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無修無不修 悟而無悟無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學為主 博文多數摘自網絡 【明子心路】欄目例外
個人資料
正文

禪定蘊太極太極寓禪定 by 翁心誠

(2009-08-25 16:34:46) 下一個

一、禪定
  
  禪定,是我國佛教修煉家的最常見與最佳的修煉方式,是曆代高僧大德對自然、社會、人生及本體的一種參悟和覺解,是神妙的頓悟、高超的境界、徹悟的般若、最高的知解,它有無窮無盡的奧妙與真諦,我們很難用準確的詞語表述它的內涵。這是因為禪定之根廣且深,它廣闊到“三世”,即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理所當然對“三世”應擴展理解),又深入到“十方”,即任何方向、方位,無邊無際,無止無盡。禪定的目的在於參求以開悟,即無相無我“三昧”而解脫。一切皆有禪,一切又非禪。黃花綠葉、清風明月,大自江河湖海、日月星辰,小至鳥獸蟲魚、滴水微塵,都在禪中。人們身居禪境,心處禪意,則超凡脫俗、超塵絕世,智則洞徹幽微,心則明慧曠達,意則和平自在,高遠神明。
  
二、太極之源
  
  曆來對太極有各種解釋,我傾向於陸錦川先生的觀點。
  他說:太者始之先,極者終之後,含始後終前、始先終後的過程。他研究太極“三界九理”,三界指無界——有無界——無界的循環。“九理”指哲理——易經及其解說與衍生之理,學理——黃老的道、德之理與自然、無為、返本等,法理——深奧、博大、無窮無盡的哲理,神理——發天地幽微之化變及普通人的“六根六識”所感受不到的理,教理——道、佛因緣業報等,常理——擷世間後先終始的必然過程,法理——師法自然、有無、動靜,功理——在行功走架中實證產生的自然修為,證理——一無所有、本來無無,萬有對應於無。此“九理”的共同要求是:透悟機微,圓融無礙。陸先生主張修煉太極者應該明確其理以淨化心靈。筆者認為陸先生所言九理可歸於一理,即空靈虛無,從修為太極拳的角度講,可以簡化為“無中生有,靜極生動,無為而為”十二個字。
  
三、拳與禪的契合
  
  太極拳是太極理論的演化與表征,禪定是禪的修為與表現。從上麵的簡述中,不難看出運拳與禪定的契合。練拳者修禪,修禪者練拳,必定相得益彰,各顯其優。當然兩者有別,不能等同。現在我們從練拳的視角對修拳禪定進行比較。
 


 從上表中看出禪定與修煉太極拳的共同點:
  1.廣在性。禪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禪定以求其真。太極圓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宇宙大太極,人體小太極。修太極者求其真太極。

  2.無言性。含無與無言兩義。禪者無言,太極無言,拳者無言,大道無言。慧可(禪宗二祖)以微笑不言,麵對達摩的提問得以承繼其衣缽;慧能以拳者無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的“無”得以承繼五祖成為禪宗六祖。習練太極以無言而徹悟其拳理。

  3.破我執性。所謂我執,即因塵染障礙迷失於我心我身中而不見自性自身。禪者如不解除自我束縛和障礙,則永遠不能開悟;拳者如不清除心理上各類雜染,則永遠不能入靜。禪者、拳者都要在知我、解我、鬥我中獲得淨化,求得身心解放,禪者提升境界,拳者提升拳藝。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提出修“白骨禪”,剔除皮肉血汙,隻剩白森森骨架一副,似乎比修煉太極的“一絲不掛”要求更為高層。破我執之心越徹底,修煉太極也就越有效。

  4.悟性同中有異。禪定的開悟,既有日積月累的漸悟,又有如桶脫底的頓悟,開悟方能入禪。有修煉家從一二小片茶葉泡水中品出高深禪意,這是會喝茶;有修煉家從普通棄之若草的菜根與食物至淡中吃出大味,這是得道者的吃飯。拳者從一招一式的空無中,在似與不似之間,有意與無意之間獲得無限情趣,是通太極大道的修為。拳者的悟在外動中內靜而悟,禪者的悟在外靜中內動而悟,這是其不同之點。
  
  四、拳禪結合的主旨
  
  筆者接受法師的傳教,將學、參、悟的禪定融入太極拳養生運作中,得其意趣與益惠。特介紹其主旨與方法,供中老年朋友參照。
  主旨之一:先須遵循孔子所力行的“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論語·泰伯》),防止四種主觀主義,即隨意臆測、主觀武斷、拘泥固執、自以為是等傾向。人愈年老,愈不易做到“四勿”。當我和一些老年練拳者談及學點禪學、讀點佛經時,他們大都一言以蔽之曰“迷信”,當我問及其讀過哪些禪學書時,他們大都坦然曰“一本也沒看,一句也沒背”。可見多數習拳的老年朋友缺乏對禪學的認識,存在著孔子批評的傾向。須知禪學是中國獨特的創造性佛學文化,它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盡管由曆史之因那裏可能精蕪並存,但其精髓卻是中華民族乃至人類的最高智慧的結晶,習拳者吸取其精神修為好處無窮。提倡拳者學點禪,並不是要求他們改變幾十年生活方式去做僧人,而是為了使其更加透徹地解悟太極拳的文化性、哲理性,從而練拳養生。

  主旨之二:讀點經書,讀點禪詩,背點禪性詩詞,以提高對禪意、禪境、禪情、禪定的認識。初學的中老年朋友可以從讀誦《心經》開始。《心經》三百字不到,是一部重要禪經。熟讀成誦,一日數遍即可。然後學些本世紀新出版的普及性的佛教文化知識,尤其應首先了解慧能大師的奇能奇事,以提高興趣。另外還應背一點禪詩(專談禪的)及禪性詩,如唐代詩人李白、王維,宋代詞人蘇軾等人的詩詞。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詩中有下列句子:“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曲經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誦讀這樣的詩句,會讓人感到山光花色中人與自然的和諧,使人的心靈得到淨化與升華,於拳境、拳意難道沒有啟示作用?

  主旨之三:孔子觀江河而感悟“逝者如斯”,老子觀水之流走而感悟“七德”之“上善若水”,蘇子觀大江東去而感悟“人生如夢”,“浪花淘盡英雄”,王子(陽明)靜坐觀竹而感悟理學真諦,可見感悟是獲得智慧的途徑。餘功保先生主張“約束性感悟與非約束性感悟結合”(見其編著《上善若水》第7頁),這種感悟觀是將漸悟與頓悟的具體化,很有意義。讀點禪學、觀察世象中提高感悟的層次性、漸進性、自覺性,也是一種參禪,即使隻是初級的,也可以放鬆心靈,使其獲得自由,以加深對拳的理解。餘先生以詩化的語言與情懷寫道:“拳如水,禪如花。”“心海雲花開,參禪自然生。”筆者冒昧地加一句:水非水,花非花,拳打“水花”自成家。
  
  五、禪拳結合的方法

 

  
  上表可以清晰地提示禪拳結合的方法,簡述如下。
  法一:在禪境中入拳境
      如六祖慧能大師言:“何期自性本自清靜。”其具體修為是清靜站樁。起先,筆者不重視站樁,認為誤了練拳時間,後在師傅指導下入清淨之境,站“九月”樁。 “九月”即人在月中,月在人中,設意身處大明月內,腳下踏月,手中握月,胸中、腹中、頭腦中轉月,八月大小不等,加天上一月計九月,朗朗皓亮,仿佛人隨月移,而行月在“自轉公轉”,人亦如此,此月非月,此人非己,在站樁中體味禪境,求無極、混元、中定,求心清、身輕、空靈,感受到站樁為拳架招式所不能代替。站樁練久了,筆者感知內氣運行,樁也就站出其趣味,越久則味越濃,趣濃則拳境逾清靜,清靜之徹底即禪境。筆者從而了知“若要把髓洗,先從站樁起 ”(《洗髓經》)是至理真知。如此,再做起勢,必定動靜相宜,開合適度,剛柔相濟。

  法二:在禪意中行拳走架
      這裏引述太極名家趙斌先生的《拳詩》:“意趣環生味無窮,恰似楊柳擺春風,練到柔和優美處,行雲流水一般同。”“環生”指拳架中的弧與圓及半圓、月牙圓、螺旋圓、“S”形圓弧等外在內在形式;“楊柳擺春風”指自然和諧;“處”字非同一般,指精妙絕倫的拳境、拳機;“一般同”即禪意,似雲非雲,似水非水,似行似流,不行不流,具體為有→有無→無(萬有)。具體到一招一式,起、行、止、轉都要“以丹田為核心”(陳小旺先生語),以腰脊為軸,手、眼、身、步、足予以協調統一,達到平衡。運拳中的平衡與參禪的靜態平衡相反,是動態平衡,太極名家高壯飛先生將這種平衡分為三種狀態,即隨遇、穩定與不穩定狀態,隨遇平衡如球,穩定平衡如不倒翁,不穩定平穩如倒置三角形,運拳時曲中求直,求圓占中,隨曲就伸,盈虛有象。筆者認為太極拳運行中的所有動作從平衡角度講,不過是上述三種平衡形式的轉換而已,在平衡中求和諧,在和諧中得禪機。
  這裏必須強調,習拳者應關注每半個動作的內操內練與禪意結合。隻有在半個動作裏解析了內操內練,體味“氣機”,即體驗返觀內視與內氣循經走脈、氣運四梢等,拳境拳意才能得以擴展、升華,否則便是囫圇吞棗、生吞活剝,終不能隨機順勢,更不能得其禪機。禪機與拳機相互作用,在太極圓環裏合二而一,這便是深得其妙。

  法三:在收勢中升華禪定,回返中定
      其境為“行乎其不得不止,不可或止”,一般習拳大都草草收場,其實這是一個大弊端。收勢是讓拳者回複到無極、中定混元狀態,與起勢比,它不是機械地重複、回返,而是一種比運行更為高超的聖境,即妙有之無境,此境正是禪定之上境。它的特點是至高至真至無。參禪者到此境,心靈空淨,慧通大宇,忘我忘身忘心,見性見明見靈;拳者則是空空蕩蕩,無息無欲無我無意無拳,進入高層“無為”,以得天心。
  現以簡式收勢為例談具體操作。其動作接“十字手”,雙手向外翻、掌心向下,兩臂下落,收左腳於右腳旁。其要點為身體放鬆,氣徐下沉,呼吸平穩(見李兆生著《中國統真太極拳大典(二)》第141頁)。如進入禪定,則此收勢尚不能滿足禪機與拳機要求,正如李先生所言,有必要作“實質性修訂”(《中國循經太極拳》第9頁),筆者認為其修為以上述為根基,應作試探性補充。
  1.兩手外旋分別畫圓轉內旋,外旋食指引領內氣走背脊——肩——肘——腕——指端線路;內旋小指引領,內氣走由手——腕——肩——背脊,入丹田,兩手隨內氣由肩前圈邊緣靠胸前十字緩慢經左右下腹向下;心意寂寥清澈。
  2.兩手於腹前、腎側再來一次外旋轉內旋於肋下緩緩下落,體會內部氣機在丹田的運轉,然後緩慢行止於腿側,拇指端先靠,接著四指分別依次而靠,左腳靠攏右腳。雙眼似閉非睜,數息5~10次,體味“我已乘風歸去,所飛不知所向,世界本自清明,我亦無醒無醉”之意境、禪境,從而得到圓機活潑、不落諸礙而自然自在。
  3.其外已收,其內意綿綿,迷茫之心,拳拳之情,禪情、拳情合一,然後緩緩走出拳境,精神蓬勃。
  請中老年朋友嚐試一下,此禪定與中定結合之收勢,是否於拳品有所升格,於養生更有其佳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