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漫遊》第十一章
(2009-02-25 14:24:07)
下一個
【原文】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也。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也。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也。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譯文】
三十根木輻共一個輪轂,當木輻和輪轂的個性用處沒有了,就立刻有了木輻和輪轂的整體利益——車。
人做泥胚燒製瓷器,當人做、燒的動態行動沒有了,就立刻有了靜態行動——瓷器。
封閉的室屋配上門窗,當門窗原有的磚木沒有了,就立刻有了室屋內空間與室屋外空間直通的用處。
所以有車、有器、有室是為了整體的利益,消除眾多個體的個性是為了讓眾多個體全部有用。
【要意】
這一章,老子苦口婆心地用通俗易懂的比喻,來說明地消。地消則天全,讓人們不必害怕失去。唯有失去個體才能找到整體。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也
三十根木輻圍著一個輪轂,就成了車輪。車輪中的輪轂,失去了隨便亂滾、任意放置的個性。車輪中的木輻,失去了作為棍棒的個性。木輻與輪轂在他們共同的車輪中,損去了互相不共同的個性,留存了互相共同的個性。互相共同的個性讓三十根木輻和輪轂及其它融合成了一個整體——車輪,整體車輪有眾多個體的共性,整體車輪讓眾多個體都有同一個用途。眾多個體沒有自己獨特的用處,就有了整個個體的用處。車輪、車架再進一步損去自己的個性,找到互相的共性,這個共性就是全部材料有用的整體車。材料互相聯合而損之又損、同之又同,最後在整體車中體現自己共同的個性。材料互相聯合而損之又損,就是地的消失地的無;材料互相聯合而同之又同,就是天的生成天的有。消失與生成和無有是同時存在的。這就是地返天的道理。
“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也。”——車是整體天,輻轂是個體地。輻轂消失並不是不存在,而是更大的存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也
人做泥胚燒製瓷器,當人做、燒的動態行動沒有了,就立刻有了靜態行動——瓷器。上句老子講天的整體與地的個體的關係,這句講天的靜與地的動的關係。做、燒的動態行動就是地,動態行動做盡而靜了的瓷器就是天。地動消失而有天靜,就是天地的性質。“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也。”是講天地的能動。“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也。”是說明地天的動靜。動靜是能動的泉眼,性質是能動的泉井。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也
芸芸眾多的各類物質,每類物質的共同本質就象是一室、一房、一屋。一室、一房、一屋在沒有配上門窗的時候,它們似乎是不同的各類存在。這些室房屋共同打開門窗,室房屋的裏麵就都是一樣的存在,這個存在就是所有物質的共性、就是終極的物質——有。有就是所有物質的共同的終極個性,所有物質在有中得到了統一的用途。有對於室、房、屋來說,隻是自己的空無,並不是室、房、屋有形加無形的空的本身,但這個空無卻正是室房屋的共同本質,空無讓眾多的各類物質全部共同相連。這個空無就是眾多地的天。“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也”——鑿戶牖就是尋找每類物質的終極存在,室就是某一類物質的本質,室內的空就是每類物質的相同本質。每類物質的共同存在,就是各類物質的共同用途。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終極的共同物質有,是萬物的共同利益。消除眾多個體的不同個性,是為了讓眾多個體全部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