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處人心

職業,家庭,信仰,人生,文化,世界,盡在人心
個人資料
正文

上藤校好像童話裏的happily ever after

(2009-12-17 21:24:53) 下一個


太多人向往童話一樣的人生。一個美麗溫柔的公主,一個英俊勇敢的王子,經過一段曲折離奇的故事,最後終於結婚,快樂一輩子(
happily ever after)。忍不住要編個下輯“養育子女”:小孩天才一樣聰明伶俐,學術才藝樣樣精通,父母認真推,最後上了藤校,快樂一輩子。

問題是,童話是寫給小孩看的,其中有些真理,也有些純得愚蠢的天真。公主和王子結婚,大概是好結局,但結婚後就happily ever after則是個大騙局。不少年輕人就懷著這種童話式的期望,走入婚姻後才大失所望。不僅是我們凡夫俗子的婚姻如此,記不記得轟動本世紀Princess Diana光鮮華麗的婚姻?上藤校的童話也是一樣,大概是好結果,但絕對不是happily ever after。藤校畢業後要麵對更高的期望,人生的奮鬥才開始呢。

我不是要向藤校潑冷水,隻想客觀地討論其重要性。父母栽培子女是多方麵的,上藤校可能是一個好結果,但不是“一校定終身”的結果。所以父母要給子女適當的空間決定時間分配,課業成績注重多少,多少時間做他們想做的事。子女快樂的童年,影響心理健康和人生的動力,可能比藤校學位還重要。有的子女可以從容快樂地應付課業,有的困難很多,不能一概而論。尤其不要以成敗論英雄,願意努力的子女,遠比投機取巧的可貴。童話裏的真理,其實是公主善良的個性導致成功。那些隻注重結果的姐姐們,不擇手段地搶王子,都是負麵的角色。

人生需要一些具體的目標,用來激勵我們的努力,讓我們成為最好的自己。上藤校自然是個可貴的目標,值得子女的努力。有的父母當心,如果說上藤校不一定重要,如何能激勵子女努力?這個問題不難,上藤校到底有多重要,其實還是要子女自己決定。這就像跑馬拉鬆一樣,願意挨的,跑得死去活來,樂在其中。隻要盡了力,無論跑第幾名,都值得嘉許道賀。為理想奮鬥的人生,是可喜可賀的人生。

奈何童話裏happily ever after的結局太吸引人,本來看童話是享受曲折的情節,大家向往的卻是過於天真的結局。在這世界裏,具體的結果往往變成人生價值的度量。上什麽學校,賺多少錢,和誰結婚,房子多大,地位多高,大家拿具體的結果來比較。為了怕被比下去,犧牲快樂的童年進好學校,犧牲家庭生活賺多點錢,犧牲正直的個性換取物資上的成功。一方麵為成功而驕傲,一方麵又為犧牲而悲哀,到頭來不知道人生要什麽,真是可悲可歎。

童話裏沒提到,公主不嫁給王子,可能過得更快樂;除了大藤小藤,可能有更合適的學校。這就是現實生活和童話不同的地方。名牌可能是安全的選擇,也可能是沒有安全感的選擇。無論如何,人生沒有happily ever after。真正的快樂,就在努力的過程,無論進不進藤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Easy.Spi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雨前的評論:

西方人也沒幾個搞得出Google, Facebook。
老中能到美國穩定下來,都算不錯,很多是top 10%收入。在移民中是大受羨慕的,也不必太心急。
雨前 回複 悄悄話 不容易啊,我自己就是被耽誤的一代,怎麽才能拯救一下自己呢? self helper的書看了隻能激勵三分鍾的熱度
Easy.Spi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雨前的評論:

西方人沒有活在科舉製度的陰影裏:)但願我們這一代看清這一點。
雨前 回複 悄悄話 讓孩子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像最近的facebook, jquery 等都是一群孩子憑興趣搞出來的,不知道西方人怎麽教育他們的孩子的
Easy.Spi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月亮湖的評論:

可以了解,通常父母都擔心做得不夠,沒擔心做得太多。
我們對gifted class也是順其自然。我們小孩,有的三年級去,有的四年級去,他們高興就好。
月亮湖 回複 悄悄話 比較同意你的觀點。 但是具體做起來,就比較困難。 畢竟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個好生活。 很想請教一個問題: 你對gifted class 的看法是什麽?

多謝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