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的博克

記錄自己的生活和感悟,與讀者分享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心,留在了北京

(2009-02-25 16:46:01) 下一個

回來後,在家中寡言,在公司裏少語, 原因很簡單, 因為,因為心留在了北京。

去國越久就越發沉默, 沉默於日複一日的平靜, 沉默於逆水行舟的掙紮,而隻有回到了熟悉的友情之中,心, 便重新的沸騰。

玩古董的成了專家, 做學問的當了教授,退休的帶上本電子詞典背囊睡袋的獨走天下……為你是我的朋友而驕傲, 為我是你的朋友而自豪。二十年,我們聚短離多,你卻是我生活和生命中,最精彩的篇章,最輝煌的亮點。在醫院,公墓,花圈和淚水的疲憊不堪之後,夜深人靜,我的心,在你的友情中蕩漾。

盡管你我已不再是孤舟獨旅,可我們騎上幾小時自行車的京郊踏青遠足,人還在河中遊泳而火車已然光臨的實實在在的誤點,以及那大家皆知,似近非遠的“攝影作品”,已經成為了我們經久不衰的話題和最最美好的回憶。

道別時,我想多說兩句,我想擁抱你,可你的矜持令我失去了勇氣。不是因為你把自己的珍愛古玉送給了我,而是七年前就曾有過的反思和衝動-如果來世再嫁,就嫁給你。讀網文篇名“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相互了望的星星, 卻沒有交匯的軌跡;是縱然軌跡交匯,卻在轉瞬間無處尋覓;是尚未相遇, 便注定無法相聚……

你或許擁友人無數,我卻仍然拍著胸脯稱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有人幹嘛嘛不行, 有人做嘛嘛準精,前者是我,後者是你。在你的深刻麵前,我永遠的感到自己的膚淺;而你的精辟,投入,真誠,又令我之靈犀與你相通,與你相印,與你共鳴。當獨自徘徊在大英博物館之際,想起你曾在中國美使館給我講解羅丹,想到隻有你,才配得上這大英博物館的文化氣息。

相識是緣,相信你我的名字在緣份的碰撞中遠遠多於你我的接觸,可我們並不陌生。或許在你侃侃而談的外表下,也有著一份沙的細膩,水的柔情;就像我的嘻嘻哈哈之外,也常常不能控製的淚如泉湧。人生太短,友誼太珍貴,如果我們有幸還能繼續生活幾個二十年,願曾經變為永恒。

對於我,你曾是善良,寬宏的化身,文化和正直的代名詞。獲知你退休後橫穿內蒙大草原,隻身獨旅的背包走澳洲,新西蘭以及還是靠著網上的信息和那本電子詞典,自助暢遊歐洲。你不僅是樂樂的好母親,父母的好女兒,你是我心目中的女英雄!電視台的采訪,視頻公司的聘用以及美術館的收藏,是對你熱愛生活的讚賞和肯定,你的朋友我,從表至裏的向你致敬!

你對我的牽掛,是我漂泊人生的最沉穩的避風港,我的心在你麵前從不用設防。向你道出悲歡,道出苦水,不及聽聽你的敘說便飄然遠去;而當心無處著落時,又回到了你的身邊,一次再次地釋放。你或許有怨,卻從來不悔, 子夜零時,東大橋頭,你溫暖的叮囑令隆冬的寒風也無法刺骨。你因真誠而有愛的胸懷,你因獨立而有護的力量。

單身時,曾寫文“車是半個家”,在北京,你是我的半個家。說聲謝謝,都感覺拉遠了我們的距離。你的友誼無私無償無疆無界,時間和空間未能隔開我們,你甘作綠葉的襯托著我,包容著我的張揚和不經意。如果說我是山洪,奔騰無際;你則是源遠流長的清澈小溪,以你的節奏沐浴著陽光風雨,品飲著生活的露滴。

當獲知超英兄離去後,最想見的就是你;明明知道把你又拉回了翻過去的一頁,撕開了你的傷痛,可還是想與你抱頭痛哭一場,哭出緬懷之心,哭盡後悔之意。哭我們麵對神的選擇束手無策,乏回天之力。曾經對化工大院的向往變成了迷惘,失落,無處寄放……請看一看我的視頻,那裏有我們在一起時愉快的時光。

與你,相知很長而無話不談;與她,相識不久卻沒有距離。我們都無心無意去挑戰男女之間有否友誼這個話題,地久天長,是因為你的韌承受了我的鋼;而因了她的熱情豁達,因了她的善解人意,我們便有了更多的玩笑,更和諧的共處,更圓滿的相聚,我的心對你的一家充滿了無盡的感激。

說是四海為家,那是因為有你!無論是你南半球曾經租住的小屋還是今非昔比的豪宅,都是我感情的繹站,有你,我的心便有一方靜地可以歇息;縱然隔著萬水千山,“鑰匙放在何處,被褥存於壁櫥,自己打開暖氣,稱車問詢鄰左”,來自新西蘭的E-MAIL,簡明了北京的住宅,從北美飛往中國的航班上,心,已不再空中飄浮。

長路奉獻給遠方,江河奉獻給海洋,我拿什麽奉獻給你,我親愛的朋友?
白雲奉獻給草場,星光奉獻給長夜,我拿什麽奉獻給你,我親愛的朋友?
雨季奉獻給大地,歲月奉獻給季節,我拿什麽奉獻給你,我親愛的朋友?
我不停地問,我不停地找,我不停地想……因為你們, 我的心,留在了北京。 

----------2/20/2009, 寫於回京時,與十位朋友相聚之後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