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版
還在院子裏玩藏悶兒呢
還用指甲草染指甲呢
還往牽牛花叫喇叭花呢
還摘一片薄荷葉子貼腦門子上呢
種的轉日蓮還長九個腦袋呢
院子裏還搭葡萄架呢
秋天還打棗吃呢
棗樹上還往下掉洋剌子呢
還摘榆樹上的榆錢兒呢
貓還把鄰居扣在盆下的肉吃了呢
還跟著表哥晚上打著電把逮蟋蟀呢
還買電光紙刻剪紙呢
還攢毛主席紀念章呢
還讀歐陽海之歌呢
還偷偷學唱外國民歌二百首呢
鄰居還養鴿子呢
還聽得見鄰院三十兒晚上剁餡兒呢
胡同版
還用山裏紅仔兒縫包兒呢
還在馬路上玩跳間呢
還看男孩子們鬥蟋蟀,抓冰棍枝兒呢
常看見掏著大梁練騎車的呢
還追著黃毛藍眼大鼻子的老外看呢
還有磨剪子鏘菜刀的呢
後來又來了爆米花的呢
胡同裏還有小賣部呢
認識人買芝麻醬時還能多給點呢
賣白薯時還奔走相告呢
每個院裏都有上山下鄉插隊的呢
考大學是後來後來的事兒了呢
街道版
二環路還是城牆呢
還背著大人爬到城牆上去玩呢
還在護城河裏淌水玩呢
4路無軌的總站還不是和平裏呢
安定門還有城門樓子呢
雍和宮老關著門,大人說裏麵打鬼呢
孔廟也關著門,聽說裏麵批鬥過老舍呢
地壇還不要門票呢
地壇裏的草高得能藏起人呢
餛飩侯的原作
我在清華園泡澡時它還在王府井呢
四聯剃頭的師傅還說上海話呢
後海遊泳時還撈過蛤蜊呢
圓明園還不要門票呢
運河還可以隨便遊泳呢
南池子那裏還有北京醬油廠呢
郭德剛還上幼兒園呢
人藝演茶館的還是於是之和英若誠呢
人們還沉浸在女排而不知道沙排呢
去八達嶺還坐火車在青龍橋下車呢
輔仁大學還被人以為隻在台灣呢
抽屜裏還有60年代在老莫順初來到叉子呢
大柵欄還有大觀樓立體影院呢
那時看美女不是去電影學院,而是去軍藝呢
國子監還有文武百官到此下馬的碑呢
瑞蚨祥買布還要布票呢
未名湖冬天還可以溜冰車呢
在大覺寺的香爐下還看過金剛經呢
演樂胡同裏還有東城區工人俱樂部呢
那時的烤鴨才6塊錢一隻,還帶整隻的鴨架湯呢
再早,還看過鬥爭馮友蘭呢
還看過抄他弟弟馮景蘭的家的展覽呢
茶館 BARBARA的那時候:
(這時候早了點)
城裏還有三輪呢
出城還見得著拉駱駝的呢
五一十一還遊行呢
長安街上還過坦克呢
老頭還戴氈冒呢
老太太還綁褪帶呢
叔叔還攢電報發報機呢
阿姨周末還去中南海跳舞呢
我爸兜裏還插一支派克筆呢
我媽騎車老太太們還拿那當西洋景看呢
院子裏還有毛房呢
大缸裏的水還是挑水的送來的呢
胡同口還有搖煤球的哪兒
鼓樓後邊還有照相的呢
人人都會說幾句候寶林的夜行記呢
家家都聽話匣子裏馬連良借東風呢
唱歌還唱解放區的天是晴朗的天呢
集體舞還跳5iii765 5222321 5iii765 5567ii........
茶館閣老的那時候:
人人胸前掛著大像章呢
早晨起來高唱東方紅呢
男女老少狂跳忠字舞呢
睡覺前還要晚匯報呢
兜裏必須揣著小紅書呢
下鄉先吃憶苦飯呢
公主墳還睡著還珠格格呢
北京西站還是蓮花池小公園呢
彩電中心還沒影兒呢
什仿院還是小菜地呢
魏公村到麥鍾橋還是一片水稻田呢
人民英雄紀念碑前麵還是一片小鬆林呢
哥們兒看軍大衣比誰的老爸官兒大呢
看內部電影打破頭呢
看《木蘭花》差點兒看成了鬥雞眼呢
走親訪友提拉個點心盒呢
五分錢就能買筐西紅柿呢
西單菜市場買魚頭還憑副食本呢
正麵瞅一眼妞兒人家罵你臭流氓呢
公交車起步磕妞兒身上說你臭德行呢
咱二十五六還是光棍漢呢
茶館北京板奶奶的那時候
小時候穿的開檔褲還一尺長呢
肩膀上還總別這小手絹呢
上幼兒園還玩丟手絹呢
上全托的時候還老哭鼻子呢
幼兒園那個時候還不興送禮呢
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呢
小時候紮的小辮兒厥的老高呢
脖子上掛這鑰匙和食堂飯票呢
下學回家還排路隊呢
胳膊上還興帶套袖呢
脖子上還興帶假領子呢
用繩子還玩玩翻繩呢
跳皮筋俺還可以跳大舉呢
聽到毛主席去世感覺天要塌了呢
看見大人哭俺也跟著哭呢
買2毛錢肉陷還可以做炸醬麵呢
那個時候樓底下還喊磨刀磨剪子呢
爆米花大叔蹦的一臉黑呢
北京菠菜多的時候都臭街呢
樓底下還有小賣鋪呢
看電影還帶長板凳呢
那時候六鋪炕還是萬人坑呢
人定湖還是亂死崗呢
抓蜻蜓還用皮筋熬膠水那
槐樹掉下的毛毛蟲還做包子陷呢
河邊的楊柳枝脫了樹枝還可以當哨吹呢
塑料底棉鞋還可以在地上滑冰呢
把穿白邊懶漢鞋的人還喊流氓呢
茶館還是沒筆名的那時候
107還叫7路無軌呢
太平湖還沒填呢
十字路口還有警察樓子呢
騎車還不許帶人呢
平安裏還是丁字路口呢
那時候,冬天還象征性長跑呢
下雪了學校還組織掃雪鏟冰呢
在胡同裏踢球還沒人管呢
我們院子裏還能打羽毛球呢
那時候北京隊還小快靈呢
說起院子,我們還能在家裏聽到電報大樓的東方紅呢
那時候,北京藍天白雲,從胡同裏看到西山一點兒也不新鮮呢
茶館紫竹苑的那時候
那時候在葡萄架下掛這麽個蟈蟈籠,用絲瓜花喂它
那時候養過蠶,到處尋摸桑葉,吐絲的時候別都由著它們作繭自縛,留幾條在平麵上吐絲,那絲就是圓圓的一片,我用來墊墨盒用
那時候用搓板洗衣服,有句嚇唬人的話叫“回家跪搓板兒”,現在的年輕人大概不知道搓板是個什麽物件兒
您這一提我想起來了,那時城牆這邊確實有鐵路,主要是貨車
“燒羊肉”是北京清真館白魁老號的名肴。白魁老號開業於清·乾隆四十五年,原名東長順。因店主白魁製作“燒羊肉”很有名氣,久而久之, 人們把東長順直呼為“白魁”了。
不能再看了,巨想家,巨想回北京。
按年代排吧
1960年以前的北京,那時還小呢,留下的印象不多,叫幼年時的北京吧。
那時候前門外還有有軌電車呢,馬路上還有鐵軌呢,等車的人還站在馬路中央呢
那時候三裏河的計委大院(我說的是宿舍區)還有兩個崗樓呢,還有士兵站崗呢
那時候我家晚上睡覺都不用鎖門呢,一把鑰匙不但能開自家所有的門,還能開對門家的門呢
那時候鐵獅子墳那隻有孤零零的北師大呢,再往北我們叫做野外呢
那時候102路電車還叫2路呢,從複興門進城牆然後一直貼著城牆開到前門呢
那時候北京隻有廠甸的廟會上才能見到人擠人呢
那時候北京的公共汽車上還背過大氣包呢
那時候李素麗還小呢或沒出生呢,21路車還是卡車的車頭呢
那時候44中學那塊地還是跑馬場呢
1965年以前的北京,那時上小學了,可以叫童年時的北京
那時候釣魚台國賓館的牆還是竹籬笆牆呢,從外邊可以清楚地看到裏邊有山有水有孔雀(活的)呢
那時候玉淵潭公園還是個沒圍牆的野園呢,我在裏邊見過野兔挖過蛇呢
那時候貫穿西城還有條南北走向的鐵路呢,我們專愛在路基石裏逮蛐蛐呢
那時候新東安連東風市場也不叫而叫東安市場呢,裏邊不是一大間而是幾百個小店鋪呢,(類似今天的潘家園古玩城)
那時候二環路還是城牆呢
那時候複城門外經常可以看見駱駝隊呢
那時候甘家口以西還是一片墳地呢
那時候街上天天見馬拉大糞車呢
那時候別說沒有央視電視塔,連月壇公園裏那個鐵架子塔也還沒建呢
那時候西單商場裏邊可複雜了呢,尤其是中間有一片黑咕隆咚的過道,不熟悉的人在裏邊得迷路呢
那時候北太平莊還是我們偷老玉米的農村呢
那時候護城河裏還能撈魚蟲呢
那時候紫竹院公園裏還有個活魚食堂呢,活魚食堂的匾額還是郭沫若題詞呢
那時候玉淵潭的河裏還有漁民駛船架著魚鷹抓魚呢
那時候在玉淵潭釣魚可以不用魚漂,因為水清的可以看見水裏的魚咬鉤呢
那時候發改委還叫計委呢,門前既沒有圍牆也沒有那個大門廊呢
那時候13路三裏河終點站對麵還是墳地和菜地呢
那時候國慶節我們還去天安門廣場組字呢
那時候木樨地往西還是土路呢
那時候玉米麵才賣一毛一分七一斤呢(就是這麽個不整不零的價,別的糧價我都不知道,都是我媽買,我隻管給我養的雞買玉米麵,所以記得特清楚)
那時候買白薯還得排幾百米長的隊呢
那時候到秋天每家都得冬儲大白菜呢
那時候西單商場裏還有相聲社呢,一張票兩毛錢可以隨便聽呢
那時候我們在長安街上數小汽車,半天才看見一輛呢
那時候出租車不在街上跑,叫出租得給首汽打電話,一般老百姓掏不起兩毛錢一公裏的車費呢
那時候錢少,從木樨地到王府井我們都是走著去呢
那時候計委大樓頂上裝了一種叫小太陽的燈,於是每天晚上那都堆滿了在燈下看書的人呢
那時候香山鬼見愁別說修纜車了,我和我爸我媽站在鬼見愁頂上半個小時楞沒見著一個人呢
那時候紅塔禮堂還叫經委禮堂呢,還沒有內部電影的概念呢
1965年以後的北京,混沌候已經說了不少了,我就隻補充幾條吧,但太近的不用說了,隻說1970年以前的吧:
那時候幾乎是一夜之間,北京的城牆就全沒了,因為要修地鐵了
那時候北京開始修地鐵了,而且把地麵全挖開了
那時候釣魚台國賓館的竹籬笆牆換成了磚牆,上麵還加了電網了
那時候東安市場拆了,建了東風市場,幾百間小店鋪變成了一大間了
那時候西單商場也拆了,相聲社等好玩的都不見了
那時候玉淵潭公園仍然不要錢,但靠國賓館這一側都被鐵絲網圈起來了
那時候流行的事多著呢,一會兒打雞血,一會兒甩手療法,一會兒又養紅茶菌了
那時候人都能著呢,裝個半導體是小菜,我的鄰居買來全部零件,居然自己攢(發cuan的音)輛自行車了
那時候我們進動物園都不買票,因為動物園和北展之間的圍牆太矮了,一翻就過去了
那時候經委禮堂改名叫紅塔禮堂了,搞不到內部電影票的人急了,裏邊演電影,外邊就扔磚頭砸玻璃,於是紅塔禮堂的玻璃窗外邊又加了一層紗窗了
那時候還有不編號的無軌電車呢,叫東酒和北酒,東酒從東直門到酒仙橋,北酒從大北窯到酒仙橋
那時候爬居庸關長城還不要錢呢
那時候去長城最省錢的辦法(前提是有北京市通用月票)是從德勝門坐長途到昌平,再倒長途到南口,從那兒才花錢坐火車到青龍橋呢
問好北京老鄉。有空到我們前門茶館坐坐,大家聊聊天,敘敘舊
是啊,現在回去哪都不認識啦。除了還說一口北京腔的話,要不別人會問“你是北京人?蒙事兒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