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把這本書的完稿交給人民軍醫出版社的時候,的確喘了一口大氣 ── 這本書從金光印編輯約稿到完成,有超過一年的時間。倒不是說寫作有多麽難,我想寫的都在我心中,問題是總是集中不了較為大塊的時間,寫作總是“斷點”,好在這本書的構架不要求一氣嗬成。相反,在這麽一個較長的時間段裏,我可以把問題考慮得周全一些,我對整本書的質量還算是滿意的,我也順便告知大家,讀這本書的時候,可以利用零星的時間,練習書中講授的養生功課。
去年9月份,金光印編輯找到我,跟我開玩笑說:“孔哥,太極拳都搬上奧運會開幕式了,你還不給我寫一本太極拳方麵的書?書名我都給你定了,就叫《我的太極之路》。”老金喜歡開玩笑,但他的動議是認真的,他說現在講太極拳的書很多,但大部分都像學術著作一樣難懂,他希望我寫一本普及性的書,能夠把太極拳講得像廣播體操一樣通俗,這個活我是應承了,但不可能在短時間完成。我去年和今年的大部分時間都被瓜分了,北京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山東電視台、青島電視台、清華大學等很多機構都讓我做一些養生講座,還有先祖孔伯華中醫文化遺產方麵也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所以《我的太極之路》一書的創作以致推遲到現在才得以完成。
我想了又想,這本書付梓之前寫了這篇後記,主要是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為什麽練太極拳,為什麽推崇太極拳,以及我對仿生養生的一些基本觀點。
我現在講養生,可以自信地說的是有資本的,這個資本一方麵是來自孔門的家學傳承,另一方麵就是我自己的“健康修養”──這是我自造的一個詞,我認為健康就是一種修養,關於這個觀點,我在今後的著述中會專門涉及,這裏就不多說。
太極是我的健康修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我練習太極拳有30年了,有時候我都忍不住感慨,任何一個人,隻要堅持做一件事,想不成功都難;相反,養生之道萬萬千,如果見一個愛一個,愛一個丟一個,那本身就是不健康的。
我練習太極拳是因為我體弱,與家世也有一定的關係。
我父親因在文革中受到迫害而入獄,家中我是老大,下麵有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母親一個人的薪水很難支撐這個殘破的家,盡管家中所有值錢的物件基本上進了委托行(今天叫典當行),生活上仍然拮據;1975年我14歲,輟學在家想找份臨時工,但因為歲數太小,臨時工作也不是很好找,最後在父親朋友徐文章叔叔的幫助下,到位於農業大學內的國防科工委建築工地找到了一份小工的差事,用現在的標準看就是童工,但家境所迫,無可奈何。
1977年底,父親落實政策回到家中,家中的生活也隨之逐漸好了起來,我也恢複了學籍,然而我的身體卻垮了下來,經常生病,因為這個原因以及我家與孫劍雲老師(孫氏太極拳第二代掌門人,孫祿堂之女)的世交淵源,使我與太極拳結下了不解之緣,一開始和孫老師學習形意拳,後來學孫氏太極,再後來自己又學習了陳式。三十多個寒來暑往,練習太極拳成了我不間斷的功課,個中當然有很多的故事,這裏就略去了。
我說了太極是我健康修養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裏的太極,不僅指太極拳,也指太極觀。從某種意義上講,太極對我的浸透,太極觀甚於太極拳,我的MSN簽名是“無處不太極”,我的新浪博客名稱是“謙和太極”,這都是太極觀層次的。對於太極拳來說,我並不主張作為一種通行的養生之道,雖然媒體對太極拳不斷謳歌鼓噪,我自己也深受其益,但我還是不去過多的推廣和渲染,我覺得太極拳還是有些奢華,就像家具收藏中的花梨木一樣;另外太極拳太宏觀,一招一式都很誘人,但純粹的一招一式並沒有什麽意義,練起來──尤其是要練到裨益於健康,還是很不容易的;還有一點,太極拳是分門派的,走錯門往往也會留下弊端。在現實生活中,有更多的方法比太極拳更簡便實用,在這本書中,累計有幾十種方法都是很簡便的,你可以根據你自己的情況選用。
仿生養生,如今也是一個比較時尚的提法,不過在我看來卻樸素之極。隻是我們現在城市叢林中,人們對動物認知太少。民間有句俗話叫作“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意思是說通過“看豬跑”這樣的現象也可以觸及“豬肉” 這個本質,這句俗語現在恐怕得顛倒過來說,隻能說“沒見過豬跑也吃過豬肉”,是的,現在的都市人群,見豬跑確實很稀罕。豬隻是借代,我想說的是,現在的人接觸動物很少。所以,老金把我原書名《仿生養生金典》改成《學習動物好榜樣》,我非常認同,這正是我想給大家傳達的理念。我們不能不承認,動物比人健康,這可能是一種“天擇”,動物界沒有醫生,沒有醫院,更沒有養生館,這難道不能讓我們反思麽?
本文中呈現的我習太極拳的一些招式,如果大家從中管窺太極拳之美,就可能開啟你一扇養生健身之門。鬆、散、空、通雖然是太極拳練習的要點和追求的目標,但從某種意義上講反應的則是生命哲學和生命科學
by 孔令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