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 印
聶南溪
論印的技法專著很多,古今有之。論文人畫的詩、書、畫、印者,專著與論文亦多。論印章應用的專論則很少見。故當今書畫中的用印很不規範化,一幅好的字畫反而被印章弄壞了,有的書畫中蓋上幾十方印,不管印文內容與印章的大小,通通蓋在一幅畫上。有的印章少,就將一方小印反複蓋在一起,聯成一線。有的將一方小印聯結成一方大印。有的一幅小畫蓋上一方大印,或者一幅大畫蓋上一方小印。有的畫上不該蓋印之處卻蓋上印,應該蓋印之處卻又沒有蓋印,其主要原因是對印章的應用缺乏研究。
在一幅畫上,印章蓋在何處?印章的大小 ,印文的內容等等,都是用印時要認真考慮的。一幅畫上不是印章蓋得越多越好,“三百石印富翁”齊白石,他刻的印章最多,從來沒有見到他在一幅字或畫上蓋上許多印章的,而且他蓋印十分講究,恰到好處。一般畫上用印,都是在下款的名字後蓋上一方至二方姓名印。用一方印時多為姓名或字號印。用二方印時第一方為姓氏印,第二方為名字或字號印。第一方印蓋在下款最後一個字的下麵,約半方印章的距離;第二方印與第一方印相距約一方印至一方半印章的距離為妥,上下二方印要注意對齊,東倒西歪總不美觀。如果下款後麵不能蓋印章時,姓名章可以蓋在姓名的旁邊,或左或右要看構圖情況確定。我們也見到過畫中的款識與印章都寫、壓在畫的形象上,這樣,一是破壞了畫中的形象,二是款識與印章均不清楚,題款要避開畫中的形象,萬一有幾個字與形象衝突時,要寫在空白處,印章也要蓋在空白處才妥當。題款與用印最講究的是潘天壽先生,他是值得我們研究與借鑒的典範。
姓名印,刻二方印時最好用對印,即大小相等。如果刻一方一圓的印章時,一般是圓形在上即姓氏,方形在下即名字,方圓二印也要大小相對。圓形不易蓋正,最好用方章刻圓印,即上方下圓,蓋章時才看得準確。如果姓名印章刻二方時,要一陰一陽,即朱文與白文,如果不分陰陽就顯得單調乏味,不可不慎。姓名印較小的可以用長條石章將二方印文刻在一起,即聯珠印,蓋印時就十分整齊了。
閑章的應用,書法多為引首印,以求得與姓名章的呼應效果。閑章一般較小,長條形和異形較多。閑章印文十分廣泛,有言誌、記事、齋、堂、館、閣、樓、軒、室,以及肖形花押印等等。使用閑章要注意印文與畫麵內容的聯係,閑章的大小、字體、色彩等等,要服從畫麵的構圖需要,對構圖不利的閑章寧可不要。
閑章中還有壓角印,蓋在畫麵的下角上,或左或右,但隻能蓋在一邊。壓角章多為方形和長方形,異形較少。用壓角章也要注意印文的內容與畫麵的關係,同時,也不會在裱畫時被切掉畫麵。
至於印文字體,不必限於篆字,可以刻棣書、楷書、草書以及簡帛文字,如大寫意可以用草書印,目的是為了印文與書畫風格的和諧統一。
印泥,古人製印泥很不容易,市場有專製印泥者,大紅色者較貴,故前人用印泥很省。而今印泥發展很快,各種顏色都有,如紅、朱、黃、蘭、鐵、白等等,可以滿足書畫家不同的喜愛與畫麵不同的要求。常用色為大紅、朱紅、深紅等,紅色醒目而有吉祥感,其它顏色使用得當也有很好的效果。不論用何種印泥,但一幅畫上隻能選擇一種顏色,否則俗氣。
用印泥時,以石章沾印泥,手要輕,沾滿為止,千萬不要用力重壓,如果用力過重,會將印池中間壓得凹下去,四邊高出印池,陰文印還會填滿印文,蓋出來沒有好效果。蓋印時,一般用一塊橡皮墊或一本書墊在下麵,這樣蓋出來的效果較好。印泥用後還需要用印簽攪拌翻動,使印色與濕度均勻。
此外,書畫家要自己動手刻印,因為刻印是學習中國畫的基礎課程,是畫家必要的基本功,隻有自己去實踐,才會有對印文、字體、風格選擇的自由,用印的體會也就更深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