請教小女兒﹐小女兒總是來者不拒不厭其煩﹐即使正在用餐﹐也會放下碗筷。後來小女兒也染上巴西年輕人愛電話聊天的通病﹐我們覺得這是虛耗時光﹐毫無意義﹐經常提醒她要珍惜大好青春。

小女兒的興趣比較廣泛﹐在高中階段﹐迷上了柔道和美術。我們以為健身與興趣無可厚非﹐「入迷」則不行。不久發現她將很多時光花在繪畫上﹐頗有本末倒置之勢。我們一向認為﹐一個人在選擇前途時﹐必須慎重思考﹐既要適合自己的特長﹐也要考慮家庭背景﹐還得分析社會走勢和未來的出路。現代的年輕人﹐趕時髦學瀟灑﹐想憑自己的感覺走路﹐失卻大好求學時光﹐終成「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之憾。

繪畫是一門深奧的藝術﹐若想成名﹐非窮畢生精力不可。而且成名的畫家多是潦倒終身﹐待到成就顯露﹐往往墓木已拱了。像我們﹐家境僅小康而已﹐女兒欲走這條道﹐必有許多艱辛﹐做父母的怎麼忍得﹖何況藝術的成就﹐難免包含極大的水份﹐不像運動或科學﹐拿得出具體成績紀錄來比較。藝術成名的不一定具水準﹐具水準的不一定能成名﹐頗含機遇與僥倖。所以我們時時告誡小女兒﹐她不適合走僥倖之路。繪畫作為一種消遣或陶冶性情未嘗不可﹐如想當作終身職業﹐決非明智之舉。我還常常以街道上的人像畫攤和那些千辛萬苦才籌得一次開畫展的機會卻乏人問津的民間畫師為提醒的依據﹐要是自己的女兒以後落得這樣的收成﹐做父母的豈能心安﹗把藝術視為生命﹐視為靈魂的﹐大多是些具有浪漫細胞的人的說辭﹐一般以衣食為天講求實效的﹐不必去仿傚這種「犧牲」精神。

在選擇小女兒未來前途的問題上﹐我們曾有過不愉快的場麵。小女兒個性活潑喜樂﹐但勸說多了﹐有時也會板起麵孔不高興﹐要我們別管她太多﹕「什麼時代了﹖應該讓我自由發揮呀﹗」每當這個時候﹐我們決不妥協。自以為人生的閱歷比她豐富多了﹐看事物也比較全麵了﹐所謂「登之彌高﹐望之彌遠」。如果讓涉世未深的年輕人自作主張﹐難免將來噬臍莫及。小女兒不分主次﹐不切實際的思想﹐令我們擔懮不已。

95 年初﹐內子帶她回國內旅行﹐讓她看看老同學們為了考上理想的大學﹐是怎樣奮發用功的﹐那次旅行對她啟發很大。若說父母的教導恐尚有教條之嫌﹐而同伴之間的心靈交流就最貼切融洽了。她回巴西後﹐性格漸漸變了﹐首先將精力集中到主課上來。電話少打了﹐把視之為不可分割的繪畫放到了次要的地位。那年底﹐她終於沒有辜負我們的期望考取了聯邦大學的電腦係﹐而她的夥伴們﹐個個名落孫山﹗還記得放榜那天﹐小女兒先緊張後興奮的表情﹐一覽無遺地說明她認同了我們給她選定的路線。

小女兒從小做事有心不在焉的毛病﹐常出不應錯之錯﹐所以我們戲稱她「馬大哈」﹐這跟她有些傲氣的個性密不可分﹐因為人往往會自以為聰明而致疏忽大意。改變她這方麵的個性﹐也費了不少唇舌。我們常曉以「滿遭損﹐謙受益」的古訓。未見世麵的井底之蛙﹐難免自以為見識足夠。及至讀多了書﹐看夠了事﹐方覺得自己渺小而寡陋。

小女兒改變虛躁的性格﹐大概起始於高三與大學初期。而大一時一個大意﹐留下了一科補考的不光彩紀錄﹐給她敲響又一聲警鐘。革除陋習﹐非一朝一夕的事﹐三年後的功虧一簣之痛﹐讓她嘗了虛浮驕躁換來的苦果﹐她終於透徹明白﹐謙虛勤謹是何等的重要﹗從那以後﹐她認定方向奮起直進。後來﹐她放棄巴西聯邦大學的碩士生位置和獎學金﹐去美國刻苦進取。十個月後﹐她被康乃爾﹑哥倫比亞﹑伊利諾—香檳等名校錄取為電腦係碩士生﹐而且爭取到了獎學金。

※ ※ ※ ※ ※

小女兒從一個有幾分傲氣的「馬大哈」成長為溫文爾雅﹑謙虛勤學的碩士研究生﹐除了我們父母管教督促外﹐另一關鍵影響來自乃姐。大女兒的天性嚴於自律﹑勤奮謙遜﹐且對小女兒監督甚嚴。後來我讀到楊正民先生的文章「嚴管才是大愛」﹐頗有同感。好多父母不明白「涓流雖寡﹐浸成江河」的道理﹐本來一些小小的毛病﹐父母稍用心撥正﹐十分的容易。當子女個性養成﹐難以撥正他們的航向時﹐父母才責怪孩子不聽話不上進﹐殊不知始作俑者究是何人﹖所以這等愛孩子﹐前麵應加一「溺」字﹐就是說這樣的「愛」會將孩子「溺斃」的。要是我們當初一任孩子的主張而不忍矯正她的缺點﹐可能她仍然是個在畫架前徘徊﹑不知天高地厚毫無作為的女孩﹗

經驗告訴我﹐父母的意誌可以強加給孩子。隻要正確﹐值得一試﹗

青春易逝﹐機會易失﹐天下的父母們啊﹐切莫讓孩子的光陰虛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