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無修無不修 悟而無悟無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學為主 博文多數摘自網絡 【明子心路】欄目例外
個人資料
正文

我是誰 2

(2009-10-28 17:20:52) 下一個
「這是我的街道,我是我的廟宇,這是我的人民,連天空、日月星辰,整個世界都是我的,唯有我正在瞻仰它,享有它。我不懂得世界的繁文褥節,也不懂階級界線,然而所有的界線,所有的財富,連同它的主人都屬於我的。我曾費盡心機去學世界中的齷齪技倆而迷失墮落了;現在我已舍棄一切所學,回複昔日的兒童心態,才可能進入天主的國。」

此述所蘊含的體會都很深啊!「這是我的街道,這是我的廟宇,這是我的人民,連天空、日月星辰,整個世界都是我的」是在溶入一體世界之後,跟整個世界、整個法界已經是一體了,透過一些語言跟大家詮述,才會說:這是我的天空…。因為跟上述這些現存在的一切已經是溶為一體了。如果是虛假的體證,會是用一個「我」,然後去說:這是我的什麽…、這是我的什麽…?你有「我」的那一種溶入,有「我」的那一種說「我的」,跟「無我」之後溶入了,是不一樣的。這裏所講的都是「無我」,然後溶入這整個法界之後,跟隨整個法界一起脈動。

「我曾費盡心機去學世界中齷齪的技倆而迷失墮落了」亦即在滾滾紅塵裏打滾之後,學了很多的我是、我能、我慢…,結果迷失墮落了很久,到後來才覺悟到:真的要找究竟解脫之道,所以現在怎樣呢?「現在我已舍棄一切所學,回複昔日的兒童心態」就是老子所講的返璞歸真,回到嬰兒(小孩)的天真無邪,讓我們的心靈回複到最純真、最純然的狀態,不受人文、宗教師、書籍經典的汙染,來到最原始的狀態。法界大自然的一切本來就是最原始的狀態!「現在我已舍棄一切所學」不受種種的汙染,回複昔日的兒童心態,真的就是返璞歸真,這樣才可能進入「天主的國」,就是溶入整個法界大自然,這時候淨土、天堂就出現了,你就身處在天堂、淨土極樂世界裏麵。

有人認為我是在批評淨土的思想,真的很冤枉!事實上我是在闡揚淨土的真精髓,是協助大家能夠很快的在這一生一世就可以處在極樂世界,而不是設定在來生。真正的淨土思想是「心淨佛土淨」。所以我們要真正體悟,而超越一般的語言名相,才能夠真正看到實相。

「這種『大我意識』,在基督教、佛教、道教、印度教、回教、猶太教中,都屢見不鮮。」(第14頁)不要以為隻有佛教才有解脫者,如果你又以為隻有佛教才有解脫者,很糟糕!你是落入宗派、宗教的框框裏,又落入「己是人非」的世界裏。隻要是真的在找尋生命解脫之路而來到終極意識的,能夠來到大安心、大自在,則所體證的內容都是一樣。

「各宗教又各自發展出一套詮釋或神學,通通稱為『長青哲學』」「長青哲學」就是指各宗教所要追求的大安心、大自在,以及不生不死的世界,隻是所使用的名詞不一樣而已。基督教說要找到「天堂」,佛教淨土宗說要到「極樂世界」,原始佛法講的就是來到「涅盤彼岸」。「涅盤彼岸」就是所有的憂悲苦惱止息,講更露骨、更白話一點就是:所有界線的消失,而來到法界,亦即沒有界線、沒有分別的世界裏麵。

所以,「涅盤彼岸」就是我們所有界線、內心對立、衝突、矛盾的消失,來到很詳和、很和諧的世界,這些統統稱為「長青哲學」,也就是不生不死之學,亦即成為宗教的精髓所在。如果我們錯誤的體會,就會去抓取一個「真常」,就會貪生怕死。佛陀講經說法四十五年,目的就是要我們真正能夠去解開這些實相,然後來到真正的大安心、大自在,真正溶入不生不死的世界。

根據各宗教的教誨,不難找出所有宗教的超然一體性,以及殊途同歸的終極真理。因此當我在講述【阿含經】或是【老子道德經】的時候,課程裏麵所提及的真理實相,是超越一切宗派、宗教的真理實相,是沒有宗派、宗教的分界。在此語重心長的勉勵大家:如果我們真的要來到大安心、大自在,真的要找到「真理」,就必須要有超越宗派、宗教的大氣魄、大魄力,這樣才能夠找到真理,也才能夠真正的解脫自在。

「本書的主旨即在於即在於此:『一體意識』或是『大我意識』,原是一切眾生的本性及生存基礎,我們卻逐步地限製自我,舍棄我們的真實本性,為自已劃出種種界線。原本單純一體的意識,漸漸發展出不同層次的功能,各具不同的自我意識以及不同的界線。我們平素乃是透過這些層次,來探討『我是誰』的問題。」(第 14頁)

這些界線都是眾生慢慢劃分出來的。「『我是誰』的問題,從人類文明破曉之際,就開始騷擾人心,直到今日,它仍然是人類最難作答的問題之一。」

禪宗方麵也是同樣引導我們去探討「我是誰」--父母未生之前的本來麵目是什麽?都是要讓我們去了解「我」是誰?什麽才是「真我」?什麽才是我的本來麵目?內心究竟在想什麽?或是有人問:「你是誰」?這些問題要慢慢靜下來去體會、去了解。

「就在你形容、解釋,或者隻是體會到自我時,你正在自己的經驗領域中劃分心理的界線,不論你意識到與否。在界線內的你感到是『我』,或稱之為『自我』,界線以外的,你便感到那是『非我』。換句話說,你的自我認識完全根據自我所設的界線。」(第15頁)

此處的敘述已經漸漸深入了,涵意很深喔!佛教所講的「我見」、「身見」,以及對「自我」的認識,完全都是根據我們「自我」所框設的界線來形容與詮述。一般最基礎、最根本的都是從我們的這個皮膚、身體起始做為一個界線,身體、皮膚以內的就叫做「我」,於是「我見」就這樣產生了。而「我的」皮膚以外,就變成「不是我」,也就是「非我」、「異我」,跟「我」不一樣的。在「非我」的世界裏麵,「我所要的」就抓取為「我所」、「我的」;「我所不要的」就排斥為「非我所」,那些是我所不要的。於是我們就從這個「自我」出發,從我們的五蘊身心如此開始,然後去構築夢幻世界出來。

「你知道,你是個人,而不是一張椅子,因為你已經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在人類與椅子之間劃分出一道界線,而且與人類認同」因為你認為自己是人、不是椅子、不是桌子,所以這時候你跟這桌子之間劃分開來了。你認為「我是人,我會走路,我跟這個大地沒有黏合一起,因此就覺得跟這個大地是分開的」。當你跟大地分開,生命也開始孤獨起來了,因為你已經跟這個法界的父母慢慢的漸遠漸離了。

「心理又在高與矮之間劃下一道界線,且將自己與高認同。你不斷覺出我是這,不是那,於是你又在這與那之間劃分種種界線,將自己與這認同,而與那分開。當你說「我自己」時,你是在「你」(也就是我)與「非我」之間劃分界線。」這句話是:你在描述「我自己」、「我是什麽」的時候,就是在「你」跟「非你」,也就是「我」與「非我」之間劃分了界線。

「你答複『我是誰』的問題時,你隻是在描述界線以內的東西而已」此處的涵意很深啊!我們很感恩這位作者,也就因為他有這樣的心路曆程經曆過來之後,很如實的把這些詮述出來。「我是誰?」當在答複這些問題時,你隻是在描述你所圍起來那個框框範圍以內的東西而已「『你是誰』隻不過是在問:『你的界線在何處?』而已」大家要慢慢的認清自己。

如果以大海的波浪為比喻,若是你現在開始感受到波浪就是「我」,則「我」的意識就出來了。當人家問:「我是誰?」你就會形容這個波浪裏麵的種種,就是有了這個「我」。當把它劃分出來了,你就會感到孤單、孤獨,你的內心會是空虛的。因此你會抓取很多你所要的,開始不斷的向外去抓取、向外去抓取!隨著你欲貪的多少而抓取,欲貪越大,你所抓取的範圍也就會越多、越多。

但是,卻不是抓得越多,你就越快樂喔!別人的家裏有二個孩子,而你卻得二個孩子不夠,要七個、八個、百子千孫。你這樣擁有越多的小孩,圍得越多,你的苦也越多,你的包袱也越多。你包圍的越多,煩惱也越多啊!一般眾生就是如此,一直的用「自我」在框圍,然後又把他所不要的那些排斥為異己。當他在劃分出這個「我」之後,就會要去抓取我所要的,然後又會去排斥所不要的。

這個「我所」裏麵,這是我所「要的」:包括先生、小孩、太太…,還有名利、地位…。不管再怎麽抓取,你所不要的、所排斥的,縱使再怎麽框圍,都還是在大海裏麵的小範圍而已。當你還是有很多不要的「非我所」,此些種種境遇就成為自己很多的夢魘及敵對境界,於是痛苦、煩惱不安就這樣產生。然而,當你框圍起來之後,難道就從此心滿意足了嗎?結果還是患得患失啊!

「『我是誰』的所有答案,可以說都基於你如何在『自我』與『非我』之間劃分界線」「有趣的是,這界線常浮遊不定,你可不斷重劃。」(第16頁)為什麽呢?為什麽這個界線常會浮遊不定?最主要是因為隨著每一個人的認知,以及心靈的成長階段而異,你會不斷的再重新劃分。

或許以前你很在乎、很執著的,當在聞思進修一段期間,心靈智慧有所成長及超越之後,你所要抓取的,又會不一樣了。就如你聽聞課程半年或是一年下來,如果還沒有明顯的脫胎換骨轉變,有二種可能:一種可能是授課老師講述的不好,跟你所要的沒有相應;另一種情況就是你沒有真正的歸零,還帶著過去很多的知見在聽課,這樣你不會脫胎換骨的。

「本書的主旨就是反省」此處的「反省」換作「覺醒」更為貼切。「本書的主旨就是在“覺醒”,這種大我意識與無界線的大覺」此處的「大我」不要又落入「真常」的大我。

我們要怎樣才能夠來到《事事本無礙》呢?這本書的主旨就是「覺醒」,覺醒這種大我意識或無界線的大覺,而「大我意識」不要以為是一個「我」很大的「大我」。要知道:不管你再怎麽大,也不會比地球大。這個「大我」就是要你慢慢體會到你跟地球是一體的,你跟法界是一體的。不管你再怎麽大,你這個波浪是不可能大過海洋的。此處的「大我」指的是你這個波浪終於體會到跟整個大海是一體的。

真的能夠體證到「無我」的人,會體悟到:這個大海不是我的大海、不是你的大海、不是他的大海。如同太陽一般,太陽不是我的太陽,不是你的、也不是他的,這是我們大家的。「空」也是一樣,地、水、火、風、空、法界這些,都不屬於任何人所專有,這些都是一個很重要的體悟。

法界種種這些現象,有時候我們會認為:太陽有一個太陽神在掌管;風有風神在掌管;大地有一個土地公在掌管;水有一個水神在掌管…,但其實不是這樣的。事實上,整個法界的存在都不屬於任何眾生,也不屬於任何人。所有的眾生都需要仰賴這整個法界大自然的養育,法界大自然地、水、火、風、空這些,都是我們大家的。所以,當有這樣正確體悟之後,而溶入「大我」的世界裏麵,才不會又把這個地球變成是你的、這個大海變成是我的,自以為自己很偉大、很厲害,而框圍出一個大海出來,劃地自限說:「這個大海是我的」。

此處所敘述的「大我」不是這樣的意思,當你真的「無我」,才能夠溶入大海裏麵,這時候就能體悟到法界就是我們大家的,所有眾生都是法界裏麵的一份子,你、我、他雖然外相麵貌有所不同,但本質上我們卻都是完全相同的,而且我們完全都是來自於同樣的這個法界,源頭也都是完全相同。當體會到你、我、他完全都是平等,則身體的分界線才會真正的消失,也才會有真正所謂的「破身見」,而來到「無我」的世界。

「人們最常認定的界線,即是以自己的有機生命體外的那層皮膚為界線」「有機生命體」就是我們這個身體,以我們身體外麵的這一層皮膚為界線,這是人們最常認定的那一種界線。「這種自我與非我的界線,可算是放之四海皆準了。凡在這層皮膚內的,就是『我』:外麵的則是『非我』。皮膚外的東西,可以成為『我的』,卻不是『我』」此處敘述「皮膚外麵的東西可以成為『我的』,卻不是『我』」的涵意要慢慢去體會。

你會聚集很多「你所要的」,比如會說:我們夫妻很恩愛啊!然而就算是再怎麽恩愛,我的太太或是我的先生跟這個「我」比較起來,他(她)的重要性呢?還是「我」比較重要啊!大家要慢慢去體會。包括生死大事,就算你再怎麽深愛的人,也都沒辦法替代你去承擔、麵對。當你心沉靜下來慢慢去過濾、去體會,試問:你最愛的是誰?答案一定是自己啊!你真正最愛的是自己啊!

所以,你如果沒有去過濾這些,你會說:我愛先生、我愛太太、我愛小孩、我愛家人、我愛…。但是你的這個「愛」,目的也都是為了自己啊!你所愛的…種種裏麵,事實上是要鞏固自己啊!你說:我很愛先生啊!但你是真正愛你的先生嗎?不是的!你隻是要再抓一個人來愛你而已啊!當還有「自我」,你的所做、所付出種種這些,實際的目的都是為了要鞏固自己,要愛那個「我」啊!

我們要發展無我、無私的愛,但人類不要把這個「神聖的愛」醜化了,眾生的愛裏麵是有染汙、扭曲的,是有很多的抓取,我們今天想要邁向解脫之道,就是要把這個「愛」淨化、升華,讓我們體會到整個法界所給予我們人類的,就是無條件、無所求的愛,真正解脫者他們所展現的大慈大悲那種愛就是這樣。

「所以皮膚界線可以算是人們所公認的『我』與『非我』之間的界線」本來廣大無邊無際的整個法界裏麵是沒有界線的,但是人類硬是將其劃分出來,認為這個世界是我所要的;於是在「我所要的」裏麵,又再區分出來:「這個才是『我』」。有了這個「我」,才能夠抓出很多「我所要的」。難道你這個「我」就是完整的嗎?不是的!你這個「我」又劃分得四分五裂,劃分出這一半的我不要,這一半的我才要。

一般眾生就是活在小小的空間裏麵,然後內心世界又不斷的在衝突、廝殺、拉扯,不管你再怎麽框圍,在這更廣泛的整個法界就會變成你的敵對境界。我們所框圍起來的,就會怕失去;我們所不想要的,又怕它闖進來。於是「自我」就越抓越緊,為了要鞏固這個「我」、要鞏固這個「我所」,這個「自我」就會在所處的世界裏麵一直越抓越緊

因此,當你一直在追逐這些我所要的種種,事實上都是為了要鞏固「自我」這個國王,而它就躲在裏麵的核心之中,佛陀百般設法要讓你我去看到這些實相,讓你我真的了悟實相而完全的放開,心中沒有了界線,這時候我們才會願意放下以往所設定的種種界線,也才能夠跟這整個法界溶為一體。

但是不要誤解的認為:在還沒有大徹大悟之前,我們對家庭方麵都還算是有責任的;但以為來到大徹大悟的境界之後,反而要變成沒有家庭責任了。不是這樣啦!你還是一樣關心你的太太、關心你的小孩,還是一樣照常上班、照常工作,但是在麵對生活的種種及人我關係方麵,所蘊含的智慧就不一樣了。因此所營造的心靈生活質量也會不一樣了,如果我們能夠正確的解讀,則絕對不會是消極悲觀。相反的,正因你的生命本質統合了,潛在生命力真正有所發揮,生命也才能夠真正的放光啊!


摘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