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處人心

職業,家庭,信仰,人生,文化,世界,盡在人心
個人資料
正文

什麽天才被我們埋沒了?

(2009-11-07 16:21:24) 下一個


大女兒有時會抱怨,她是我們教育子女的實驗品。這句話是用醋意來捅我們,怪我們沒有把她教成和妹妹一樣可愛。我們心裏明白,她的話不無道理。回想二十多年前,我們連做人都不及格,更別說是做父母了。當父母是在職教育,又沒有職前訓練,一路用子女當實驗品來摸索,不知道犯了多少錯。有趣的是,她抱怨的多是小問題;我們真正的遺憾,她卻不吭聲。

她兩歲時,我們家訂了世界日報。可能她不喜歡我們看報忽略了她,她總是在我們看報的時候坐到我們腿上,學我們看報的樣子。有一次,看我們無動於衷,她伸手在報紙上指指點點起來。為了打發她,我們隨她所指的字說“大”,“人”,“工”,滿意了吧?我們以為她得了注意力,會放我們一馬,讓我們專心看報。不料,她伸手“人”,“人”,“人”,把報紙上的“人”字一個個指出來。有意思,“大呢”?“大”,“大”。她興奮地在報紙的字海裏撈出她認識的字,一個又一個。

既然如此,我們認真玩。我們每天教她認十個字,在白紙上寫成一行,一天一行。我們有點好奇,兩歲的小腦袋可以裝得下幾個字。我們的好奇變成驚訝,再變成煩惱。她每天認十個字,一下認了幾百個字。七八張白紙,密密麻麻地,每個字她都認識。問題來了,那裏有適合她的讀物?二十多年前,沒聽過有中文幼兒書,也還沒有網路,找不出什麽中文書來給她看。沒好的讀物,就沒辦法維持興趣,眼睜睜地看她冷淡下來。

倒是她看Sesame Street看得津津有味,注意力慢慢地轉向學英文。四歲時開始讀Dr. Seuss “The Cat in the Hat”,娃心大喜,立刻迷上了輕鬆,幽默,頑皮,有創意的英文書。二十年來隨興趣走,她讀過的書,比我一輩子讀過的多幾十倍。初中時,她開始學西班牙文,短短兩三年,又超過她的中文程度。母語變老三,不是滋味。

我們家一向鼓勵子女決定他們自己的事。她興趣廣,在大學裏探索了幾年,最後是英文和西班牙文雙主修畢業。她暑假intern的公司很喜歡她,給她一個很好的IT工作,她卻不要,找了一個薪水不到一半的文化工作。我們自然完全支持。憑她的本事,這輩子大概餓不到她。她的快樂值多少錢,除了她,誰有權決定?

我們的遺憾,不隻是沒有發展她早期中文的天分,更是在她對中國文化情感上的掙紮,心有餘而力不足。在大學裏,她接觸到太多不想學醫,不想學商,不想學工程,不想學法律,卻不得不學的小中。這些小中有高IQ,生活在自由世界,卻對自己的人生無可奈何。她和我們談這種事,往往會衷心地說:“辛好我們家和華人比,像白人”。怕我們自滿,她會加一句,“不過和白人家庭比,又像華人”。“華人”變成形容詞這樣用,我們遺憾,她不吭聲。

小中們生活在自由的環境,世界各國的文化都在這市場裏競爭。我們這一代理所當然地背著中國傳統的包袱,下一代或選擇他們喜歡的文化,或無奈地生活在傳統包袱之下。中文讀物,中國文化,和華人的形象,是海外老中共同的責任。我們的上一代,沒聽過什麽是Dr. Seuss。我們的下一代,想讀像Dr. Seuss的中文書。改善中國文化的競爭力,我們這一代,舍我其誰?也許“文學城”是名正言順下文林“英雄帖”的地方:要當中文Dr. Seuss的作家,請為小中們殺出一條血路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螺絲螺帽 回複 悄悄話 Good family life.
Easy.Spi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本蟲的評論:

謝謝留言。問候。
本蟲 回複 悄悄話 讀完很感動。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