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南京記憶 - 上學這件事(十七)

(2012-05-25 06:01:10) 下一個
27,關於我的“輕信”


大學生活最有樂趣的事之一,是熄燈之後的海聊。潛在黑暗裏,躲在蚊帳下,每個人內心最深層的人性,會隨著放鬆的身體慢慢地飄浮出來。它是安全的,也是不負責任的,卻是不隱晦的。

19841126日的晚上,熄燈之後。這個晚上的聊天話題是關於“性格”。延伸而出的話題是誰以後是“當家的”,誰會是“受氣小媳婦”。


很自然,為群、肅兮、蘇進三人歸類為“當家婆”,而我,則被大家一致公認為“受氣淚包”。她們言辭激烈,嚴肅,大有恨鐵不成鋼之意。可氣的是鬱春,在最後還追加了一句:“千真萬確。我非常讚成。”完了,算是定了性。


終於歸於夜的寧靜。窗外,不時傳來小蟲子的啾啾聲。我睡不著,睜著眼睛望著蚊帳頂,倍感孤單和寂寞。


她們之所以這麽說的理由隻有一個:“輕信”


我苦惱的,不是未來我是不是“受氣包”。我苦惱的,是我和她們對“相信”這個詞的理解,存在著太大的分歧。她們寧願選擇“絕不相信”,也不願意“輕易相信”,信奉“人心隔肚皮”,“笑裏藏刀”的理論;我沒有想到那麽複雜的深層麵去,我更願意選擇“接受”,相信“微笑”,相信“真誠”。也許,我更容易被對方的真性情打動,而我自己也是真性情。而這,正是她們為我擔憂的。


翻來覆去睡不著,聽到為群的蚊帳裏有動靜,我悄悄地鑽了進去。。。


她鄭重地告訴我:“生活是一個萬花筒,而你隻看見三棱玻璃中絢麗的花,卻看不見變化過程中的碎片。花是碎片堆積出來的,是迷惑人的視覺的,虛的,而那些碎片才是真的。”


我說:“那些碎片是用來幹什麽的?不就是用來組合各種造型的花的嗎?誰要看那些碎片。所以,花是最終結果,是實的,碎片隻是過程。”


我們悄聲爭論,誰也說服不了誰。最後,為群這樣說:“你給人的感覺是一點都不成熟,性格太單純,為人太天真。一廂情願地簡單行事,一味地相信別人。沒有防人之心。這很可怕。”

 

於是,她列舉了一係列我“出格”的事情,包括我來南京讀書,隨便就住進陌生人的家裏。“算你走運,並沒有碰見壞人。像你這樣漂亮又容易輕信的人,終有一天會成為壞人緊盯的目標,到時候後悔可就來不及了。”

 

本來是尋求安慰,沒想到被判了死刑。我沮喪地回到自己的窩裏。我對自我開始懷疑。“如果大家都說狼來了,那麽狼可能真的就來了。”那晚,我越想越忐忑不安,好像不遠處深藏陷阱,別人都懂得繞過去,而我卻直朝前走,“撲通”一聲掉進去。。。迷迷糊糊睡著,做了一夜的噩夢。


“輕信”,成為陪伴我一生的缺點。個性決定命運,選擇決定方向。其實,那晚談話之前,就有我的高中老師在我離開家的時候,贈我一言:“遇到事情多問為什麽,別隻是點頭相信。”而這場談話,絲毫如出一轍,一錘子定了音。在後來從工作到出國,再到今天,其實,我一直努力在改變,但似乎沒有任何起色。我還是相信微笑中流露的真誠,真性情帶給我的感動。


就這樣在矛盾和糾葛中,我一路從少女走到中年。

 

今天,當我再次翻開這篇日記的時候,我不禁莞爾一笑。我曾經的室友們,你們是否還記得那晚熱烈的聊天?

 

不知道為群、肅兮、蘇進,你們三個有無變成家庭的“當家人”。但是我,確實被你們一語道中。


因為輕信,二十多年前,我被一個男人俘虜了芳心,更被他用愛情的名義,帶到隔山跨海的陌生陸地。更可恨的事是,至今,我依然執迷不悟,為愛情守候,並相信承諾是金,不知道什麽是後悔和後怕。


隻能說,應驗了那句老話: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值得慶幸的是,到如今為止,我還未遇見你們說的“壞人”,反而結識了一大堆和我一樣類型的人環繞在我的身邊,讓我每次“受騙上當”後,都收獲到一份快樂和欣喜的感覺。


南京記憶 <wbr>- <wbr>上學這件事(十七)
1991年初冬,我站在美國東海岸的大西洋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