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處人心

職業,家庭,信仰,人生,文化,世界,盡在人心
個人資料
正文

職場人心:雷人和被雷

(2010-03-28 17:28:17) 下一個

公司裁員事件四個月後的一個晚上,商業智能主任送來一個緊急電子郵件:“壞消息,莉亞要辭職了。”

莉亞就是上次在裁員幕後裏提到差點被裁掉的印度裔女工程師。當時公司已經約定了時間和她會談然後又取消,所以她很清楚她的虎口餘生。想來一個員工做得好好的,卻差點丟掉工作,自然要為自己找一條退路。我要商業智能主任設法慰留,他回答說她找到又加薪又升官的好工作,他試過挽留但徒勞無功。我隻好約她來談談。

隔天她應約到我辦公室。我注意到她表情緊張,兩手發抖。我說明用意,聽說她要辭職,想知道她的狀況。她才一開口,就忍不住哭起來:“我在這裏七年,從來沒想到要離開。我們這個團隊大家相處親密,真像個大家庭。實在是這次裁員事件把我嚇醒了,我才在外麵找工作的。”

顯然她怕我會怪罪她不忠心。我說:“我很了解,雖然上次我們很努力保住你的工作,但是我們無法保證裁員的事不會再發生。如果我是你,我也會到外麵找事。我找你來,是想知道我們有沒有辦法留住你。”

她鬆了一口氣,談到她以前的雇主正好有一個新的計劃,找她領導開創新的商業智能資料倉庫,這是她難得的機會。看她談得興高采烈,挽留是沒希望了,我說我很高興她有一個好機會,誠心祝福她一切順利。萬一新的工作不如意,我們還是歡迎她回來,她不用不好意思。她很感激地點點頭。送她離去,我給她一個hug,好聚好散。

在IT領導會議,我提出莉亞辭職的事,不歸罪任何人,但指明是上次裁員事件的後果。老板和財政主管都很懊惱,也擔心員工士氣問題會擴大。這下子我照顧員工又變成正麵的形象。形象就像是民意調查(opinion poll),搖擺不定。整天擔心民意調查的總統會瞻前顧後,一事無成。當管理人也不能天天追逐形象,要內心有是非的準則,則善固執。

在我的部門會議,我也提到莉亞辭職的事。我說公司裏常有80/20的現象:百分之80的人作百分之20的事,或百分之20的人作百分之80的事。我希望我的部門的人都屬於那能者多勞的百分之20。這意味著其它公司會來我們部門挖角,但是我們不怕。如果公司裏沒有適合大家的機會,我寧可大家從這裏“畢業”,在外麵找到更好的職位,就像莉亞一樣,我們要為她高興。“做那百分之20的人”,就變成我們部門的口號。這種管理也許有點另類,但我遵循一個簡單的原則:如果我喜歡這樣被管理,大概就差不多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