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無修無不修 悟而無悟無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學為主 博文多數摘自網絡 【明子心路】欄目例外
個人資料
正文

摘錄 1

(2009-03-21 18:16:34) 下一個
    學術生命之暢通象徵文化生命之順適,文化生命之順適象徵民族生命之健旺,民族生命之健旺象徵民族魔難之化解。無施不報,無往不復,世事寧有偶發者乎?
 —— 牟宗三


————



慈愛就是任何時候都做到慈善,這就是全愛,沒有一丁點的排斥。比如在老婆罵你的時候,比如你被別人誤解的時候等等。生活中的任何一點微不足道的事情,全部用慈愛來解決,這極需要恒心與毅力,很少有人做到,都隻是嘴上說說而已。

那種認為該愛就愛,該不愛就不愛的,對於該不愛的,並沒有愛的能力。

全慈愛後,仍然會回到該愛就愛,該不愛就不愛。並不是什麽都要去愛,這鍛煉的隻是能力。全慈愛其實也意味著全對抗,人在生活中的各種情況裏恰中其中節,就可以不受情感的影響了。

by水客

————————————————

 牟氏指出:“熊先生每常勸人為學進德勿輕忽知識,勿低視思辯。知識不足,則無資以運轉;思辯不足,則浮泛而籠統。空談休養,空說立誌,虛餒迂陋,終立不起,亦無所修,亦無所養。縱有穎悟,亦是明浮;縱有性情,亦浸灌不深,枯萎以死。知識與思辯而外,又謂必有感觸而後可以為人。感觸大者為大人,感觸小者為小人。曠觀千古,稱感觸最大者為孔子與釋迦。知識、思辯、感觸三者備而實智開,此正合希臘人視哲學為愛智慧愛學問之古義,亦合一切聖教之實義。熊先生非無空靈造極之大智者,而諄諄於下學!惟能空靈而造極者始能切感於知識、思辯之重要;惟能切感於知識、思辯之重要者始能運轉知識、思辯而不滯於知識、思辯而通化之以至於空靈。”(牟宗三著《圓善論》,台北:學生書局,1985(民國74)年版

——————————————

在程顥(1032-1085)整體性的人文主義視界中得到了生動地描繪:

醫書言手足痿痹為不仁,此言最善名狀。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莫非己也。認得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諸己,自不與己相幹。如手足不仁,皆不屬己。



楊老師講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 ( 《論語》 ) ,現在仍記憶猶新的,她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是「盡己」,「恕」是「推己及人」。「盡己」就是回到自家內在的本心,是麵對自己的良知﹔「恕」講的就是「如心」,將心比心,因為「心之同然」便是「本心」,便是「天理」。

-----------------------------
何謂平常心 ?
無造作,無是非,無取舍,無斷常,無凡無聖。
經雲:非凡夫行,非聖賢行,是菩薩行。隻如今行住坐臥,應機接物盡是道。 ( 《景德傳燈錄》卷二八 )
南宗的著名禪師馬祖道一曾說:道不用修,但莫汙染。何為汙染 ? 但有生死心造作趨向,皆是汙染。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
所謂“平常心”是在心中取消一切造作、是非、取舍、斷常、凡聖等觀念,取消所謂的妄想,做到無念的心境。這段話中的“道不用修”和“平常心是道”具有特殊的含義。不修不是絕對不修,更不是如同凡夫那樣的不修, 而是在體認“自性”前提下,放棄取舍意向的自然而然的生活和修行。 “平常心”就是在這一過程中保持的“無造作”、“無所得”的自然心態。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隻在汝心頭。
 人人有座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

林安梧
老子書裏麵講「為道日損」,講「為學日益」。「為道」和「為學」有很大的不同。「為學」是一種積極性的建構與累積;「為道日損」呢?看起來像是個消極性的瓦解,但可不要忘了,這個消極性的瓦解,他可能帶來一個開顯,由這個瓦解帶來一個新的「開顯」(我用「開顯」這個字眼,其實就是道的顯現)。當我們談到「詮釋」的時候,或談到「解釋」的時候,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就是:從原先的語言、文字、符號,乃至於象徵,由這些所構成的那一大套係統,你穿透進去,瓦解了,之後你讓它的意義釋放出來。「解釋」其實就是讓語言文字瓦解,然後意義釋放出來。就好像一粒麥子掉到泥土裏,長出它的苗芽來。這是生長,它這個生命體,要從這個角度來理解、解釋。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是一個時間的歷程的先後。這個「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是時間歷程的先後。「物格」而後「知致」,「知致」而後「意鍘梗 ? 敢庹」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這個就不是時間歷程的先後;這個就是理論的、邏輯次序的先後。《大學》常常被讀得不通,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沒有把這兩層先後分清楚。

物格而後知致,並不是說你要先去格物,格物格完了以後 你才致知,致知致完了以後你才找猓?意脹炅瞬耪?模??惱?炅瞬判奚恚?豢贍馨。∷?仨毷欽f:後返的去做一個推溯。「後返的推溯」而知道修身的基礎在 於正心,正心的基礎在於找猓?意的基礎在致知,致知的基礎在格物,這叫理論邏輯的,一個理論的、邏輯的,後返的推溯。這個後返的推溯的歷程,是理論的、 邏輯的次序,而不是時間的先後的,這個要搞清楚啊!沒搞清楚的話呢!那你做格物,世間物你哪裏能格得完。我物格完了才致知,然後致知致完了才找猓?意?/span> 完了才正心,正心正完了才修身,那這一輩子就是:第一關都沒做完就死了。所以這個要分清楚,它是個理論邏輯的次序。

的?沒有,它很清楚的。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這裏是說,從天子到庶民全部都是以「修身」做根本。是修身做根本,不是格物做根本,所以 修身是展開道德實踐的起點。而這個起點背後有一大套理論的根據,理論的、邏輯的次序,那就是格物、致知、找狻⒄?摹!洞髮W》要這麼講才能講通,要不然 《大學》讀不通的。


那你說《大學》是不是不清不楚


這樣,你就可以瞭解到,「訓詁明而後義理明」是就整個語意解釋的時間歷程先後而說;至於「義理明而後訓詁明」,是就展開章句訓詁解釋之所以可能的理論的邏輯次序而說。

 ---------------------------------

因為因緣(業緣種子)自定﹐業緣現前時我們隨順﹐不爭不離不迎不﹐因為業緣要了結,緣盡自滅。如果我們誤用(錯用)助緣﹐會延長時間或是又結下新種子。所以不要隨便創造因緣﹐因攀緣而種下新種子﹐我們智慧不夠時﹐常常把開始的善緣變成惡緣。


by 晏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