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悟性天明 極樂滿乾坤 1
(2010-01-31 14:34:43)
下一個
醒 悟
一、常醒己過不怨人 二、無我利他救渡人
三、大慈大悲幫苦人 四、眾善奉行做好人
五、吃虧受屈是賢人 六、有冤不報是仙人
七、孝親養德是聖人 八、心淨自在佛是人
常醒己過就是修心。神秀大師說過:“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若塵埃。”身是菩提樹就是正身滅無明,何為正身,站如鬆、坐如鍾、臥如弓、行如風。心如明鏡台,心就像一麵鏡子,時時勤拂拭,要經常地擦拭,勿使惹塵埃,別讓它沾上灰塵。塵埃就是我們的缺點和錯誤。人非聖賢誰能無過,我們每做一件錯事,就多一層灰,長年累月灰塵積的很厚,就見不到性光,要想見到性光,常醒己過,把灰塵一層一層的擦去,才能明鏡高懸照古今,性光朗朗滿乾坤。千潭有水千譚月(一性圓照),萬裏無雲萬裏天(佛光普照)。見己不是萬善之門,見人不是諸惡之根。常常責備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諒解。眾人是我師,我是眾人師,時常師自己,自己是常師。反省反省反能醒。反省可以使你清醒。頓破無明生慧目,撥開雲霧見晴天。
怨人是苦海,越怨人心裏越難過,以致不是生病,就是招禍,不是苦海是什麽。君子求己,小人求人。君子無德怨自修,小人有過怨他人,嘴裏不怨心裏怨,越怨心裏越難過,怨氣有毒,存在心裏。不但難受還會生病,等於是自己服毒藥。善人不怨人,怨人是惡人。賢人不生氣,生氣是愚人。富人不沾便宜,沾便宜是貧人。貴人不發脾氣,發脾氣是賤人。要想不怨人,就找別人的好處,認自己的不是,找別人的好處是“聚靈”,看人的毛病是“收髒”。找人的好處能接萬緣,是破因果的根,能在惡人身上找著好處,怨恨自解因果自消。認不是能長智慧,人和天地是一體,天下的事都是自己份內的事,我們哪能沒有不是。不是到處都有,低頭也是,抬頭也是,睜眼也是,閉眼也是。什麽是不是?不是就是我錯,不管什麽事,都是我錯。古人爭罪,今人爭理。爭罪是福,爭理是禍。不爭不貪,天下結緣。爭貪天下結怨。應明白人以天性為主,以道心為用。人若把天理丟了,道理迷了,情理虧了,才不知道認不是。要能把不是認了,自然神清氣爽,心平氣和。找好處開了天堂路,認不是閉上地獄門。
無我利他救渡人。無我即忘我,不為自己著想。利他,就是多做有益別人的事情。救渡人就是幫助別人解除痛苦。人要無我,萬緣放下,無所求。人到無求品自高。不妄求則心安,不妄做則身安。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人生下來一絲不掛,兩手空空,死後就剩一把灰,還是兩手空空。羅馬人凱撒大帝威震歐亞非三大陸,臨終告訴侍者說:請把我的雙手放在棺材外麵,讓世人看看偉大如我凱撒者,死後也是兩手空空。空隻是肉身,業力和福報是隨你而去。有求就苦,有的人求財,有的人求名。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命中應有盡皆有,命中無有總是空。沒有福報強求就會苦。為人要知道, “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含辛是妙方,名利皆是水中月,富貴總是瓦上霜”“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無所求必有所得,得到的是無苦,離苦得樂。
救渡人是舍,是犧牲,是積福報,是增功德。能使他人離苦得樂,是自己最大的快樂。改變自己是自救,影響別人是救人。你目前擁有的,都將隨著你的死亡而成為他人的。那為何不現在就布施給真正需要的人呢?皆大歡喜,團圓壽福。一個人歡喜不是皆大歡喜,大家歡喜才是團圓壽福。救渡人要讓他從心上明理,棄惡從善,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要從心上修。因心是從善之源,諸惡之根。不要嫉妒別人,仇視異己,就等於把生命交給別人。也不要誹謗別人,就像含血噴人,先汙染了自己的嘴巴。更不要恨別人,痛苦的卻是自己。人生至惡是好談人過,人生至愚是惡聞己過。平生不做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長者,取禍;不自滿者,受益;不自足者,博聞。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點,把自己的理性升華到最高點。就是聖人。
大慈大悲幫苦人。慈悲喜舍是修行人應有的四無量心。有了四無量心,才能教化眾生,令眾生離苦得樂。修道人若無四無量心,就與道相違背,就是修了八萬大劫,離佛道尚有十萬八千裏。何為四無量心?就慈、悲、喜、舍。無量就是沒有限量。慈悲喜舍沒有夠的時候,越多越好。應把它推而廣之,擴而充之,達到止於至善的境界。(1)慈能予樂。我們是否給了眾生快樂?若是沒有,那就沒有盡到慈心。應該朝向“無緣大慈”的目標邁進,不但同情人類的遭遇,而且也要同情動物的遭遇。如有不幸的事情發生,即時伸出援手,幫助他們脫離苦海。這是修行人應該做的事。不要存著隔岸觀火的心理來觀賞,那樣就失去修行人的救世精神,修行是慈悲為懷、方便為門的宗教。(2)悲能拔苦。我們能不能拔出眾生的痛苦?若是不能,那就是沒有盡至悲心。應當有“同體大悲”的思想。也就是人溺如己溺,人饑如己饑的精神,佛教以悲為宗旨,悲就是憐民的心。與儒家所說的“悲天憫人”不謀而合。由此可知天下聖人的思想,同出一轍,沒有離開惻隱之心。佛教主張慈悲,儒家提倡忠恕。心心相同,這是宗教的骨髓,否則,乃是異說外道。(3)喜是喜心。我們是不是歡喜修行,有沒有發憂愁起煩惱?或者鬧情緒?如果有的話,趕快糾正,不可任性發展,若有半點習氣存在,在七情六欲上用功夫,那就是錯誤觀念。要知道這種觀念錯不得。否則,後果不堪設想。自古仙佛無他法,廣生歡喜不生愁。(4)舍是舍心。舍得舍得舍能得,我們有沒有舍心?如果有,是大還是小?是一時還是永遠?舍什麽?就是發心給予眾生快樂,拔眾生的痛苦,扶人困危,會生起無限歡喜,但不可執。做完之後,統統把它忘掉,不可留記心頭。如果執著不忘,那不是菩薩的願行。要有施恩不求報的胸襟,才算真正的修行人。
幫苦人,眾生心迷,有無限的苦,救苦要從心救,能使他明白生老病死苦,是沒有休止的。人有情苦、痛苦、貧苦、忙碌苦、煩惱苦、悲痛苦、憂思苦等等。真是苦不堪言。怎樣離苦,隻有修心,才能離苦得樂。怎樣修,眾善奉行、諸惡莫做、常醒己過、無我利他、大慈大悲、吃虧受屈、有冤不報、孝親養德、心淨自在才成正果,不再受輪回之苦。
眾善奉行做好人。善人行善,從樂入樂,從明入明。惡人行惡,從苦入苦,從冥入冥。行善要有好心。“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心好命也好,寶貴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轉為禍兆;心好命不好,禍兆轉福報;心命具不好,遭殃且貧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人道。命實造於心,禍福為人招。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矯。修心亦聽命,天地自相保。做好事不求報,是真善,行善不如心善,心善才是真善。“惡是犁頭,善是泥,善人常被惡人欺,鐵打犁頭年年壞,未見田中換爛泥。”
做好人,不會做人怎成佛。做好人,就是不怒人、不恨人、不怨人、不惱人、不煩人。常醒己過,找別人的好處。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忠於朋友。仰無愧於天,俯無愧於地,作無愧於人,思無愧於心。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則天下無事;懷慈悲心,做慈悲事,則心中太平。要持戒養德。“無德不稱元,有德方化極”。有道無德道中之魔,有德無道一座空廟。修心不養德,早晚得招魔,養德不修身,枯木無處去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