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在台灣長大,自然而然地信奉傳統“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麵對無情的升學壓力,這不但是苦讀學子的希望,也是社會上不容置疑的信念。小時候台灣三輪車滿街跑,看到車夫汗流夾背地拉車,父母往往給我們機會教育:“如果不認真讀書,將來隻能當三輪車夫”。精英主義就是這樣不知不覺地建立起來:讀書是有價值的,拉三輪車是沒價值的。
這種價值觀對青年學生可能無傷大雅,卻可能慢慢造成人際關係的障礙。試想,如果我坐上一輛三輪車,我要和三輪車夫聊什麽?今天生意好不好?跑了那些地方?拉車辛不辛苦?有沒有後悔小時候沒認真讀書?糟糕,說錯話了!
其實不隻有我的笨嘴會惹禍,再聰明的嘴,也難免把深藏在心底的價值觀泄漏出來。十幾年前希拉莉 (Hillary Clinton) 剛當美國第一夫人,就說了一次笨話。有一次她接受記者訪問,談婦女應如何選擇家庭和事業。她不屑地說“我才不要留在家裏烤餅幹”。一不小心她的優越感從嘴角溜出來,把家庭主婦貶為隻在家裏烤餅幹。全美家庭主婦為之嘩然,對她又氣又恨。
我沒在台灣坐三輪車惹麻煩,倒在美國職場嚐到不少精英主義的教訓。在美國修完學位後,我開始在大學任教。當時我們係上有四位剛出爐的博士,我們之間自然有點競爭。有一次,我和一位中國同學聊天,他一直稱讚其中一位教授“沒有一點架子”,深得同學喜愛。我聽了怪不舒服的,不但因為老美對手比較出色,更因為聽來我似乎很有架子。回想起來,我當時完全沒想要 “高高在上”,更希望成為受歡迎的教授。問題是,從小我的師長不都是“有事弟子服其勞”嗎?我大概未曾見過“沒有一點架子”的師長,叫我何從學起?
在學校應付學生還簡單,到工業界和同事相處就難多了。高學曆,好學校本來就容易引起妒忌,再加上精英主義,更難免飽受排擠。二十年來,真是在教訓中成長。我也認識不少精英,最後都隻能安身學術界或研究單位。反之,一些沒有精英主義的精英,倒是節節上升。當年那位“沒有一點架子”的教授同事,就在十年內當了係主任。
精英主義是學來的,也可以學著放棄。注意觀察美國同事,就可以學會為學生開門,率先搬機器,爬在桌子下拉電線。其實謙卑服務的機會到處都是,最難的是願意的心和不怕被人瞧不起的勇氣。當基督徒後,這種心理上的困難,就消失在耶穌為門徒洗腳的故事裏。信奉一位會為人洗腳的神,很多信徒不見得願意為別人洗腳,但誰敢輕視彎低服務的人?動動手為需要的人服務,習慣成自然,就沒什麽高低的門題了。
等到父母這一輩的精英們一個個年老退休,我才真正體會到精英主義的可悲。一輩子相信,隻有精英是有價值的人生,又如何接受退休後輪到自己過沒有價值的人生?不管我們說什麽,一個人最騙不了自己。深藏在內心的價值觀,又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到晚年時期改得了嗎?
其實也不用等到晚年,就看我們中年這一代。五十歲左右,大都可以看到自己事業的頂點,有幾個人成就了兒時遠大的抱負?不少人腦袋裏仍然存著精英主義,為自己的人生感到灰心,失意,挫折。要是不幸遇到下崗資遣,內心的煎熬更是一言難盡。我也見過不少人,不在乎精英不精英的,愉快地過著他們平凡但不平庸的人生。人生本來就不一定要“高”才有意義。
我要我的子女們多參加義工服務,親身體驗社會上需要照顧的人們。我也希望子女們努力讀書。但是我不會說,沒上好大學隻能去麥當勞翻漢堡(美國版的三輪車夫)。我會說,好好努力,不但自己可以過好日子,也可以幫助那些需要照顧的人。當精英很好,精英主義不能要。
可能要知道你以前的情形,才能給建議。一般而言,休息一段時間後,更能了解自己的興趣和長處。發揮自己的長處,比較有機會往上走。祝你好運。
精英主義其實很傳統,也許在封建時代更有吸引力。
希望不要認為是上一代的錯誤。
我從小比較叛逆,經常抵觸父輩的“精英教育”。
今天要給爸爸打電話聊聊這個問題。
謝謝來訪。希望我們給下一代是鼓勵,不是壓力。
謝謝來訪。經濟不好的時候,更要在看似平凡的工作中得到激勵。問候。
新年快樂,虔謙。我會講台灣話,現在想學習拚音和簡體。我父親是廈門大學畢業的,咱們除了是半個老鄉,可能還有其他的淵源呢。
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