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處人心

職業,家庭,信仰,人生,文化,世界,盡在人心
個人資料
正文

寶貝不哭

(2009-02-16 14:58:31) 下一個


信主後不久,我開始在教會幼兒教室幫忙。星期天早上,父母親們來崇拜時,便把他們三四歲的小孩送來我的教室。照顧這些學齡前的小孩不外乎繪畫,遊戲,講故事,吃點心。一個半小時的崇拜很快就過了,父母親們便來把子女接回去。陪天真可愛的小孩玩耍,輕鬆愉快,算是給新信徒的熱身操。

好景不長。下一個主日,我們教會新來了一對夫婦和他們四歲的兒子。這小男生顯然很少和媽媽分開過,在這陌生的教會裏,更是緊緊抓住媽媽不放。我連忙把這小男生抱過來,示意他父母離開。可想而知,這小男生立刻哇哇大哭。轉瞬間,‘寶貝不哭’便成了我的難題。我渾身解術想要分散他對媽媽的注意力,懷裏的小男生卻哭哭停停,對我的好言好語置之不理。餅幹,糖果,飲料,玩具,都沒有用。好容易熬完一個半小時,以母子重逢的哭劇收場。我鬆了一口氣,幾分同情,幾分無奈,幾分尷尬。

看來新信徒的熱身操也得操得渾身發汗。在下個主日前,我請教幾位有經驗的同工,還看了些書。讀書學習當保姆,大概是書呆子的專利。嚴陣以待,果然這對母子又來了,還是先聽到哭聲才看到人的。我把這淚娃娃抱過來,等媽媽走遠,開始實習剛學來的技巧。

“你是不是在想你媽媽?”我輕聲問。

他哭著看我,點點頭。有反應就好辦。

“你媽媽在哪裏?”

“在教堂裏。”他講話了。

“她聽得到你在哭嗎?”

搖搖頭,不哭了。

“媽媽崇拜完會不會來接你?”

“會” 他很肯定。

“那你在這裏玩玩,媽媽崇拜完就來接你,好不好?”

他點點頭,我們達成君子協議。他當了一個半小時的乖寶寶。

淚娃娃變成乖寶寶,是我人際關係和溝通技巧的一大突破。在往後的日子裏,我和老板,同事,部屬,客戶,廠商溝通,基本上都運用類似的技巧。比方說,淚娃娃想媽媽,我就陪他談媽媽。讓淚娃娃覺得我同情他,事情就好辦了。但是,職場裏的斬獲,遠遠不及淚娃娃變成乖寶寶帶給我的喜悅。那是一個單純無助的靈魂對另一個說 ‘我信靠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螺絲螺帽 回複 悄悄話 Great story.
Learned more today.
Thank you!
Easy.Spin 回複 悄悄話 回複雨滴的評論:

娃娃哭是想媽媽,一般人認為不可以提到媽媽。其實相反。
其中奧妙就是我學到的功課:)
雨滴 回複 悄悄話 :) 生活處處是老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