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處人心

職業,家庭,信仰,人生,文化,世界,盡在人心
個人資料
正文

職場人心:獵頭是敲門磚

(2010-11-30 20:25:24) 下一個


我在職場的前十年和獵頭沒什麽接觸,也不清楚他們扮演什麽角色。直到網路泡沫期間,我在谘詢公司作
E-commerce,人才市場火熱,才常常遭到獵頭的騷擾。說騷擾並不誇張,因為這些獵頭不便公然挖角,講起話來總是拐彎抹角,試探連連。和他們打交道還得壓低聲量,近乎偷雞摸狗。所以我對獵頭存著“防小人”的心態,怕他們打探消息來公司挖角。不論是獵頭的電話留言還是電子郵件,到我這裏都是自動刪除。回頭想想,我不知道因此錯過多少事業的機會。

有一次無意間讀到一篇介紹獵頭公司的文章,才明白這行業的深淺。獵頭公司基本上分兩極,retained search and contingency search。限於篇幅,本文隻談retained search,他們專門找公司上層的大頭,從CEO,董事到高級專業人才。雇人的公司不登廣告,由獵頭公司負責在業界中找到傑出的候選人,安排和公司麵談,最後幫忙確定人選,把薪水談妥。獵頭公司可能得到年薪30%左右的傭金,有的公司甚至有“品質保證”,一年內重新找人不要錢。

這種獵頭公司是很大的生意,全球有好幾家每年營業額超過一億美元的公司,各有幾千名獵頭;小規模的公司自然更多。獵頭公司的營業額反映出上層人力市場的運作:許多公司靠獵頭到對手那裏挖角。比方說,Toyota發展出油電車很成功,其他公司也想進入這市場,需要找到內行的主管。但是,GM不可能直接去Toyota挖角,這種勾當隻能通過獵頭來幹。

除了對外挖角,公司選大老板容易造成內部政治鬥爭,往往需要獵頭“維持秩序”。有些公司經營不善,需要換掉上層的管理人,更要靠獵頭公司。新的大老板既然靠獵頭協助上台,不免給獵頭生意找其他人才。事實上,獵頭找人也比較不會造成大老板任用私人的印象。基於這些原因,大公司上層的人事往往深受獵頭公司影響,很多人透過獵頭登上寶座。交一些獵頭朋友,是事業發展重要的門路。

就在那篇介紹獵頭公司的文章裏,我學到和獵頭交朋友的方法:幫他們找人。多數人和我以前一樣,對獵頭的打探不理不睬。如果你留心聽聽獵頭想找怎樣的人,推薦一些人才,你一方麵幫朋友製造事業的機會,一方麵讓獵頭欠你人情,遲早會有你的好處。通常獵頭“送秋波”的方法很含蓄:“我們有個難得的機會,幫某公司找某主管(敘述一番)。閣下在業界頗有盛名,不知能否指點一二?”這種講法,讓雙方有借口仔細談談那個機會。如果你有興趣,可以表白;沒有興趣,可以推薦朋友或說幫他打聽一下合適的人選,大家心照不宣。

就這樣,我交了些獵頭朋友,也得到不少事業的機會。其實獵頭也有他們的苦衷,為了一個職位,他們往往要接觸上百人,慢慢篩選到最後的三五人送去麵談,希望每個都是得雇主歡心的人才。因此,他們不但要有優秀的人,還要有足夠的數量,供雇主挑選。事實上,他們無法發掘到足夠的人才,所以隻要你是他們的“紅人”(能得到雇主的好評),他們就一再送你出去,起碼幫他們湊足麵談的人數。換句話說,如果你好賣,他們就要一直賣你。

獵頭公司的生意是發掘人才,他們自然要有一點鑒別人才的本事。我做過獵頭公司的性向測驗,得到很多自己領導形態(leadership style)的分析。我也無意中看到一份獵頭寫給雇主的報告,不得不佩服她在短短一小時的會談中對我的優缺點觀察入微。經理人不容易聽到別人客觀的評估,那份獵頭的評估報告對我幫助很大。我會建議每個經理人都讓獵頭評估一下,知道自己的優缺點和該努力的方向。

近年來,Linkedin已經變成獵頭挖掘人才的標準工具。他們常常開門見山:“我在Linkedin上找到你”。如果你在某個領域某個城市是獵頭挖掘的對象,你得先讓他們能夠找到你。過去獵頭往往靠關係在小圈圈裏找人(good ol’ boy network),找來找去都是那些一起打高爾夫球的特權階級。現代的獵頭靠“色盲”的Linkedin,其實是老中克服玻璃天花板難得的機會。如果你想往上走,卻還沒有獵頭朋友,不妨花點心思到Linkedin上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windsorlife 回複 悄悄話 到底是做老板的,我在說那話的時候,其實隻是想調侃一下。你說的很對,如果沒受什麽特別刺激的話,我是很難下決心離開的。多年建立的口碑,也是一筆看不見但很難掙的資產,對嗎?

我確實有一些小聰明,但絕不是可以做青年才俊那一類的:)對我來說,最開心的事是能有一個 goodnight sleep every night :)
Easy.Spi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windsorlife的評論:

"感覺如果老板是獵頭的話,我應該是他找到的很好的獵物."
嗬嗬,看來你這獵物不容易開溜。

人才往往是機會練出來的。很多人不缺才華,確苦無機會。希望你可以早些得到到機會,當青年才俊:)
windsorlife 回複 悄悄話 看來這篇文章不是針對象我這樣的非人才的,不過有時間會去Linkedin看一看那些被獵頭感興趣的人才的.記得以前看過一本有關獵頭公司的小說,作者原來也是做獵頭的,其實好的獵頭是相當敬業的,裏麵也講到一些他們行業的潛規則,蠻受啟發的.

最近很忙,睡前讀物全是工作paper.感覺如果老板是獵頭的話,我應該是他找到的很好的獵物... :)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