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無修無不修 悟而無悟無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學為主 博文多數摘自網絡 【明子心路】欄目例外
個人資料
正文

守靜

(2009-03-16 15:04:43) 下一個
老子的“虛其心,實其腹”暗示了“虛”的某一可能途徑。在中國傳統中,“心”是產生與容納思想,觀念,欲望,情感者。因此,“心”這個概念包含著某種容器意象。正因為如此,所以才可以說“虛心”

理想的虛心是把心這個盛有種種思,念,欲的容器騰空,虛到一無所有:“無心”。“無心”就是“虛心”之“極”

致虛,極;守靜,篤

致虛:讓虛通過人而出現,讓人成為虛,成為作為實之事物得以存身(被包“容”)的那一根 本性的虛

在“常識”上我們覺得自已熟悉靜,靜為動之對。動的完全停止是靜。然而,靜其實可能也是使動之為動者。漢語常說“打破寧靜”,或者“劃破寂靜”。這樣的表達似乎意味著,如欲動成為可能,某種基本的,作為一個被動的標準的靜似乎就必須已經“在位”,以作為動所可以“打破”或“劃破”者。而動之為動就在於它是靜之打破。就此而言,沒有靜之“破”即無所謂動。“守”住或者保持那根本性的靜,那能讓一切動真正作為動而出現的靜。而真正能使動作為動而出現的靜,那真正能被動打破的靜本身必然是“能動之靜”與“生動之靜”。這就是說,此靜本身已然與自身有“間”。正是這一根本性的靜才不僅是使動成為可能者,而且也是使日常意義上的相對的特定的靜成為可能者。能動之靜歸根結底就是人本身。此靜之需要守又意味著,人總是有可能失去此靜,亦即,失去自已。此靜並非任何特定事物的狀態或某種抽象的性質。此靜與人密不可分,亦即,與人的本性密不可分。

“守靜”的根本意義在於,隻有在人所應守住而且所能守住的這個根本性的靜之中,動才能真正出現。這裏必須強調這個“之中”。因為,在這個應守之靜中,不僅有物之動,而且也有我們自身之動,還有日常意義上的安靜狀態,也都隻有通過這一根本性的靜才能成其為靜,才能向我們自已顯示,讓我們感到。就此而言,我們自身其實也在此靜之中。日常意義上的身心之靜可以是人接近並且保持那個真正的根本性的靜的可能途徑之一。而老子要求我們所“守”之“靜”並非這一意義上的靜,這一真正的靜隻能是人“本身”,亦即,是那個能與自身拉開距離因而也才能守住身的自我同一者。此靜就是在自身之內有間者。這一根本性的間才是靜之“篤”:靜之實,靜的最深處。此靜“先於”任何特定的心態心境。所以此靜可守而不可創;所以老子才說“守靜”。


來自明子的師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