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無修無不修 悟而無悟無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學為主 博文多數摘自網絡 【明子心路】欄目例外
個人資料
正文

克裏希那穆提:什麽都不是的人才是快樂的 4

(2010-01-07 14:03:32) 下一個
        風從南方吹來,黑雲密布,接著下起雨來,萬物都在迎接雨水的潤澤,使自己得到更新。

        這裏有位農夫,他有一隻美麗、活潑而好動的兔子。農夫的女人抱著兔子來到他的麵前,另外一個女人說:“我不敢看。”不久這個農夫就開始宰殺那隻兔子。幾分鍾後,眼中閃耀著光芒、仍然活著的兔子,被在場的幾個女人剝了皮。這裏的人如同其他地方的人一樣,時常宰殺動物,宗教並沒有禁止他們殺生。多少世紀以來,南印度的婆羅門總是告訴小孩不可以殺生,殺生是一件殘酷的事。許多兒童長大之後被迫在一夜之間改變他們的修養,他們開始吃肉,他們變成軍隊裏的士官,他們殺人同時也被殺。一夜之間他們的價值觀就改變了。延續多少世紀的某種特殊的文化,就這樣被推翻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種新的文化。

        人們是如此渴望安全感,這種渴望控製著人心;它願意適應任何一種模式,來得到這種安全感。但是安全感這件事根本不存在;一個人若是了解了這一點,截然不同的事就會發生;它會創造自己的人生。這樣的人生是無法思議或模仿的;我們能做的隻有一件事,那就是了解並且覺察想要得到安全感的各種手段。然後才能得到解脫。

      大地是如此美妙,你愈是注意它,它就變得愈美。它有各種不同的綠色、黃色和其他的色彩。當你獨處時,你會發現這個地球有多麽神奇,不隻昆蟲、鳥兒、花草、樹木、岩石和色彩的變化令人驚奇,同時思想的本身也是如此。我們從不與任何東西獨處,包括我們自己和大地。和自己的欲望獨處是輕而易舉的事,你既不用意誌力去抗拒它,也不逃避它,不縱容它,不責難它,也不替它辯護,隻是和它獨處,這樣就能帶來和意誌力無關的境界。因為製造衝突和抗拒的就是意誌力。和欲望獨處,就能轉化欲望。以輕鬆的心情和自己的欲望遊戲,看看會發生什麽事。

        我們所謂的教育到底是什麽?我們讀書,寫字,學會謀生的技能,接著就被放逐到社會上。從小,大人就支配著我們的行動和思想。社會和環境的影響,造成了我們內心根深蒂固的捆綁。

       我們能不能既教育人類外在的知識,同時又讓內心保持自由?我們能不能幫助人類得到內心的自由,永遠的自由?隻有處在自由中,他才能活得快樂並且具有創意,否則人生就變成一件折磨人的事,其中充滿著內在和外在的爭戰。要想得到內心的自由,需要驚人的智慧和專注,但是很少有人認識到它的重要。我們關心的總是外在的事物,而不是創造力。要想改變這個現象,至少得有一些人了解這件事的必要,並且真的帶來內心的解放與自由。這確實是一個奇怪的世界。
  
       重要的是我們必須造成無意識的突變。任何出自意誌力的行動,都無法觸及我們的無意識。因為意誌力無法觸及無意識的追求、渴望、衝動等,所以思考的心必須安靜下來,而不要想以任何模式的方法來強迫無意識。無意識有自己的活動模式,它總是在自己的框框中運作。任何一種外在的行動都無法打破這個框框,而意誌力就是一種外在的行動。一旦認清這一點,思考的心就會安歇下來。沒有了抗拒之心,你會發現那所謂的無意識,便開始解脫自己的局限。有了這種突變,人類才能完整地存在。

        尊重自己是非常稀有的品格。一般總認為顯赫的地位能帶給人尊嚴,然而那就像披上外衣一般。外衣、服裝、地位和頭銜能帶給人尊嚴,但是一旦把這些東西拿走,人們很少能因為什麽也不是而得到內心的解放與自由。很少有人能從這種自由中得到尊嚴,人人都渴望成為重要人物。做一名重要人物能帶給他眾人所尊敬的社會地位。我們總是把人分類成聰明的、富有的、聖人、物理學家等。如果一個人不屬於社會認可的類別,他就是一個奇怪的人。尊嚴是無法假裝、無法培養的。如果自己覺得很有尊嚴,其實就是瑣碎渺小。做個什麽都不是的人,就是從這個概念中解脫。不刻意處在任何狀態,便是真正的尊嚴。這樣的尊嚴是不會被奪走的,它永遠都健在。

        允許生命自由地流動而不留下任何殘渣,即為真正的覺察。人的心智如同一個篩子,它總是保存某些東西而漏掉其他的東西。它所保存的東西就是自己的欲望。欲望不論多麽深切、博大與神聖,其實都是瑣碎渺小的,因為欲望還是心智的產物。不保留,不抑製,不選擇,讓生命自由地流動,這就是徹底的覺察。我們永遠都在選擇或執著。我們選擇那些重要的事,然後不斷地執著於它們,這便是我們所謂的經驗。我們把多重的經驗稱為豐富的人生,然而真正豐富的人生是從累積的經驗中解脫。貯存任何經驗,都會阻礙我們進入未知。已知的東西都不是寶貝,然而我們的心卻執著於它們,因此破壞或褻瀆了未知。

        人生真是一件奇怪的事。什麽都不是的人,才是快樂的。
        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是情緒的動物,很少有人能逃脫得了。有些人是因為身體情況造成的,另外有些人則是因為心智的情況造成的。我們喜歡那種起起伏伏的狀態,我們認為情緒的波動就是存在的一部分。我們總是從一種情緒轉換到另一種情緒,很少有人不陷入這種活動,不掙紮著想要變成什麽。內心的穩定是不能透過意誌力加以培養的,它也不是因專注而產生的。隻有當意誌力完全停止時,它才會出現。

        錢確實會腐化一個人。富有的人都有一種傲慢,隻有極少數例外。在任何一個國家裏,富有的人經常給人一種感覺——即使上帝都可以用錢買通。有錢人不隻擁有財富,還有能力做很多事。這種能力使人有一種奇怪的自由感,使人覺得自己是不同的,是淩駕別人之上的。這一切都帶給他一種優越感。他袖手旁觀別人的困窘不安,他忘了自己的無知和心中的黑暗。金錢和能力很容易使人逃避這種黑暗。逃避其實就是某種形式的抗拒,它會助長各種問題。人生真是一件奇怪的事,什麽都不是的人才是快樂的。

        以輕鬆的態度麵對事物,但是要保持內心的圓滿和機警。每分每秒都要充分覺察內在和外在的事,也就是對每一樣事都保持敏感。隻對美敏感而抗拒醜陋的事物,這種態度會帶來內心的衝突。如果你觀察過自己,你會發現心智總是在批判——這是好的,那是壞的,這是黑的,那是白的——它總是在批判、比較、衡量和算計。我們的心永遠不停地產生波動。它能不能隻是觀察而不產生批判和算計,隻是覺知而不定名?看看自己的心能不能做到這點。
 
         不要勉強自己,以遊戲的心情來觀察自己的心智。大部分想過簡樸生活的人,總是著重外在的事物,他們拋棄物質享受、出家,等等;但是他們的內心仍然十分複雜。如果內心能保持單純,內外自然一致。保持內心的單純,就是不再渴望更多,但這不意味著我們對本來麵目已經感到滿意。不再渴求更多,就是不再想要任何進展或達到任何狀態。單純就是讓你的心從所有的結果中解脫,讓心中的衝突空掉,這才是真正的單純
 
       人心不斷在美醜之間交戰,他執著於其中的一麵而推開另一麵。這種衝突使得心智麻木和排外。企圖在美醜之間找到未加定義的立場,也還是落入二元。思想無法從二元對立之中解脫。思想的本身製造了美醜和善惡,它無法從自己的活動中解脫,它隻能靜止下來不再揀擇。揀擇就是衝突,於是心智又再度陷入自己的困境中。心一旦安靜下來,便超越了二元對立。
 
       世界上有這麽多事令人不滿,人類試盡各種方法想要壓抑它,限製它,但是不滿永遠存在。人們總認為不滿是錯的,可是卻無法消除它;其實你必須了解它。要想了解它,你就不能加以譴責。你要真的深入觀察,而又並不想改變它。你要覺察不滿在一天中如何運作,試著去麵對它。

       心智一旦能獨立自主,它就解脫了。以遊戲的心情試著讓你的心安靜下來,不要把這件事弄得太嚴肅,也不要太過於努力,你隻需要覺察,讓心念安靜下來。

        人隻要追求滿足,一定會有挫折。追求滿足是一種持續不斷的欲望。我們渴望這種快樂能持續不斷。這種快樂一旦停止,挫折與痛苦便產生了,於是我們的心又朝著不同的方向追尋,接著它又會遭遇挫折。這種挫折是一種自我的活動,也就是孤立、分裂和孤獨。接著我們的心又想借著另一種形式來逃避這種狀態。努力想得到滿足,必定導致二元對立的衝突。心智一旦看到追求滿足的真相,看到其中永遠充滿著挫折,它就不再逃避孤獨了。如果心智能毫不逃避地處在孤獨的狀態,它就能從其中解脫。想要得到滿足,一定會產生分裂;挫折即是分裂。

        不要讓心中產生任何衝突,即使是短暫的。這些心理上的反應會影響身體,造成不良的後果。讓內心保持堅強、穩定和了了分明。不要隻試著想讓自己圓滿,而是要活在圓滿中。不要依賴任何人、事、經驗或回憶。回憶不論多麽愉快,都會阻礙當下的圓滿。保持完整的覺察,即使隻能維持一分鍾。

         睡眠非常重要,睡眠時我們似乎能接觸到未知的底層。那是清醒時的心無法接觸和經驗的。我們也許無法記得超越意識或無意識的不可思議經驗,但是它仍然影響我們的整個意識。也許我說得不夠清楚,你讀一讀,玩味一下就行了。我覺得有些事是永遠無法說清楚的,沒有適當的字眼可以形容它們。無論如何,它們是存在的。

        對你而言,下麵這件事特別重要,那就是要保持身體的健康。你必須輕鬆自然地放下所有愉悅的記憶和意象,讓你的心保持自在,它才能自由無染。請務必記得這句話。每一個經驗、每一個思想升起時,都要加以止息,我們的心才不會替未來紮根。這是最重要的事,因為這才是真正的解脫。如此一來我們就不會有依賴。依賴會帶來痛苦,影響我們的身體,助長內心的抗拒力。如你所說,抗拒會製造煩惱,使我們想得到成就,想變得完美。追尋之中一定有奮力的成分,而奮力一定會造成挫折感——我想要某樣東西,或者我想變成某某人物。努力想達成目標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在渴望更多。我們渴望的東西永遠不在眼前,因此我們永遠有一種挫折感,於是痛苦就產生了。接著我們又轉向另一種形式的滿足,其後果又是不可避免的。

         奮力暗示著這麽多東西,我們為什麽還要追尋?人心為什麽不停地追尋,令它追尋的又是什麽?你知不知道,有沒有覺察自己在追尋?如果你有追尋的目標,是不是每個階段都不一樣?你有沒有認清追尋背後的含義,它的挫折和痛苦?人心在追尋令自己滿意的東西時,其過程充滿著享樂和恐懼,還有想要變成什麽的心態,於是就停滯了。假設你察覺自己正在追尋,你的心有沒有可能不再追尋?如果你的心不再追尋,它會立即產生什麽樣的反應?

         自己去發現把玩一下,不要勉強,不要強迫自己的心產生任何特殊的經驗,否則它一定會替自己製造幻覺。
 
         我最近去見過一位垂死的人。我們對死亡是如此恐懼。我們恐懼的其實是生活;我們不知道如何生活,我們隻知道痛苦,而死就是最終的痛苦。我們把人生劃分為活的和死的,如此一來死亡就成了不可避免的苦事,因為其中有分離、孤獨和獨立。生與死其實是一個活動,它們不是分開的兩種狀態。生活就是死亡,每天都要大死一番,然後又再生。這不是一個理論,而是要真的去體驗它。意誌力不斷想讓自己健在,它徹底破壞了單純的存活。這裏所謂的存活和追求滿足、顛倒夢想及理性的結論是截然不同的。在這樣的存活狀態中並沒有自我感。通過藥物、興趣、專注、徹底的認同都能帶來令人滿意的狀態,但是這其中仍然有自我感。真正的存活是意誌力的停止,把玩一下這些想法,快樂地實驗看看。

         這是一個無雲的清晨,時間還很早,天空是那麽純潔、柔和、蔚藍。所有的雲朵似乎都不見了,也許等一下又會出現。寒流和風雨過後,春天突然來臨。雖然寒風凜冽,春天的腳步仍然緩緩行進著。每一個葉片和花蕊不久將歡欣鼓舞。這個地球真是可愛,岩石、小溪、花草、樹木,它生出這麽多美好的東西。隻有人類是可悲的,他毀滅了自己的族類,他剝削自己的鄰人,他施虐並破壞一切。他是最不快樂、最痛苦的,同時也是最有發明頭腦,能夠超越時空的征服者。不管他有多大能力,不管他建造了多少廟宇、教堂、清真寺,他仍然活在黑暗中。他的上帝就是他的恐懼,他的愛也就是他的恨。如果沒有這些戰爭,沒有這些恐懼,我們這個世界該多麽美好。但是假想是無用的。

         人類的不滿才是真相這不可避免的不滿其實是個稀世珍寶,然而我們卻害怕它,消耗它,並且利用它來得到某種結果。人類恐懼它,然而它是真的稀世珍寶。試著與它共處,日複一日地觀察它,而不加以幹涉。然後它就會燒盡所有的殘渣,剩下無價與無住的東西。把這些話深入地思考一下。

          富者擁有的過多,而貧者終其一生都在和饑餓奮鬥。一無所有的人反而更能體會生活的豐富和創意;什麽都不缺的人卻逐漸地耗弱、衰萎。有的人你送他一塊地,他會讓這塊地美麗而豐饒,另一個人卻忽略這塊地,任其荒蕪,如同他自己的死亡一般。我們在各方麵都擁有無限的潛能,我們能發現超越名相的東西,也能在地球上製造一個煉獄。但不知為何人類寧願助長仇恨和敵意。仇恨和敵意總是比愛來得容易多了。整個社會都紮根於無盡的需求,因此人類很容易便落入各種形式的貪得無厭。人類不斷使奮力合理化,並且視為一件神聖的事。

        無限豐富的人生是存在的,其中沒有奮力,沒有意誌力,也沒有選擇。但是我們整個文化都是奮力和意誌力的產物,因此這樣的人生幾乎是不可能的。對大部分活著的人而言,缺少了意誌力,就等於死亡,缺少了野心,人生就失去了意義。

        沒有意誌力、沒有選擇的人生是存在的。意誌力一旦止息,這樣的人生便出現了。希望你不介意這些話。如果你能不介意,那麽就讀一讀,懷著愉快的心情聽一聽。

        太陽企圖穿透雲層,也許它等一下就會出現。這裏的氣候有的日子像春天,次日又成了冬天。氣候象征著人類的情緒,它起起伏伏,有時晦暗,有時出現短暫的光明。你看人類真是奇怪,我們那麽渴望自由,我們做的每一件事卻都在捆綁自己。我們已經失去了所有創新的才能。我們仰仗別人來指導我們,幫助我們變得慷慨和安詳。我們仰仗上師、指導靈、救世主以及有禪定功夫的人。有的人譜出偉大的樂曲,有的人加以詮釋和演奏,而我們則坐著聆聽、享受,並且論長論短。我們觀賞演員演戲,看足球明星比賽;別的人寫詩我們閱讀,別的人畫畫我們張口凝視。我們的心中是那麽空洞,因此才需要別人來娛樂我們,激發我們的靈感,領導我們或拯救我們。現代文明愈來愈摧毀我們的創造力。因為我們的內心是那麽空虛,我們才仰仗別人來豐富我們的人生,於是我們的鄰人才乘機剝削,我們有時也占別人的便宜。

          你一旦開始覺察仰仗別人的各種含義,那種自由的本身就是創造的開始,那種自由的本身就是真正的革命。它和社會及經濟上的改革是不同的。後者隻是另一種形式的束縛。我們的心智喜歡替自己建造安全的城堡,我們想讓每一樣事都得到保障。關係、成就、希望和未來都要有保障。我們建造了這些內心的監獄,任何人幹擾到我們,都會令我們苦惱。很奇怪,我們的心總是不斷在追尋一個沒有衝突、沒有幹擾的地帶。我們的生活就是不斷地摧毀和重建,也就是進入各種不同形式的安全地帶。於是我們的心智逐漸變得遲鈍、衰萎。自由和解脫之中是沒有任何安全感的。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