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無修無不修 悟而無悟無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學為主 博文多數摘自網絡 【明子心路】欄目例外
個人資料
正文

《老子漫遊》 第四十四章

(2009-05-18 13:19:54) 下一個
【原文】
名與身孰親?
身與貨孰多?
得與亡孰病?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可以長久。
【譯文】
我與我的名聲我的肉身的親疏遠近,如何?
我與我的身體我的財物的數量多寡,如何?
我與我的得失我的消長的利害正邪,如何?
過度的愛必定大費周折,多收厚藏必定多失厚縮。
知曉我道一體同觀之下,小我的得失消長是最恰當而沒有波折的。
我道一體同觀,小我已經做到最好而心滿意足,所以沒有願望而無視榮辱之變。
我道一體同觀,小我的一切交給我道來運作,
因此小我進退有節消長有律而知道止於極端,
知道止於極端就是平坦的康莊大道,平坦的康莊大道永遠也不會疲倦,
永遠不會疲倦就是永遠持續發展平穩發展沒有波折,沒有波折就直麵永恒。
【要意】
上一章老子體驗了無有親密無間,得道之一,本章接著以道一為我觀萬物。
道一為我之觀,名為大我,借以區別名、身、貨、得失的小我。
道一為我之觀,出現,原本的觀察者成為被觀察者,道成為新的觀察者。
人的理性從此有了上級,觀察思考再不自高自大。
道觀小我的觀察、思想、願望、情緒、感覺、言行,小我所有的相反對立都恰巧中節。
道觀:有時候與名親,有時候與身親,親的程度完全由道決定,故能恰巧平衡而最佳。
那我道到底與名親還是與身親呢?
答:聆聽道的無聲之聲,聽到與名親、小我就與名親,聽到與身親、小我就與身親。
因為道說的與名親、與身親變幻不定,變動不居,所以不能肯定名與身到底哪一個與我更親,
因此老子隻好真實地說:名與身孰親?
真人啊!感歎中——說的準確無比,隻是太簡約,難懂些。

我道觀了名與身,再觀身與貨。
我與我的身體我的財物的數量多寡,如何?老子言“身與貨孰多?”
我的身體我的財物都是有限的變幻不定的,都是圍繞著不變的我道變來變去的,
能夠變化的哪有價值可言!因此有限的價值隨它怎麽變都行。
我自穩坐不變道,看風雲自然變幻。
我道一體同觀之下,小我的一切交給我道來運作,小我就能夠做到最佳。
小我已經是最佳搭配了,就沒有快慢的區別了。已經進步最佳樂,當然就心滿意足了。
因此無願望,有的隻是自然消長。
得到了永遠不會失去,達到所謂先天境界。
小我在道之下自然運作,非表麵的小我運作,謂之天成。
如果小我沒有上級統帥,則高潮以後接著低潮,進步以後接著退步,
這樣,盡管高潮進步的時候,看起來比先天之境進步還大,
低潮退步的時候才知道,總的來說不如先天。
道我的運作是最節儉最簡捷的,即最佳的,那怎麽能夠不心滿意足呢?
因此知足,知道榮辱變幻價值不大,也就不會有侮辱了。
小我生於道我死於道我,生於道我是出家,死於道我是回家,
出與回就是所謂神動,神動即是所謂五行,五行就是神動的五種行動。
家就是道。
道我背景中的小我,得失消長都恰到好處,小我不會走到自己不能承受的極端。
小我不會走到自己不能承受的極端,就是大我知道小我的極限而反方向而行。
知道止於小我的極限,名為知止。
知止則小我不會有危險,所以老子說“知止不殆”。
不殆不危險是道我在發生作用,而道我是長久的,
因此依附道我的小我,能夠在變化中久長。小我沾了大我的光哦。
小我死亡,在道我看來,可以重生,因此小我死亡才能真正天長地久。
在道我看來,小我生生死死,猶如小草春生秋亡,年年循環往複,沒有窮盡。
沒有窮盡就是可以長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