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第 36 章
(2010-07-10 13:41:25)
下一個
微明章
恭聞微明者 大道之隱奧 至理之深幽也 微明之機 百姓日用而不能知 百姓日用而不能見也 微明之理 劫運變遷而不能移 聖人出世而不能易也
修之於身 是為修身之大本 用之於家 是為齊家之實理 施之於國 是為治國之利器
微明之體 與太虛同其體 無往而非體也 微明之用 與天地同其用 無往而非用也 無妄無為 無餘無欠 至誠至實 至中至正
所以君子修之則吉 小人悖之則凶 是故聖人知微明之體 達微明之用 能一天地之理 能盡事物之變 道高天下 不立物我之心 德貫古今 不有能所之見 天下之事 雖萬變交之於前 胸中判然豁達 燭之而不失毫厘 權之而不失輕重 何況噏(xi)張 興廢 強弱與奪等事乎
此等妙處 非德之深 養之厚者 焉能如是哉
此章經義乃見 清淨無為 不變不易者 道之體也 氣數升遷 人事損益者 道之用也 用之善 則無往而不吉 用之不善 則無往而不凶 是故噏張強弱之機 興廢與奪之理 妙在反而用之 無所往而不吉矣
將欲噏之 必固張之
起於未然之時 謂之將欲 定於已然之事 謂之必固 此非聖人將欲也 亦非大道將欲也
氣數之升沉 自當如此矣 將欲之機雖不可知 必固之事雖不可見 發之於外 用之於事 未有不知不見者也 文中所謂 將欲噏(xī 同“吸”)之 必固張之 乃是以人事取喻於天地之道也
天地之道 不吸聚 不能發散 不發散 不能吸聚 有此吸張之妙 天地施化之道立矣 是故乾道不專一 不能直遂 坤道不吸聚 不能藏機 不但天地如此 觀於物亦有吸張之理
譬如蛟龍 若冬月不潛於深潭之中 則春分之後不能登天而變化 又如尺蠖(huo)之蟲 此蟲若不屈則不能伸矣 物尚如此 何況天地乎
故聖人觀天道之張 便知天道將欲吸之也 蓋因張之勢已盡 不得不噏之矣 噏之勢已滿 又不得不張矣 張之者 萬物自此而出 生生之理具焉 吸之者 萬物自此而入 複命之理具焉 理勢至此 皆是自然而然之妙 非天地有心如此
且如人之收斂精神 屏除好惡 存其心 養其性 致其靜 守其篤 便是吸之也 又如人之顯露精神 馳心外用 此便是張之也 惟聖人顛倒陰陽 逆施造化 其吸張之機 皆反而用之 故無不善也
將欲弱之 必固強之
觀天地之道 春夏則為強 秋冬則為弱 觀老少之理 年少則為強 年老則為弱 觀人事之用 有力則為強 軟懦則為弱 欲知將來之弱 先觀今日之強 今日之強 未嚐不是將來之弱
是故聖人 知強弱之機 達盛衰之理 方其強也 不以強用 以弱而用之 以弱而用之者 乃是將欲以弱 反之以強也 如此反之 弱之勢 雖似一時有屈 而強之實 乃可久遠而不變 文中所謂 將欲弱之 必固強之 蓋是此義
修道之人 若能知強弱宜反而用之 今日之守弱 必為將來之強 不然 隻知好強 強之久 安有不弱者乎
將欲廢之 必固興之
天下萬事萬物 皆有興必有廢 有廢必有興 興者 廢之機 廢者 興之兆
理有循環 勢有必至 聖人明其理 因其勢而亦反用之 當其廢也 不強為興 寧處於廢 是將於廢反之以興也 廢雖有於一時 而興可立於長久 文中謂將欲廢之 必固興之 蓋是此義
修道之人 若能知廢興 亦宜反而用之 今日之廢 必為將來之興 不然 止知要興 興之久 安有不廢者乎
將欲奪之 必固與之
大道之理 清淨無為 本無與奪 但人事之中 不得不有 人惟知順而用之 不知逆而反之 故有與奪之害也
惟聖人 因其當奪者而奪 因其當與者而與 然有時用奪 而卻終非奪也 將欲以奪 反之以與也 奪雖有於一時 而與乃可承受而久長 譬如處之艱難困苦 是奪之也 將來之從容饒足 非固與之乎 故曰將欲奪之 必固與之
修道之人 若能知與奪 亦宜反而用之 今日之奪 必為將來之與 不然 隻求我與 亦知與之亦不固乎
是謂微明
此句是總結上文之言 上文所謂吸之 張之 弱之 強之 廢之 興之 奪之 與之 其理雖然明白易見 其機實乃至微至妙 不可測度
不可測度者 蓋謂可吉可凶 可小可大 可成可敗 可有可無 皆在用之何如耳
是故聖人用之 則為大道 凡夫用之 則為私欲 私欲者 順而用之 故為私欲 大道者 反而用之 故為大道 以此觀之 其理豈不明乎 其機豈不微乎 故曰是謂微明
太上於此指出微明之妙 天下後世明此微機者 一舉全該 不溺於四者之害可知矣
柔勝剛 弱勝強
此二句 正是申明反用之妙義 世道之常理 柔者本不能勝剛 弱者本不能勝強 今太上言柔之勝剛 弱之勝強 其微明之理 正在於此也
任剛者 久必敗 任強者 久必敗 以柔化之 剛者漸化於柔 以弱格之 強者漸格於弱矣 故曰柔弱勝剛強 奈何世人常存欲勝之心 或挾眾暴寡 或以強淩弱 錙銖斤兩不肯讓人 言語高低不肯屈己 以剛製剛 以強害強 剛者未嚐不折 強者未嚐不崩 是皆道理不明 猛厲淺躁之人也
修行之人 言語柔和 行事細膩 是非不與人辯論 輕重不與人較量 得天地中和之理 養聖人虛靜之道 乃是微明之士 修行者勉之可也
魚不可脫於淵
此句是 取喻人不可離於道 猶魚不可脫於淵也 魚之在水 魚之生也 若脫淵必死 人之在道 人之生也 若去道 豈宜生乎 魚不脫淵 尚且無害 人不離道 豈有害乎 若不然炫露才智 起覺招尤 其將來之患 終不能免矣
國之利器 不可以示人
此句亦是取喻道之在我 不可炫露取勝於人 倘若炫露 猶國之利器 示於人也 利器 如禮樂 征伐 法製 禁令之類 利器在國 猶魚之在淵 魚之在淵 尚且不可顯露 利器在國 豈可露乎 倘若輕示於人 是謂炫露 而不知微明之機也 人君之權 未有不移於下者 故曰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人能會此意 則知利器宜藏 若魚之處淵 以柔弱自勝 得微明之妙 奪可以與 廢可以興 弱可以強 吸可以張 又安有不進於道者乎微明章
恭聞微明者 大道之隱奧 至理之深幽也 微明之機 百姓日用而不能知 百姓日用而不能見也 微明之理 劫運變遷而不能移 聖人出世而不能易也
修之於身 是為修身之大本 用之於家 是為齊家之實理 施之於國 是為治國之利器
微明之體 與太虛同其體 無往而非體也 微明之用 與天地同其用 無往而非用也 無妄無為 無餘無欠 至誠至實 至中至正
所以君子修之則吉 小人悖之則凶 是故聖人知微明之體 達微明之用 能一天地之理 能盡事物之變 道高天下 不立物我之心 德貫古今 不有能所之見 天下之事 雖萬變交之於前 胸中判然豁達 燭之而不失毫厘 權之而不失輕重 何況噏(xi)張 興廢 強弱與奪等事乎
此等妙處 非德之深 養之厚者 焉能如是哉
此章經義乃見 清淨無為 不變不易者 道之體也 氣數升遷 人事損益者 道之用也 用之善 則無往而不吉 用之不善 則無往而不凶 是故噏張強弱之機 興廢與奪之理 妙在反而用之 無所往而不吉矣
將欲噏之 必固張之
起於未然之時 謂之將欲 定於已然之事 謂之必固 此非聖人將欲也 亦非大道將欲也
氣數之升沉 自當如此矣 將欲之機雖不可知 必固之事雖不可見 發之於外 用之於事 未有不知不見者也 文中所謂 將欲噏(xī 同“吸”)之 必固張之 乃是以人事取喻於天地之道也
天地之道 不吸聚 不能發散 不發散 不能吸聚 有此吸張之妙 天地施化之道立矣 是故乾道不專一 不能直遂 坤道不吸聚 不能藏機 不但天地如此 觀於物亦有吸張之理
譬如蛟龍 若冬月不潛於深潭之中 則春分之後不能登天而變化 又如尺蠖(huo)之蟲 此蟲若不屈則不能伸矣 物尚如此 何況天地乎
故聖人觀天道之張 便知天道將欲吸之也 蓋因張之勢已盡 不得不噏之矣 噏之勢已滿 又不得不張矣 張之者 萬物自此而出 生生之理具焉 吸之者 萬物自此而入 複命之理具焉 理勢至此 皆是自然而然之妙 非天地有心如此
且如人之收斂精神 屏除好惡 存其心 養其性 致其靜 守其篤 便是吸之也 又如人之顯露精神 馳心外用 此便是張之也 惟聖人顛倒陰陽 逆施造化 其吸張之機 皆反而用之 故無不善也
將欲弱之 必固強之
觀天地之道 春夏則為強 秋冬則為弱 觀老少之理 年少則為強 年老則為弱 觀人事之用 有力則為強 軟懦則為弱 欲知將來之弱 先觀今日之強 今日之強 未嚐不是將來之弱
是故聖人 知強弱之機 達盛衰之理 方其強也 不以強用 以弱而用之 以弱而用之者 乃是將欲以弱 反之以強也 如此反之 弱之勢 雖似一時有屈 而強之實 乃可久遠而不變 文中所謂 將欲弱之 必固強之 蓋是此義
修道之人 若能知強弱宜反而用之 今日之守弱 必為將來之強 不然 隻知好強 強之久 安有不弱者乎
將欲廢之 必固興之
天下萬事萬物 皆有興必有廢 有廢必有興 興者 廢之機 廢者 興之兆
理有循環 勢有必至 聖人明其理 因其勢而亦反用之 當其廢也 不強為興 寧處於廢 是將於廢反之以興也 廢雖有於一時 而興可立於長久 文中謂將欲廢之 必固興之 蓋是此義
修道之人 若能知廢興 亦宜反而用之 今日之廢 必為將來之興 不然 止知要興 興之久 安有不廢者乎
將欲奪之 必固與之
大道之理 清淨無為 本無與奪 但人事之中 不得不有 人惟知順而用之 不知逆而反之 故有與奪之害也
惟聖人 因其當奪者而奪 因其當與者而與 然有時用奪 而卻終非奪也 將欲以奪 反之以與也 奪雖有於一時 而與乃可承受而久長 譬如處之艱難困苦 是奪之也 將來之從容饒足 非固與之乎 故曰將欲奪之 必固與之
修道之人 若能知與奪 亦宜反而用之 今日之奪 必為將來之與 不然 隻求我與 亦知與之亦不固乎
是謂微明
此句是總結上文之言 上文所謂吸之 張之 弱之 強之 廢之 興之 奪之 與之 其理雖然明白易見 其機實乃至微至妙 不可測度
不可測度者 蓋謂可吉可凶 可小可大 可成可敗 可有可無 皆在用之何如耳
是故聖人用之 則為大道 凡夫用之 則為私欲 私欲者 順而用之 故為私欲 大道者 反而用之 故為大道 以此觀之 其理豈不明乎 其機豈不微乎 故曰是謂微明
太上於此指出微明之妙 天下後世明此微機者 一舉全該 不溺於四者之害可知矣
柔勝剛 弱勝強
此二句 正是申明反用之妙義 世道之常理 柔者本不能勝剛 弱者本不能勝強 今太上言柔之勝剛 弱之勝強 其微明之理 正在於此也
任剛者 久必敗 任強者 久必敗 以柔化之 剛者漸化於柔 以弱格之 強者漸格於弱矣 故曰柔弱勝剛強 奈何世人常存欲勝之心 或挾眾暴寡 或以強淩弱 錙銖斤兩不肯讓人 言語高低不肯屈己 以剛製剛 以強害強 剛者未嚐不折 強者未嚐不崩 是皆道理不明 猛厲淺躁之人也
修行之人 言語柔和 行事細膩 是非不與人辯論 輕重不與人較量 得天地中和之理 養聖人虛靜之道 乃是微明之士 修行者勉之可也
魚不可脫於淵
此句是 取喻人不可離於道 猶魚不可脫於淵也 魚之在水 魚之生也 若脫淵必死 人之在道 人之生也 若去道 豈宜生乎 魚不脫淵 尚且無害 人不離道 豈有害乎 若不然炫露才智 起覺招尤 其將來之患 終不能免矣
國之利器 不可以示人
此句亦是取喻道之在我 不可炫露取勝於人 倘若炫露 猶國之利器 示於人也 利器 如禮樂 征伐 法製 禁令之類 利器在國 猶魚之在淵 魚之在淵 尚且不可顯露 利器在國 豈可露乎 倘若輕示於人 是謂炫露 而不知微明之機也 人君之權 未有不移於下者 故曰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人能會此意 則知利器宜藏 若魚之處淵 以柔弱自勝 得微明之妙 奪可以與 廢可以興 弱可以強 吸可以張 又安有不進於道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