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無修無不修 悟而無悟無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學為主 博文多數摘自網絡 【明子心路】欄目例外
個人資料
正文

道德經 第 3 章

(2009-01-20 12:54:43) 下一個
 

安民章 

恭聞聖人者  秉天地之元氣而生也 . 
所以萬善皆備.  萬德周身. 無私無我. 無餘無欠 . 無親無疏. 無分無別.  

濟物之心無窮. 憂世之心切切.  
天地雖大.  聖人之德.  與天地並行而不悖.  
萬民雖多. 聖人之心 . 與萬民同心而不異
是故不以聰明才智用於世.  不以能所非常惑於人也.  
倘若少有能所之心. 便是聰明才智. 尚賢之用.  
少有異常之為. 便是有欲有為. 不善之為
此等所為. 功高天下者. 未之有也.德貫古今者. 未之有也.  
覺斯民於萬代者. 又未之有也. 聞經者請試思之。   

此章經旨. 詳究民之爭者.因可欲而爭. 民之盜者. 因可欲而盜.民心亂者. 亦因見欲而亂. 爭也. 盜也. 亂也. 所為者雖然不一. 其失德失性之害. 未嚐不一矣. 是故末句以無為而無不治. 總歸於無妄之實理者然也。 

 

不尚賢使民不爭 

賢之一字.不可作聖賢是自賢之賢.  
尚之一字. 以尊大自處謂之尚. 人我之情未絕. 分別之念未卻. 此皆是爭先之禍胎. 不平之肇端也. 
是故在上者 以聰明才智施之於天下. 天下之民. 未嚐不以聰明才智奉之於上者
此是上下相爭也. 上下相爭. 其國未有不亂者
聖君唯以才智內養. 不以才智施之於民. 不求無爭. 而自然無爭.  

故曰.不尚民使民不爭二句。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難得之貨. 不但金玉寶珠而已.凡世間一切所貴重者. 皆為難得之貨.  

為上者若有貴愛之心. 為下者必起貪得之妄. 貪之不得. 未有不為道者也. 

譬如人有財物者.居之則高其牆垣 行之則盛其仆從. 或弓矢隨身. 或利刃在側. 日夜提防. 未嚐暫息。  

本來無賊. 自生恐怖之心. 此皆因貴此難得之貨.所以有此懼寇之心也.  

以此觀之. 難得之貨. 即是盜賊之禍根. 招盜之媒娉矣

故曰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二句。 

 

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世俗之幻境.可欲雖多

若能洞觀無礙礙). 此心空空洞洞. 不見於物. 唯見於道.  

既無一物之可見. 豈有一物之可欲乎.  

既無一物之可欲. 心君自然泰定. 幻緣豈能搖動.  

學道之人. 果能空其可欲之念.  此心不求靜而自靜. 心即清靜. 心從何處亂乎.  

故曰不見可欲.使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  
虛心者. 譬如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便是虛心之義.
蓋以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 自矜者不長
所以聖人之心.虛靈明妙.蕩蕩空空.不曾有一物所擊.少有纖豪塵垢.即為魔境便不是虛心之妙矣.故曰虛其心一句。 

  

實其腹 

實腹二字. 譬如神清氣足. 理備道全. 便是實腹之義 
聖人之腹中. 包藏天地. 涵養萬物 
其道也養之極深. 其德也積之極厚 
少有一毫欠缺. 便不是實腹之人也. 故曰實其腹一句。 

 

弱其誌 

弱誌者譬如知雄守雌. 知白守黑. 知榮守辱. 便是弱誌之義.  

如赤子之無心無知無識. 神定氣和. 作止語默.  
一言一行. 皆不敢有自恃自矜之念.  
以致齊家治國平天下. 亦不敢為天下先.  

道在於柔. 德在於順. 能弱其誌. 道德自歸於我矣. 故曰弱其誌一句。 

 

強其骨 

強骨者譬如任道任德以道德求勝於己不以道德求勝於人.  此便是強骨之義.是故求勝於己者.  謂之強力.  強骨者  
有自強不息之妙. 有勇猛精進之心.  
如此行之.進道必果. 進德必銳. 其剛烈之誌. 如骨角之可比. 故曰強其骨一句。

常使民無知無欲. 使夫知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 則無不治.
上文虛心.實腹.弱誌.強骨.皆是無為之道也.

聖人欲天下之民.反樸還淳.無知無欲.必以無為治民
天下自歸於無知無欲之道. 民無知而民自樸. 民無欲而民自正.  
聖人既以無為治民. 其民雖有所知. 而知之者. 亦不敢為之也.  
民既無知無欲. 反樸還淳. 復其固.   同入無為之化. 共樂熙 . 

故曰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四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