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打坐時用腹式呼吸感覺很不習慣,30分鍾後還感覺呼吸有壓迫感。
■如是:觀呼吸的方法是訓練覺知力,不需要采用特別的腹式呼吸,保持自然的呼吸就可以了。自然呼吸的意思是,你平常怎樣呼吸,修習時就保持同樣的呼吸。
關於你提到的壓迫感的問題,如果急於修行成功,特別用力地觀照呼吸,或者想坐得時間長一些,或者急切地想安靜下來,等等,這些心理往往會使修習者感到一些壓迫感。這些帶來壓迫感的心理往往很微細,很隱蔽,不易覺察,但它的作用卻比較明顯,使修習者感到壓迫。
幾乎每位修習者都會遇到壓迫感的問題,克服它需要把握兩點:第一是放鬆身心,在觀呼吸時要盡可能地讓心情舒展,以輕鬆自然的態度麵對呼吸;第二要讓呼吸自己進行,不要幹預,你隻是觀察而已。
疑問:如是你好!“在修習觀呼吸的初期,最好以發展正念與正定為目的;不要涉入修慧的範疇——修行需要遵循次第的原則。”這句話我沒太明白。可以多說幾句嗎?
■如是:佛法由戒、定、慧三大部分組成,戒與定是智慧生起的基礎。泰國禪修大師阿薑放曾說:“如果沒有深厚的定力作基礎,內觀就隻是空洞的概念而已。”通過修習,能夠看透身心實相,內心生起這樣的智慧,需要“定”做它的基礎。
佛陀開示的八正道當中,定的範疇有三個具體內容:正精進、正念、正定。一般而言,生活在現階段的人,在修行的初期大多缺乏這三種素質;所以,希望自己能夠通過修行增長智慧,首先要修習“定”的功課,“定”是智慧生起的堅實基礎。
觀呼吸既可修定,也可修慧;在修行的前期,觀呼吸時要以發展覺知力為重點,以便培養正念正定等品質。如果八正道中“定”的三大品質不夠堅實,修行者根本無法意識到智慧從何生起,也在內心找不到修習的道路。所以,一位認真的修行者,在禪修的每個階段都需要發展與增強“定”的素質。建議在修行的安排上,要留出一定的時間修習定。當定修習到一定程度,然後再涉入修慧的範疇——這樣比較適合現階段的修行者,修習的效果也要好一些。
我們能夠看到,生活在當今世界的多數人,在練習佛法時容易急於求成,往往直接去修習“智慧”,從而忽略了戒、定的功夫。所以,我們需要特別說明,戒與定是修行的基礎,對修行的成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疑問:如是老師,您好!我開始觀呼吸有大半個月的時間,其間從地震開始中斷直到今天才恢複練習。在前段時間的練習中有如下的體會:
1、頭兩三天隻能坐5到10分鍾,怎麽也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覺得屋外平時不怎麽注意的鳥叫聲,人說話聲,還有汽車聲特別大,感覺自己在抗拒這些聲音,而且思緒也是東一下,西一下,內心有聲音在責怪自己亂想。後來好了一點,最長的時間可以坐半個小時。
2、才開始觀呼吸時的方法是一次呼氣和吸氣後,就在心理默念1,但是往往數到3就不知道想到哪去了,幾次下來覺得很挫敗,後來索性就不去數了,改成吸氣時在心理默念吸氣,呼氣時在心理默念呼氣,感覺這樣內心的抗拒要少一些,坐的時間也可以長一些,短暫的能清晰的聽到自己呼吸聲,有點象睡覺時在沒有睡著前可以很明析的感覺自己的呼吸一樣,在這個時候明顯的感覺到呼氣的時間比吸氣的時間長而且在二者之間有間隔。請教如是老師,我這樣練習的方法正確嗎?謝謝!
■如是:開始練習觀呼吸,主要是學習正確的方法,因此不要在意靜坐時間的長短。觀呼吸是培育覺知力,呼吸在觀照中隻是一個工具,修行者觀照它,其目的是為了培育覺知力。如果能理解這一點,修行者就不需要硬性地把心集中在呼吸上。在打坐時,輕鬆自然地麵對呼吸,如果屋外的鳥叫聲、人的說話聲以及汽車的噪聲進入耳中,就象麵對呼吸一樣,知道它們就可以了。
在修習中,我們的責任是以覺知跟隨各種身心的狀態,因此,任何現象生起,都要被允許。修行就是覺知所有的心理現象與身體現象,這裏的重點是保持覺知,而非保持在呼吸上。如果要求心隻能保持在呼吸上,從而排斥其他現象,那麽,這種修行往往會帶來挫折感。心是變化無常的,你不可能把它集中在一個目標上,除非你修習奢摩他,但奢摩他的那種特別的靜止狀態對於純觀型的修行者而言,是沒有多少用處的。
當你感覺到自己在抗拒外來的聲音,也能知道自己的思緒東一下,西一下,並且內心有聲音在責怪自己亂想,這一切你都能覺察到,這本身就是覺知力在起作用。這是心理現象,你要以平靜的心態去了知它們。
當然,練習觀呼吸,呼吸是主要的目標,修行者的覺知力要圍繞呼吸;但是,呼吸不是唯一目標。當其他現象進入心的覺知範圍,修行者要以平等心覺察它們,不要執著,然後讓心回到呼吸上。修習的原則是,以平常心對待呼吸,也對待所有你能夠覺知到的事物。
開始練習觀呼吸,不要在乎時間的長短,修行者要盡可能地保持對呼吸的觀照,以便訓練覺知力。對靜坐時間的要求本身是錯誤的修習方向,這裏要讓自己把全部精力放在覺知上,如果你能輕鬆自然地集中心力於一呼一吸,修行的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會自然加長,這不是有意識地加長修行時間,它是自然到來的。
舒適地坐著,把心輕輕地放在呼吸上,讓心盡可能地放鬆;輕鬆自然地感知呼吸,不要硬性強迫自己去觀照,讓心平衡地安住下來,心自然會去觀照呼吸。當然,這很不容易完全做到,所以需要安排時間進行訓練。清楚地覺知一呼一吸,如果有所謂幹擾,知道幹擾就可以了,然後再回到呼吸上。
在觀呼吸時不要在心理默念詞語,雖然這樣可能會減弱內心的抗拒,也容易平靜心理,但那樣修習,你的目的就傾向於減少抗拒心理,而不是培養對呼吸的覺知。
修行者隻要專注於吸入與呼出,不要幹預它,如此訓練,要不了多久,那些抗拒心理,期求長時間的靜坐等煩躁心理自然會減少。我們不必采用其他的方法減弱某些心理,或者趕走某些幹擾。
觀呼吸是發展覺知力,要有耐心,要有長遠心,不要急於期盼成果與階段性成果。如果你方法正確且能平穩地練習,就會感覺到自己的生活變得很有秩序,內心更有承受力,對無聊、失望、痛苦、恐懼與挫敗感都會有較強的承受能力,這就是修習觀呼吸的初步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