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無修無不修 悟而無悟無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學為主 博文多數摘自網絡 【明子心路】欄目例外
個人資料
正文

韓金英: 小孩解道德經 第六章 成象

(2010-01-30 12:54:27) 下一個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為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此章是上一章用虛的繼續。人一落生後,先天的寶玉就掉入泥潭。這個泥潭的腐蝕性非常厲害,不是撈出來擦擦就能幹淨的,不經過車床的打磨,很難見到美玉的本色,怎麽辦,老子用通篇的道德經給出了下手的功夫,既用虛、用空、用無的玄關的開啟。

唱山歌,這邊唱來那邊和,空穀回音,好像山裏有個無形的山神一樣。山穴曰穀,言其虛;變動不拘曰神,言其靈。不死就是惺惺不昧,山有虛靈之神而得到永恒,一萬年前如此,一萬年後不變。人的存在,也是這個虛靈的作用,如果虛靈在人就在,虛靈離開,人就消失了。這個看不見的才是生命的真主人,四肢百骸,五髒六腑,沒有這個虛靈立刻就分解。人在用心、勞碌的時候,虛靈就被埋沒,虛靈的能量從眼耳鼻舌身意中散盡,這就是普通人的活法,這個得之則生,失之則死的虛靈之門,成為了普通人的死戶。而修身的聖人,他們善於保養虛靈,清心寡欲,讓虛靈顯示她的神采,向外的耗散盡量減少,向內的凝聚盡量增多,使虛靈的原始能量得到豐沛的保全,並且可以生生不息,那麽這個決定因素的虛靈在一般人的死戶,在聖人這裏就變成了生門。養生的真正含義就是養元神,因為元神決定著向生,肉體不過是元神的房子,養身那些人為的忙乎,更多地消耗無為元神的能量,不能長生,還會短命。

這個無聲無影,不可捉摸的虛靈,總是要有聲有色的事物中把握吧,不然怎樣操作?所以要想穀神長不死,須從玄牝立根基。玄,深也,遠也,天也,牝母性生殖器,坤也、靜也,地也。玄牝之門,就是天地之門、陰陽之門、動靜之門、玄妙之門,也是生死之門。它是陰陽往來之路,天地造化之鄉,人物發生之地。這個虛靈在人身上如何找到它呢?靜坐,垂簾內觀,混沌無知,大腦進入那個睡得很香甜的靜裏似的,但並沒有真睡著,死凡心也。忽然一覺而動,道心生,無中生出有來。不要死死守住丹田,在不內不外處,觀其升降往來,所為出玄入牝,你的虛靈在哪裏?出也不是,入也不是,在出入之間,動靜之間既是。借空洞之玄牝,養虛靈之穀神,不即不離,勿忘勿助,便是綿綿若存,用之不盡。

虛靈之神,在於空穀之聞,人身好比山,忘掉這個身體的存在,這個肉山才像空穀。因此,虛靈才能顯現。這個虛靈是陰,是織女,肉體上的精炁是陽是牛郎,陰一顯,自動就把陽吸引過來,陰陽一合,像黑夜中對火一樣,立刻擦出火花,產出白光,虛室生白,這就是那真一之炁,虛靈常靜,那真一之炁就常產出不斷,才是綿綿若存,使之不窮,用之不竭,才如山穀,常靜而存神,是謂“綿綿”。若心思用實了,就不是了,要似聞非聞。“勤”字,不是勤奮,而是“綿綿不絕”之意, “用之不勤”,是無窮無盡之妙,沒有一刻停息。

玄關妙竅,隻在一呼一吸之間。其吸而入也,則為陰、為靜、為無;其呼而出也,則為陽、為動、為有。即此一息之微亦有妙竅。人欲修成正覺,惟此一覺而動之時,有個實實在在、的的確確、無念慮、無渣滓一個本來人在。混混沌沌之中忽有一點靈光發現,此即我之元神也。若能識得元神,常為我身之主,自是所煉之丹,必成天然大丹。

這個空穀之神,我們這一靈虛神,有而形無,實而形虛,是個非常隱秘,非常微妙的東西。怎樣下手捕捉呢?隻有無欲觀其妙,有欲觀其竅下手。無中生妙有,有無一立,妙竅齊開,玄牝立焉。這個虛竅中一開一合、一上一下之動,是陰陽合一之真氣,神氣完全合一生出的先天一炁,人天貫通一體,才叫有無竅、生死門。如果死守一個竅,比如守丹田、守天目穴,那裏麵都沒有先天真一之炁,就是凡竅,而不是這個神秘的竅。因此,必須似守非守,虛則落玩空,實則拘泥於有形,都不是虛靈不昧之體。不虛不實,靜則無形,動則有象,動也不是,靜也不是,動靜之間,才是人的虛靈本來麵目。

調整呼吸,慢、勻、細、微,漸漸的胎息發動,那個感知無中生動的虛靈,好像就在動靜之間,也是綿綿若存。等先天一炁用胎息的辦法調動出來了,天母的大元氣,永遠用不完,叫用之不勤。

     穀神是虛靈之神,以為會玩虛的,能入靜就是會玩無,會玩老子說的道,那就錯了,那是做枯禪,孤陰不生,孤陽不長,那個最活潑的生機之始的能量,是陰陽合一的產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