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無修無不修 悟而無悟無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學為主 博文多數摘自網絡 【明子心路】欄目例外
個人資料
正文

誠——實現天下達道的內功 by 王嶽川

(2010-03-11 13:51:52) 下一個
    作為中國思想史範疇的“誠”,在曆代思想家闡釋中大抵有三層含義:其一,誠實、真誠、忠誠。《周易》:“閑邪存其誠。”孔穎達疏:“言防閑邪惡,當自存其誠實也。”《禮記》:“今之教者,呻其占畢,多其訊,言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孔穎達疏:“誠,忠誠。”《後漢書·光武帝紀上》:“純言甚誠切,光武深感,曰:‘吾將思之。’”其二,表示真實、真情的意味。《韓非子》:“皆自謂真堯舜,堯舜不複生,將誰使定儒、墨之誠乎?”《呂氏春秋》:“伯樂學相馬,所見無非馬者,誠乎馬也。”《史記·孟嚐君列傳》:“今齊王以毀廢之,其心怨,必背齊;背齊入秦,則齊國之情,人事之誠,盡委之秦,齊地可得也,豈直為雄也!”其三,心誌專一,使之真誠。漢賈誼:“誌操精果謂之誠,反之為殆。”《中庸》:“誠之者,人之道也。”可以說,“誠”成為了中國儒家仁學思想中核心範疇,是君子必得完成的本體修為。

 

《中庸》第十八、十九兩章,孔子藉周朝曆史闡述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上承先祖之德,確立用禮來治理天下。他們的行為與中庸之道相契合,因此被後世尊為聖人。然後提出了“智”、“仁”、“勇”的概念,認為這是實現天下達道的途徑。《中庸》第二十章是魯哀公向孔子問政。哀公問怎樣才能搞好政治治理好國家,孔子道出了“九經”的基本思想構架。

(一)治國九經的政治思想

“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
第一,要修養品德。
第二,要尊敬聰明賢能的人。
第三,要親愛自己的親人。
第四,要敬重大臣。
其五,要體諒群臣。
第六,要像愛護子女那樣愛護老百姓。
第七,要招來各類工匠和天下的英才。
第八,要優待遠方的異族。
第九,要安撫四方的各個諸侯。
“修身則道立,尊賢則不惑。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體群臣則士之報禮重。子庶民則百姓勸,來百工則財用足,柔遠人則四方歸之,懷諸侯則天下畏之。”修養自身,就可以確立良好的品德。尊敬賢者,就能夠崇尚知識而不再受謬誤的欺騙和迷惑。仁愛親人,就能夠對父母、叔伯、兄弟加以關愛而不生怨恨。敬重大臣,則辦事有理有序而不驚慌失措。體諒群臣,士臣會加倍地回報你的恩德。像愛護子女一樣愛護庶民,百姓就會感恩戴德,就會勤勉努力,成為勤勞勇敢的人。招來各類工匠,財富、國庫就會充實。優待遠方的異族,則四麵八方的人就會來歸順。安撫諸侯,整個天下就會敬畏國君。

“齊明盛服,非禮不動,所以修身也。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所以勸賢也。尊其位,重其祿,同其好惡,所以勸親親也。官盛任使,所以勸大臣也。”齋戒沐浴,就可以使人身心潔淨,這才是修身的方法。拋棄那些害己的美色和蠱惑人心的讒言,輕視身外的財富而看重內在的品德,這是儒家勸勉賢者的方法。尊敬親族的職位地位,增加他們的俸祿,用同樣的好惡標準公布於天下,天下就會服膺,這是勸勉親族的方法。為大臣多次設置屬官,使官員因賢而被任用,各得其所,這是勸勉大臣的方法。“忠信重祿,所以勸士也。時使薄斂,所以勸百姓也。日省月試,既稟稱事,所以勸百工也。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人也。”忠誠誠實,而且給足了俸祿,讓知識分子能夠產生新的思想,這是勸勉士人、對待知識分子的態度。在農忙時,不要再讓老百姓去做別的事了,要減輕賦稅,這樣老百姓就會歡欣鼓舞,擁戴這個國家。對各類工匠,每天考察每月考核,要付給與他們的業績相符的薪水糧米,這樣,各類工匠就會盡情地去發揚他的專業所長,從而成為一個忠誠團結且智慧相加的團體。第八是盛情接待,熱情相送,嘉獎有善心的人,同情可憐那些能力稍差的人,這是優待遠方的人的方法。遠人,主要就是當時的少數民族,在今天,少數民族和漢族是一個大家庭,就像兄弟一樣。 “繼絕世,舉廢國,治亂持危,朝聘以時,厚往而薄來,所以懷諸侯也。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所以行之者,一也。”有斷代的諸侯,沒有後代繼承他的事業,就取旁支的人續其宗嗣。有些諸侯國沒有後代繼承他的事業,要取旁支的人繼續他的宗嗣,就是讓它不要斷代斷根而延續下去。對廢亡的國家,要幫助他們整理混亂扶持危難,定期接受諸侯的朝見和聘問,少收進貢,而豐厚地賞賜,這就是安撫諸侯的方法。

以上這九條常規,實行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是,關鍵在於一個字——“誠”。“誠”是中庸思想的關鍵。不管是五大綱、三方法,還是九條常規,關鍵就在於“誠”,把握了“誠”,所有需要做到的常規、綱領與方法都能夠正確實施具體落實。

(二)政治的預見性與行使的合法性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所謂“豫”就是要有準備,如果事情沒有準備,失敗是必然的,隻要有了充分的準備就不會失敗。這裏具體依序列了四個方麵:言、事、行、道。“言前定則不跲”,就是說在講話之前打一個腹稿,說話就不會囉裏囉唆顛三倒四,更不會語義不通思路不明。“事前定則不困”,做事情之前有了充分的準備和思考,把各種因素都考慮好,就不會陷入困境。“行前定則不疚”,行動之前把所有的因素考慮在內,就不會後悔。“道前定則不窮”,當你要行大道做大事時,必須思前想後考慮周詳,才不會走向困境而是走向通途。

“在下位,不獲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順乎親,不信乎朋友矣;順乎親有道,反諸身不誠,不順乎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乎身矣。”處在下位的人如果沒有得到上麵的信任,是不可治理民眾的,意思是說處在下位的人隻有得到了上級的信任才可以大治。以此類推,要得到上麵的信任有一條法則,首先要得到親朋好友的愛,要得到親朋好友的信任,這樣才可能去治理百姓。要得到親朋好友的信任,其關鍵就是要孝敬父母,因為一個不孝敬父母的人,怎麽可能並有能力得到親朋好友的信任呢?孝敬父母的關鍵是自身要誠,假心假意把父母親當成工具來利用,怎麽可能得到父母親的信任呢?怎麽會得到他們無私的愛呢?要得到自身之誠,首先要發揚自己善的德行。從最小的開始推陳,要得到自身最善的德行,就必須反身自誠,說到底就是一個“誠”字。不妨反推之:先要自身誠,才能夠去行善;隻有去行善,才可能自身而誠,並且得到父母親的愛;得到了父母親的愛,才可能得到親朋好友的愛;得到親朋好友的愛,才可能去治理天下,並且得到上級的認可,得到上級的信賴。《中庸》在這裏把上位、下位、親朋、父母、自身善德和誠心連到了一起,使得修為功夫具有了可行性可操作性。

(三)知行合一的為道功夫

“誠明”表明君子對至誠之心和完美德性的追求。鄭玄認為:“由至誠而有明德,是聖人之性者也。”唐李翱認為:“不知者謂夫子之徒不足以窮性命之道,信之者皆是也。有問於我,我以吾之所知而傳焉,遂書於書,以開誠明之源。”宋邵雍認為:“孔子生知非假習,孟軻先覺亦須修;誠明本屬吾家事,自是今人好外求。”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中庸》全書關鍵可以用一個“誠”字來概括。“誠”是自然的大道,實踐“誠”,是人類仁愛的大道。誠實的人不用勉勉強強違心地去施行中庸,而是發自肺腑地不由思索地去實行,這樣“從容中道”的人就是聖人和君子。實踐誠實的人選擇了善,而且持之以恒,矢誌不渝地執行下去,這就是真正的仁的境界。

其具體方法是: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博學之”是廣博地學習,“審問之”是深刻地思考,“慎思之”是謹慎地追問,“明辨之”是對事物的功過得失進退明晰地了解。學、問、明、辨都是知識論,都是求知。如果僅僅是這四條,也可以做一個知識分子。但還有最關鍵的第五條——“篤行之”。篤,堅定不移地、踏踏實實地;行,就是實踐。“篤行之”就是把所廣博學來的、審問的、慎思的、明辨的真知灼見,都放到天下的實踐中去。這樣,在知行合一中,人才可以把自己所知放之天下,才可以使自己獨善的東西兼善天下。

“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如果還沒有學就趕緊去學;如果學了還沒有深刻掌握,就不要放下而要堅持下去;如果已經開始問但還沒有問到深刻透悟的程度,就要堅持不斷地追問;如果還沒有思就趕緊去思,如果思考得還不深刻就不能夠罷休;如果還沒有學會辨沒有達到明辨的程度,就不要放棄,要持之以恒地分析,一直到弄清楚為止;如果還沒有去行,就趕快去行,沒有達到持之以恒、精神不斷地往前推進的程度,那麽在修為的道路上就永遠不要停下來,一定要達到篤行的程度。這裏,《中庸》用精警的語言,有序地強調了學、問、明、辯、行五者不能淺嚐輒止,不能剛剛觸及就以為大功告成,而要不斷地推進,達到至善之目的,這才是君子、聖人真正應達到的境界。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別人用一倍的努力就做到,自己要用十倍的努力。人家通過了十倍的努力,自己要千倍地勤奮。也就是說,“工夫不負有心人”,所有的學習和行動,所謂的知行合一,是靠堅毅不拔的毅力往前推進的。如果能達到這樣的境界,你盡管不是很聰明,但你肯定會走向聰明。盡管柔弱,不是很強,但持之以恒終有一天會變得強大。

在我看來,《中庸》第二十章是全書的樞紐,此前各章主要是從各方麵論述中庸之道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而本章則從魯哀公詢問政事引入,借孔子的回答,提出了政事與人的修養的密切關係,從而推導出天下人共有的五項倫常關係、三種德行、九條治理天下的原則,最後落實到“誠”的關鍵問題上,以後各章就圍繞“誠”的問題而不斷展開。

(四)至誠之道的天地境界

“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自誠明”,誠是內在的,明是天下的事理。由內在的誠實達到外在的明白事理,了解社會發展的規律,由內向外叫做合乎自然的本性。“自明誠,謂之教”。反過來,先達到天下萬事萬物的理或認識萬事萬物的規律,而後使自己更加誠實,從而走向至誠的境界,這就是教。通過對外在的認識而提升自己誠實的品德,這是由教育完成的。因此,誠和明不分彼此,“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內和外,外和內,其實是合二為一的。要通過內在的善良和誠實才能去體察萬物的規律,認識萬物的規律才可以提升誠實,因為萬物是生生不息的道——天道,認識了它可以提升人道。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讚天地之化育;可以讚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至誠”不是一般的誠,而是達到了最高境界的誠。唯獨這天下最誠實的性,才可以盡到人的天賦本性。能盡其天性,才能盡到人之性。能盡人之本性,才可以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本性,才可以讚天地之化育,就是可以促進萬物發展,而不是去違背或對抗自然規律。這是用人的善心和誠意去促進天地之化育,生生不息的一種道。如果能使人道與天道相通,身與心相印,就可“與天地參矣”,人就可以與上天和大地相等為三,達到天、地、人鼎足並列的境界。反過來,如果虛偽、驕奢淫逸、不知天高地厚,違背自然規律去行事,他的惡行、暴行和反規律之行做得越多,他的罪惡就越多。所以隻有順其天、順其地、順其萬事萬物規律,掌握了萬事萬物規律的人,才是一個真正的懂得真理的人。

《中庸》第二十一章闡釋誠與明的關係,認為無論是天性還是後天人為的教育,隻要做到了真誠,二者也就合一了。隻有首先對自己真誠,然後才能對全人類真誠。真誠可以使自己立於與天地並列為三的不朽地位,可見真誠的功用之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