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而無修無不修 悟而無悟無不悟

子曰“述而不作” 修行路上明子以學為主 博文多數摘自網絡 【明子心路】欄目例外
個人資料
正文

《老子漫遊》第二章

(2008-12-30 12:56:48) 下一個
                   
【原文】
天 下 皆 知 美 之 為 美 , 斯 惡 已 ;
皆 知 善 之 為 善 , 斯 不 善 已 。
故 有 無 相 生 , 難 易 相 成 , 長 短 相 形 , 高 下 相 傾 , 音 聲 相 和 , 前 後 相 隨 。
是 以 聖 人 處 無 為 之 事 , 行 不 言 之 教 , 萬 物 作 焉 而 不 辭 。
生 而 不 有 , 為 而 不 恃 , 功 成 而 弗 居 。
夫 惟 弗 居 , 是 以 不 去 。

【譯文】
一種美流傳,致使天下人都認識這種美,這種美必然會被粉飾包裝,而難以看到原汁原味的美了!人們隻看到粉飾包裝,這是醜啊!
一種善流傳,致使天下人都認識這種善,這種善必然會被粉飾包裝,而難以看到原汁原味的善了!人們隻看到粉飾包裝,這是惡啊!
一種醜流傳,致使天下人都認識這種醜,這種醜必然會被粉飾包裝,而難以看到原汁原味的醜了!人們隻看到粉飾包裝,這是美啊!
一種惡流傳,致使天下人都認識這種惡,這種惡必然會被粉飾包裝,而難以看到原汁原味的惡了!人們隻看到粉飾包裝,這是善啊!

所以美醜互變,善惡互化,有 無 相 生 , 難 易 相 成 , 長 短 相 形 , 高 下 相 傾 , 音 聲 相 和 , 前 後 相 隨 。

聖人知曉了互相對立的兩個方麵,都是短暫變幻不真實不長久的。所以聖人做事,得事可變失事,失事可變得事,超然於事情之外。聖人搞教育,知道語言總是互相對立的難以說清真相,所以用身體力行帶領眾人去超越語言概念的局限。萬物生長也不言語,因為知道生長終會老亡。

無中生有有終無,所以生長某物而不占有某物,做事成勢力而不恃勢壓人,勞苦功高而不居功自傲。這些生長、勢力、功勞,終究是短暫的存在,必然會消失的啊!

嗚呼!唯有不居這些短暫的存在,才能找到永恒的存在。找到永恒的存在,任短暫的存在在其中沉浮,也就不會離開短暫的存在了。

【要意】
   老子第二章,說了在萬物中互相對立的兩個方麵的短暫與虛幻,說了聖人如何玄同互相對立的兩個方麵而達到真實長久。

   人類為了認識自己的環境和世界,建立起了許多相對的觀念和概念。例如為了確定自己的生存位置,便建立了一套方位辯別標誌:東西、南北、上下、左右、前後、橫豎、內外等等。也就是說,人類建立的坐標完全就是互相對立的,那沒有對立的東西是無法用我們的感覺器官來認識和判斷的。

   我們生下來後,從大人的眼裏和行為裏,就知道了什麽是能做的,什麽是不能做的。什麽是好的,什麽是壞的。什麽是善良的,什麽是醜惡的。大人的反映與態度,在我們心裏造成了永遠也抹不掉的記憶,這就是善惡觀。

   我們走出家門接觸社會後,當我們行為是好的時候,父母給予鼓勵與榮譽。行為不好的時候,父母給予怒斥與羞辱。於是我們知道了什麽是榮與辱。很多人一生的奮鬥,就是為了向父母證明,自己是一個光榮的好孩子!

   我們在十幾年的學生生涯中,在我們辛苦完成的作業上,老師給我們的回答是對與錯。於是,整個學生生涯,就是為了認識是與非的觀念。所以,我們對任何事情,自然而然地都用是非標準來判斷,而許多複雜的事情,決不是簡單的是非觀念能夠判斷和解決的,這時候我們會出現萬般的迷惑與痛苦。

   進入社會後,獨立的生活讓我們必須考慮衣食住行,考慮家庭和子女,所以我們不得不進入名利的競爭中。有競爭,就一定有獲得與失去。得到了我們高興,失去了我們煩惱,於是患得患失的矛盾就象喝白開水一樣平常。

   尤其糟糕的是,當我們品嚐到生活的美妙和奮鬥的成果時,我們知道了生活不會永遠這樣,而且每一個人都會死去。自己奮鬥擁有的一切,不管是權威高名、嬌妻美妾,還是豪房華車,都不會帶走,我們隻能赤條條地走向死亡。所以我們會感到生與死的互相對立,這對矛盾是非常深刻的。

   這一切的互相對立,例如善惡、榮辱、是非、得失、生死、、、等等,作用在我們的心理上,給我們帶來萬分的苦與樂。當我們對著善、榮、是、得、生的時候,我們是無比地快樂與幸福;當我們對著惡、辱、非、失、死的時候,我們是無比地悲傷與痛苦。

   於是,追求快樂與幸福的享受,就成了當今時代主旋律。與 主旋律如影隨行的,是對悲傷與痛苦的恐懼。享受與恐懼的矛盾,是當今時代的特征。

   人類如果隻能接受好的方麵,不能接受壞的方麵,那悲傷、痛苦和恐懼,就會永遠伴隨著我們。人們似乎並不知道,矛盾的隻是被粉飾包裝的外衣。如果撕下這一層層的外衣包裝和粉飾,洗盡鉛華,就會發現裏麵有超越快樂痛苦和享受恐懼的存在。矛盾的是二,超越矛盾的是一。一是種將善等於惡,矛等於盾的的東西。將分離的二性捏成同樣的東西,老子命名為同,得一,玄。

【要意】
                  美變醜的流傳
   唇紅齒白、皮膚細膩是一種美,這種原汁原味的美,原來體現的是人生命的勃勃生機和光芒四射的活力。人類出於對生命光芒的熱愛,唇紅齒白、皮膚細膩的美,自然地會被人們認同而成為美的標準。在這種美的流傳過程中,人們發明出了唇膏、胭脂  、殼油   ,用來以符合美的標準。美的標準繼續流傳,人們又發明了發型、修眉、洗滌劑等等。接著,身材的胖瘦,三圍的配置,五官的比例,化妝用品的貴賤,化妝師的水平高低等等,讓美的標準一變再變地發展著。如今,人造美女屢見不鮮,割雙眼皮,加高鼻子,去除皮膚上的漢毛,按現在美的標準去製造美的臉型。人們隻知道美是漂亮,已經看不到原有美的生命活力了。人們沉沒於化妝品、化妝師對自己的包裝追求中,忘記了追求生命本身的光芒。常看到這樣的新聞:狗仔隊偷拍到某大明星卸妝後的恐怖麵容,恰與舞台上的豔光四射成正比,比從來沒有化妝過的人還難看。至於割眼隆鼻去毛等手術失敗造成的傷痛,更是不勝枚舉。這些美的標準,已經與原來的美——生命的勃勃生機和光芒四射的活力,完全背道而馳,變成了對生命活力的傷害,這是原汁原味的美完全相反的醜啊!

                  醜變美的流傳
老衰病僵是一種醜,這種原汁原味的醜,原來體現的是人對生命的留戀和對死亡的厭惡。代表死亡的是醜,到與死亡相關的也是醜,醜的標準就這樣發生變化。難看、麵目可憎、怪模怪樣、黑、臭、刺耳的聲音、鬼怪等等,包裹在死亡周圍,慢慢成為醜的標準。戲曲醜角的出現,馬戲團小醜的表演,滑稽的賣藝人,影視的搞笑演員等發展了醜的含義,人們在這裏隻看到表麵的形狀醜,體現的卻是生命的快樂與活力。這是與原汁原味的醜完全相反的美啊!

                 善變惡的流傳
個人沒有能力對抗猛獸和缺衣少食的環境,個人容合成為集體,才能渡過生存的危機。善良的人,容易容納別的人而成為團體,從而能使人類更好的生存。於是,善良慈愛的人品,幾千年來一直是大旗高舉,是團隊協調的最佳品質,向來為世人所推崇。慈愛就這樣成為善的標準。慈愛的人,少爭吵,心情愉快,勝任群體協調的工作,錢能拿得多,還能做領導而有權威。於是,一些為了名利情權的人,表麵上是可親可愛的慈愛,實質的目的是為了飽嚐個人私欲。他們對那些影響自己前途的人,穿小鞋、壓製、打擊、報複、排斥、分化等等,種種手段層出不窮,使得團隊離散,完全與原汁原味的善——容納個人成為團隊的力量,背道而馳。這就是與原汁原味的善完全相反的惡啊!

                惡變善的流傳
惡,原本是一種排斥離散的情感。罵人打架而妻離子散,就是惡的情感的體現。惡,能讓團體分散而有生存的危機,因此一向為世人認為是一種不好的東西。偷盜搶殺的惡行為任何社會所不容,就是因為是人類內部生存的危機。排斥離散的惡,如果有利於人類的生存,人類反而會大大提倡。例如消滅致病的細菌、病毒,打殺吃人的猛獸,就是對細菌、病毒、猛獸的排斥離散,而人們普遍認為,這是一種善舉。原汁原味的惡,就這樣成為善。

【要意】
生活的經驗,讓我們知曉了互相對立的兩個方麵,都是短暫的,互相變來變去的,都是不真實不長久的。能夠互相變來變去的,隻能是虛假的存在,永遠不變的才是真實的東西啊!

聖人在追求真實不變的東西的過程中,直觀到無中生有有自消無的現象,以此作為真實生活的原則,模仿無的行為去做事,這就叫無為。所以生出子女而不占有,做事成為集團的勢力而不恃勢壓人,勞苦功高而不居功自傲。因為這些生長、勢力、功勞,終究是短暫的存在,必然會消失無蹤的啊!

唯有不居這些短暫的存在,才能找到永恒的無。找到永恒的無,任短暫的存在在其中沉浮,也就不會離開短暫的存在了。夫 惟 弗 居 , 是 以 不 去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