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處人心

職業,家庭,信仰,人生,文化,世界,盡在人心
個人資料
正文

談談職場裏的藤校畢業生

(2009-10-07 18:57:15) 下一個


在美國職場混了二十多年,很少注意那個人是哪裏畢業的。看到老中父母愛爬藤,一時心血來潮,想看看職場裏的藤校畢業生幹得如何。好在現在
linkedin很方便,諸多好友的畢業學校和履曆都在網上。開始查才發現,自己連那些算藤校都不知道,還得wiki一下。如果MIT, Stanford都算,我點了10個好友。一個黑人,9個白人,從40歲到退休年齡。

看著名單,我可確認他們都是職場裏的精英,個個聰明。讓我意外的是,他們都當過VP, CXO之類的位子。雖然許多非藤校的畢業生也有一樣的成就,但是他們的整齊性很令人驚訝。他們的成就是不容置疑的。讓我用幾個例子來講講他們的故事。

Bill (MS, Stanford) 是我以前的老板,有超級領袖魅力,和他做事特別爽。他離開IBM以後到矽穀,搞成了許多小公司,現在剛開始第八家。他形容他的經曆是興奮之旅(exciting ride)。如果我要創業,我第一個找他。他帶領的團隊可以創造奇跡。

Jeff (BS, U Penn) 是職場裏的工作狂。他的工作效率沒話講,困難的事都交給他辦。要裁員,要改組,麵不改色。每三四年跳槽一次,現在帶領百餘人,才40歲就準備當CIO。他其實是個很有原則的人,我們交情不錯,但是在他身邊很難放鬆。

Bob (PhD, U Penn) 是職場裏的書生。他看事情很有深度,可以在場外分析得清清楚楚,但似乎無法到場內影響局勢。他的職業生涯載沉載浮,當到一個政府小部門的CIO兩年後,到大學教書。想來教書是他最合適的工作。

Matt (MS, MIT) 是我遇到過最聰明的人。爸爸是大名鼎鼎的教授,他從小就是神童,連太太都是政府的高官。我們交情很好,他私下談到,以他的背景,他人生可接受最低的成就是大公司的VP。可惜他不敢也不想冒險,兩次守著每況愈下的工作,現在是一個政府包商的Director 他的家庭也很有問題,他說有時候一夜哭到天明。但是礙於麵子和社會壓力,他得維持光鮮的外表。去年有位獵頭找我談一個中型公司的SVP,我想介紹給他,他卻說不想多此一舉,因為再兩年就要退休。和他打完電話,我難過了很久,一位完全沒發揮的天才就此放棄。

我想講一個非藤的故事做結束。Jim 是我的導師(mentor),美國中西部汽車城藍領家庭出生,從小自認會一輩子修車。在一個小學校畢業後,在IBM幹了一輩子,做人做事極為成功,他的成就也相當於一個VP。有一次我問他滿不滿意他的成就。他回答,你開什麽玩笑,我的成就超過我人生最狂的夢想(exceed my wildest dream)。我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因為我從來沒有聽過任何中國人滿足自己的成就,更不用說如此滿足。也因為如此,他天天帶著感謝的心來上班,努力工作,還提拔後進。我職場的知識,有大半是他教的。

Bill Jim 是我個人人生的模範。至於我的子女,他們可以選擇他們自己的人生。當父母的一大擔憂,是把子女逼成Matt。其實,這和藤不藤校沒有直接的關係。重要的是,子女們是為父母的期望而活,還是為自己的理想而活。也許想爬藤的父母可以在這些故事中,得到一些啟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1)
評論
Easy.Spi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路過不錯過 & JNR 的評論:

Thank you for offering your definitions.
路過不錯過 回複 悄悄話 從藤校拿 MS, PhD 從一般意義上說不能算“藤校畢業生“。和 College 在藤校念是兩個概念。
snowbubbl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Easy.Spin的評論:

I worked at his team before. He is a great guy.
JNR 回複 悄悄話 回複Easy.Spin的評論:
Neither MIT nor Standford is Ivy League school in USA. Ivy league schools are the oldest schools in this country, and they are not necessary the best ones nowadays. MIT and Stanford are both the top 10 schools.
Easy.Spi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snowbubble的評論:

Wow, it's a small world.
Do you have other stories about Bill?

BTW, when I wrote the article, I worried that people may try to figure out who is who, so I changed some of the names.
snowbubble 回複 悄悄話 Is the person's name Bill Snow?
Easy.Spi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jellyjolly的評論:

謝謝你很好的評論。人生的確是長跑,藤校的教育當然有助起跑,但是路遙知馬力,希望許多中國人在多方麵有準備,可以在終點線上得勝。祝你成功。
jellyjolly 回複 悄悄話 我讀過兩個藤校,偶爾不經意的所獲,倒也沒有刻意去奔這個方向。但是您說的名校
人社會,人對自己期待甚高,反而不利職場是有道理的。大多數職場對學校的出處
不是很在意。名校的對自己期望值高,你對他的期望值也高,對管理並不有利。但
是藤校在一些圈子是entry-ticket:比如本科進醫學院,法學院;mba進一些公司;
phd進州立大學任教;還有進入以前收入頗豐的金融行業,這些學校的畢業生是極有
競爭力的。但任何工作進門隻是一步,日後做的如何看個人努力與造化。進了好的
環境意味著你周圍的人都很出色,競爭付出更大。人生是不斷的長跑,不在於一時
一勢跑得快。藤校裏也有很多不同的個例:我們這裏的兩屆院長都是一般學校畢業
的,但顯然綜合能力是目前最強的。但如果看另一些統計數字,像Stanford的畢業
生平均收入,職位,那一定是不低的。
Easy.Spi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JNR的評論:

Thanks. As I said, I checked wikipedia for different definitions of Ivy League.
JNR 回複 悄悄話 All the Ivy League schools are on the east coast, Stanford is not one of them...
轉戰 回複 悄悄話 我覺得從別人身上學到的東西最多吧。真的比書本上學到的多。
我曾經有個好友。比我小2歲。但是那個時候她真的是我的mentor.她相當聰明,成熟。 我從她身上學到很多東西,也改變我很多。我驚訝於自己的變化。並且期待著下一次的蛻變。(哈,不知道什麽時候)。
我一直覺得她會有很大成就的。可惜後來我們不在一起了。而且我們對事業的看法有了很大分歧。當時我真的非常的吃驚。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