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孔子故鄉:曲阜

(2009-03-08 14:07:29) 下一個



山東省曲阜市 


麵積 896平方千米
人口 64萬人(2002年)
 
行政級別 縣級市
郵政編碼 273100
電話區號 0537

曲阜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隸屬於濟寧市,古稱魯縣,是魯國國都,更是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故鄉,被中國政府第一批授予國家曆史文化名城稱號。它和臨近的鄒城市被並稱為“孔孟桑梓之邦”。

曆史

古稱“少昊之墟”,據說上古時炎帝、黃帝和少昊都曾在這裏定都。商代屬奄國。周武王開創周朝時,將其弟、開國功臣周公旦分封在此,稱魯公,但隻由其子伯禽領國,而周公本人則留駐中央、輔佐朝政。於是,從周初起,這裏作為魯國都城,曆經了八百七十三年曆史,是周朝各諸侯國都中,定都時間最長的。當時的曲阜,城牆長約12千米,四麵各開三座城門。城西南為內城,包括了宮殿和祠廟等建築,城西為製陶區,城北為冶金區,城東為軍營,其餘皆為民居、市場和娛樂設施。整座城市遵照周禮的規範,左壇右社,麵朝後市,以“禮儀之邦”而著稱於世。

春秋戰國時期,這裏出現了一位被後人尊為“文聖”、“大成至聖先師”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他的思想流派後來被稱為儒家,影響中國達幾千年之久。孔子逝世後僅一年,魯哀公就下令祭奠,到西漢時,漢高祖劉邦更以祭天的儀式來祭孔子。孔子的後人們便世居於曲阜,並接受曆代朝廷的封賞,逐漸發展成為中國的第一大家族並延續至今。他們的家廟及府第曲阜孔廟及孔府在曆代帝王的支持下,不斷擴建,現已形成規模極其宏大的一組建築群。其北的孔林是孔氏家族的墓地,大約有十萬座墓塚,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家族墓地。曲阜孔府孔廟孔林(“三孔”)目前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戰國末期,魯國被楚國滅亡後,楚國設置了魯縣。西漢時,這裏是宗室魯王的封地,亦稱為魯國。三國時複設魯縣,為魯郡治。隋代易名為曲阜縣,以“城東有阜,委曲長七八裏”而得名,屬兗州。目前,城內外還遍布著祭祀孔子大弟子、“複聖”顏回的顏廟以及西夏侯遺址、周公廟、春秋書院、漢魯王墓、少昊陵、石門寺、宋景靈宮故址等無數文物古跡。於1982年被定為國家曆史文化名城,1986年撤縣設市,由地級濟寧市代管。

物產

曲阜地處魯南丘陵與魯西平原的交界處,境內煤炭儲量豐富。全市年平均氣溫13℃,降水量666毫米。農業以小麥、玉米、棉花種植為主,工業有采礦、釀酒等。

酒業

曲阜出產的孔府家酒世界知名,並曾與英國的國際釀酒集團共組合資公司,生產中國白酒及各式洋酒,並把孔府家酒重新作外銷包裝,推銷往海外。但後來因為政治環境轉變,合資公司因而倒閉,公司所有生產及電腦設備皆悉數售與孔府家酒集團。另外,市政府亦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獵人穀的釀酒商合作,由澳大利亞方麵提供葡萄液,以供合資的酒廠釀製葡萄酒。

交通

京滬鐵路和兗石鐵路分別從市境的西北部和東南部穿越。境內有104國道和327國道穿越。京福高速公路在曲阜市的東部穿越。正在建設的京滬高速鐵路也在市境的東部穿過。

文化和旅遊

現設有曲阜師範大學。

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曲阜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曲阜孔廟及孔府 孔林 漢魯王墓 顏廟
曲阜孔廟、孔府、孔林門票價格分別為:80元、50元、30元人民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