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安徽佛門龍象傳》記載僧璨大師為徐州人。《景德傳燈錄》雲:北齊天平二年,有一居士(即三祖),年逾四十,不言名氏,聿來設禮,而問師(二祖)曰:“弟子身纏風恙,請和尚懺罪。”問道之間,慧可見居士對“是心是佛,是心是法,佛法無二”領悟透徹,遂深器之,收之為徒,取名僧璨,並於同年三月十八日,在光福寺為增璨剃度受戒。自此,增璨疾病漸愈。後隱思(司)空山,蕭然靜坐,不出文記。
大師為四眾廣宣心要,迄於法會大樹下合掌立終,即隋煬帝大業二年丙寅(公元606年)十月十五日也。唐河南尹李常,素仰祖風,深得玄旨。天寶乙酉歲(公元745年)遇荷澤神會。問曰:“三祖大師葬在何處?或聞入羅浮不回,或說終於山穀,未知孰是?”會曰:“僧璨大師自羅浮歸山穀得月餘方示滅。今舒州見有三祖墓。”常未之信也。後來李常謫為舒州別駕,探三祖墓化遺骸,得五色舍利三百粒方才信以為真。
道信大師,俗姓司馬,河內人(今河南沁陽縣),生而超異,自幼即對大乘空宗諸解脫法門非常感興趣,宛如宿習。七歲出家。其剃度師戒行不清淨,道信禪師曾多次勸諫,禪師隻好潔身自好,私下地持守齋戒,時間長達五年之久,而他的老師竟然一點兒也不知道。
後來,道信禪師聽說舒州皖公山(今安徽潛縣)有二僧在隱修,便前往皈依。這二僧原來就是從北方前來避難的三祖僧璨大師和他的同學定禪師(亦說林法師)。在皖公山,道信禪師跟隨三祖僧璨大師學習禪法。道信禪師開悟見性,當在這期間。
《五燈會元》卷一記載:隋開皇十二年(592),有位沙彌,名道信,十四歲,前來禮謁三祖僧璨大師。
初禮三祖,道信禪師便問:“願和尚慈悲,乞與解脫法門。”
三祖反問道:“誰縛汝?”
道信道:“無人縛。”
三祖道:“何更求解脫乎(既然沒有人捆綁你,那你還要求解脫幹什麽呢?不是多此一舉嗎)?”
道信禪師聞言,當下大悟。
道信禪師開悟之後,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繼續留在祖師的身邊,一方麵侍奉祖師,以報法乳之恩,另一方麵,借祖師的加持,做好悟後保任的工夫。這樣有八九年的時間(亦說十年)。在這期間,三祖不時地點撥道信禪師,並不斷地加以鉗錘,直到因緣成熟,才把法衣托付給他。付法的時候,三祖說了一首偈子:“華種雖因地,從地種華生。若無人下種,華地盡無生。”
並說道,“昔可大師付吾法,後往鄴都行化,三十年方終。今吾得汝,何滯此乎(當年慧可大師傳法給我之後,尋即前往鄴都,行遊教化,時間長達三十年,一直到入滅。如今,我已經找到了你這個繼承祖業的人,為什麽不去廣行教化而要滯留在這裏呢)?”
於是,僧璨大師便離開了皖公山,準備南下羅浮山弘法。道信禪師當然非常希望能隨師前往,繼續侍奉祖師,但是沒有得到祖師的同意。祖師告訴他:“汝住,當大弘益(你就住在這裏,不要跟我走了,將來要大弘佛法)。”
僧璨大師走後,道信禪師繼續留在皖公山,日夜精勤用功,“攝心無寐,脅不至席”。在皖公山居住了一段時間之後,因緣成熟了,道信禪師便離開此地,四處遊化。隋大業年間(605-617),道信禪師正式得到官方的允可出家,編僧籍於吉州(今江西吉安地區)的某座寺院。
隋末天下大亂,道信禪師應道俗信眾的邀請,離開了吉州,來到江州(九江),住在廬山大林寺。唐初武德七年(624),又應蘄州道俗信眾的邀請,到江北弘法,旋即在黃梅縣西的雙峰山(又稱破頭山)造寺駐錫傳禪。後稱四祖寺。在這裏,道信禪師居住了三十多年,道場興盛,法音遠布,“諸州學道,無遠不至”,門徒最盛時多達五百餘人,其中以弘忍最為著名。蘄州刺史崔義玄,聞道信禪師之名亦前來瞻禮。
唐貞觀年間,太宗皇帝非常仰慕道信禪師的道味,想一睹禪師的風彩,於是詔令祖師赴京。但是,祖師以年邁多疾為由,上表婉言謝絕了。這樣前後反複了三次。第四次下詔的時候,皇帝火了,命令使者說:“如果不起,即取首來”(這次他如果再不來,就提他的首級來見聯)。使者來到山門宣讀了聖旨,祖師居然引頸就刃,神色儼然。使者非常驚異,不敢動刀,便匆匆回到了京城,向皇上報告了實情。太宗皇帝聽了,對祖師愈加欽慕,並賜以珍繒,以遂其誌。
道信禪師寂於永徽二年(651)閏九月初四日,春秋七十有二。臨終前,將法衣會付囑給弘忍禪師,並垂誡門人說:“一切諸法,悉皆解脫。汝等各自護念,流化未來。”言訖,安坐而逝。後諡“大醫禪師”。
弘忍俗姓周,湖北黃梅縣(今黃梅縣西北)人。生於隋仁壽元年(601年)。7歲從道信出家,13歲正式剃度為僧,在道信門下,日間從事勞動,夜間靜坐習禪。道信常常以禪宗頓漸宗旨考驗他,弘忍悟解很深,大受道信欣賞。道信臨終前,密付法衣給弘忍,時為唐高宗永徽三年(651年)。同年九月道信圓寂,弘忍繼承法席,另擇馮茂山建立道場。
弘忍除了承襲祖師諸說外,比較強調“息其言語,離其經論”,“天竺相承,本無文字”,初步有了“教外別傳”的自覺意識。又強調“即心是佛”、“心淨成佛”、“屈伸臂頃,便得本心”,也初步有了“頓悟”的意味。總的說來,東山法門對於“藉教悟宗”與“教外別傳”,“漸悟”與“頓悟”兼收並蓄,合舊傳與新說為一體,為傳統禪學過渡到禪宗“南頓”、“北漸”二派準備了條件。
弘忍收徒授學,不講究來學者的貧富貴賤和文化高低,來者不拒,“法門大啟,根機不擇”,又善於化導,故門風大盛,名譽日增。唐高宗聞其名,於顯慶五年(660年)遣使召他入京。弘忍固辭不赴,朝廷乃送衣藥到山中供養。他受到朝野道俗尊崇的情況,由此可見一斑。弘忍的門徒多達700,及門大弟子有神秀、慧能、智詵、惠藏、玄約、老安、法如、玄頤、高麗僧智德等25人。龍朔元年(661年),弘忍已經61歲,考慮傳付衣法的事情,乃令門下徒眾各作一偈,借以考察各人的見解,準備將衣法傳付給悟解最深的人。上首弟子神秀與碓房行者慧能都作了偈語,弘忍認為慧能見解最透徹,遂授以衣法,讓他回嶺南弘化,以後遂創立了禪宗南頓一派。神秀未得衣法,但在長安、洛陽一帶影響很大,以後創立了禪宗北漸一派。
弘忍傳付衣法給慧能後,在東山繼續弘法十幾年,於上元元年(674年)十月二十三日圓寂,壽74歲。玄宗開元年間,學士閭丘均為他撰了塔碑。代宗時(763-779年)朝廷追諡為大滿禪師。
慧能大師,是中國禪宗的第六代祖師。俗姓盧,河北範陽(今涿縣)人,其父謫官至嶺南新州(今廣東新興縣東),唐貞觀十二年(638)出生。幼年喪父,後移南海,家境貧困,靠賣柴養母。一日在市中,聞客店有人誦《金剛經》,深有所會,便問此經何處得來,客人告以從黃梅東馮茂山五祖弘忍大師授此經,便有尋師之誌。鹹亨初(670),他把母親安頓後,即北行。
慧能到了黃梅東山,五祖見著他即問:從何處來,欲求何物?慧能說:弟子是嶺南人,唯求作佛!五祖說:你是嶺南人,又是獦獠(當時中原對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如何堪作佛?!慧能說:人有南北,佛性豈有南北?和尚佛性與獦獠佛性無別;和尚能作佛,弟子當能作佛。五祖遂命他隨眾勞動,在碓房舂米。
慧能在碓房間踏碓八個月,五祖準備傳衣缽,命各人作偈呈驗。時神秀為眾中上座,即作一偈雲:「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一時傳誦全寺。五祖看後對大眾說:後世如能依此修行,亦得勝果。並勸大眾誦之。慧能在碓房間聞誦此偈,更改作一偈,請人寫在壁上。偈雲:「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眾見此偈,皆甚驚異。五祖即於夜間,傳與衣缽,並即送他往九江渡口。臨別又叮囑他南去暫作隱晦,待時行化。因此慧能回到廣東曹溪後,隱遁於四會、懷集(今廣西懷集縣)二縣間,過了十餘年,至廣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因有二僧辯論風幡,一個說風動,一個說幡動,慧能便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你們的心動!大家聽了很為詫異。印宗便延他至上席,請問深義,慧能回答,言簡理當。印宗便問:久聞黃梅衣法南來,莫非就是行者?慧能便出示衣缽,印宗歡喜讚歎,即集眾就法性寺菩提樹下為慧能剃發。又請名德智光律師等為他授具足戒(法性寺即今廣州光孝寺。寺中有六祖瘞發塔、菩提樹、風幡堂、六祖殿諸古跡)。兩月後,慧能即於寺中菩提樹下,為大眾開示禪門。
不久,慧能辭眾歸曹溪寶林寺,印宗與道俗千餘人相送。那時,韶州刺史韋璩仰其道風,率同僚入山請慧能入城,於大梵寺講堂為眾說法,兼授無相戒。僧尼道俗集者千餘人,門人法海編錄其法語,又加入後來的法語,即世所行《六祖法寶壇經》。
神龍元年(705),中宗即遣內侍薛簡往曹溪召他入京。他以久處山林,年邁風疾,辭卻不去。薛簡懇請說法,將記錄帶回報命。中宗因贈摩納袈裟一領及絹五百匹以為供養。並命改稱寶林為中興寺,由韶州刺史重修,又給予法泉寺額,並以慧能新州故宅為國恩寺。
延和元年(712)慧能回至新州小住,命門人建報恩塔。先天二年(713)圓寂於新州國恩寺,世壽七十六。弟子等就在那一年迎其遺體歸曹溪。
憲宗時(806—820)贈以大鑒禪師諡號,柳州刺史柳宗元為撰《曹溪第六祖大鑒禪師碑並序》。元和十年(815)劉禹錫因曹溪僧道琳之請,又撰《曹溪大師第二碑》。從達磨六傳而至慧能,故一般稱他為六祖大師。
摘自摘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70516901000a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