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無修無不修 悟而無悟無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學為主 博文多數摘自網絡 【明子心路】欄目例外
個人資料
正文

地兒: 意靜不隨流水轉

(2010-03-25 13:41:28) 下一個

    《瑜伽師地論》說,有情的煩惱來源於遍計所執。遍計所執來源於哪裏?“名言熏習,勢力起故”。名言指思想觀念所形成的名詞、概念和觀點,熏習指名詞、概念和觀點對個人的灌輸和體認,形成了習慣性思維,這種習慣性思維又被每個人拿來作為尺子,作為“勢”和“力”,量天量地。無處不在的執著、貪婪、嗔恨、癡迷,皆由此而生,而人們大多為這些所困,煩惱一生。真是“笑破肚皮人不識,袋裝塵世幾人知”啊。

    到峨眉山遊覽時,見洪椿坪寺前有副對聯——意靜不隨流水轉,心閑還笑白雲飛。立在清風輕拂、白雲繞身的山巔,一瞬間,煩惱都盡了。真正解脫的人脫離了名相和分別心的舒展、自如,大概如此吧。

    但真正解脫又談何容易。人從出生時起,就有了“我”的觀念,緊緊地抓住了“我”,一切從“我”出發。

    女兒出生後,大方可愛,到了2歲多時,卻不肯把玩具跟其他小朋友分享了。搞兒童教育的朋友告訴我:“小孩子有個階段就是這樣,特別自私,那是‘我’的意識萌動了,”按佛教心理學的觀點,是第六童識開始起作用後,“我執”受後天的熏陶強化了。

    修行者應從此著手練習定力,從管住起心動念、不起計較分別開始,熏修、淨化第六意識,進而轉變第七識和第八識,轉煩惱為菩提,成為無執、隨緣、快樂、脫離輪回束縛的人。

    清朝彭際清所撰述的《善女人傳》記載,明末工部主事葉紹袁之女葉小鸞皈依天台宗大和尚,大和尚為她審戒的故事。

    師因為審戒,問:“曾犯殺否?”

    答:“曾犯。曾呼小玉除花虱,也遣輕紈壞蝶衣。”

    問:“曾犯盜否?”

    答:“曾犯。不知新綠誰家樹,怪底清簫何處聲。”

    問:“曾犯淫否?”

    答:“曾犯。晚鏡偷窺眉曲曲,春裙親繡鳥雙雙。”

    問:“曾犯妄言否?”

    答:“曾犯。自謂前生歡喜地,詭雲今坐辯才天。”

    問:“曾犯惡口否?”

    答:“曾犯。生怕簾開譏燕子,為憐花謝罵東風。”

    問:“曾犯貪否?”

    答:“曾犯。經營緗帙成千軸,辛苦鶯花滿一庭。”

    問:“曾犯嗔否?”

    答:“曾犯。怪他道蘊敲枯硯,薄彼崔徽撲玉釵。”

    葉小鸞在遇到高僧前,修養已很高了。葉母沈宜修在《季女瓊章傳》裏說:“(瓊章)四歲,能誦《離騷》。性高曠,厭繁華,愛煙霞,通禪理。……為父所鍾愛。然於姊妹中,略無恃愛之色。或有所與,必與兩姊共之。衣服不喜新,即今年春夏來,餘製羅衫裙幾件,為更其舊者,競不見著。至死時檢之,猶未開折也,其性儉如此。因結縭將近,家貧無所措辦,父為百計營貸。兒意甚不樂,謂荊釵裙布,貧士之常,父何自苦為。然又非纖嗇,視金錢若浼,淡然無求,而濟楚清雅,所最喜矣。”

    在我們看來,這樣性情高沽、曠達、潔身自好的未婚姑娘,該與偷、樂、淫、妄無涉吧。不少人讀到這則傳,都稱讚是一個奇女子。但葉小就奇在起心動念處,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指使丫鬟除過花虱,摘過路旁的樹葉,時鏡偷窺過自己的峨眉,在裙子上繡過鴛鴦,抱怨過春風和燕子,在枉院裏種滿喜愛的花朵,對人揣測過自己前生如何了不起,談過古代女詩人的不足。在這些尋常的事物中,她找到了自己的貪念、殺念、淫念、妄語、嗔恨。這些意念的種子一旦遇到適當的饑緣,誰能保證不會演變成罪障呢?

    佛陀在《吉祥經》中告誡渴求得到吉祥幸福的人:

    勿近愚癡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居住適宜處,往昔有德行,置身於正道,是為最吉祥。多聞工藝精,嚴持諸禁戒,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奉算父母親,愛護妻與子,從業耍無害,是為最吉祥。布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行為無瑕疵,是為最吉祥。邪行須禁止,克己不飲酒,羹德堅不移,是為量吉祥。恭敬與謙讓,知足並感恩,及時聞教法,是為最吉祥。忍耐與順從,得見眾沙門,適時論信仰,是為最吉祥。自製淨生活,領悟八正道,實證涅槃法,是為量吉祥。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汙染,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依此行持者,無往而不勝,一切處得福,是為最吉祥。

    孔子也告誡弟子同樣的道理:“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具香,則與之化矣: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這就是佛教所說的“熏修”。

    佛教中的菩薩和光同塵,但內心卻很謹慎。守的是心戒。菩薩戒相即有十重戒、四十八輕喊,處處護心,為的是熏修出一顆慈祥柔軟的心。同樣地,寫文章若為了成名,或談論時若自讚毀,就已經犯下貪嗔戒了。

    依靠細致的熏修,葉小鸞成就了自己,證得羅漢果,生死自在。史載她“臨終略無惛迷之色,星眸炯炯,念佛之聲,明朗清徹,須臾而逝。即使不信佛道,隻要能時時精細地反省、管理自我,不惱眾生,不怨環境,達到“意靜不隨流水轉”,就可盡享“石徑春風長綠苔”的閑淡,總比一年三百六十日不在愁中即惱中要自在得多吧。


摘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