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berbullying”,即“網絡欺淩”。
在網絡上寫文字的人,隨時隨地會遭到意想不到的明槍暗箭。我領教過,好在本人心理素質強,沒太當一回事兒。可是我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我的孩子也活動在網絡世界裏,他們有沒有Cyber bullying過別人? 亦或他們有沒有被Cyber bullied呢?
孩子們從來沒有對我談論過這樣的話題,但是這並不表明這樣的事情沒有在他們身邊發生過。
3月24日的青少年說出心聲,“Cyberbullying”被列入演講主題,可見它在青少年中具有普遍性和針對性,值得家長們警覺。
青少年說出心聲 – Cyber bullying
By Kathryn Samp & Tanya Lee
什麽算是 cyber bullying 呢?
網絡欺淩是網絡時代的新現象。即指人們利用互聯網,做出針對個人或群體的,惡意、重複、敵意的傷害行為,以使其他人受到心理傷害。這一現象在青少年及未成年中亦多有發生,且危害性較大人更甚。
“一個女孩出了一場車禍,無聊的男孩子把她出事汽車的照片頻繁張貼在網上讓人瀏覽,並不斷指責她愚蠢。”
在被網絡欺淩的受傷害者當中,曾經有8% 的人產生過自殺念頭。
ABC新聞的調研表明:全美42%的青少年遭受過網絡欺淩,而這些受害者中,隻有不到50% 的人告訴家長,其餘選擇自己處理。
Cyber bullying有哪幾種類型?
公然誹謗:公開場合的人身攻擊,散布流言,路人皆知。
私下誹謗:頻繁地發短信,出言不遜,惡語相向。
匿名攻擊:穿上“馬甲”肆意挑釁,意圖以敗壞名譽、置對方於死地而後快。
為什麽說Cyber bullying的傳播是可怕的?
一,互聯網好似一張天羅地網,它的傳播速度是瞬間的,是隨時隨地的、24/7每時每刻的。
中國有句話:“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在當今時代,一個事件的傳播,隻需要按一個鍵盤的時間,便會傳遍世界上任何角落。造成的後果,也許是毀滅性的,可謂“覆水難收”。
兩年前,在美國發生的一起高中生偷拍事件,當事人遭到起訴,引起全社會的震驚。
一名羅斯特大學的18歲大學生Tyler Clementi, 被室友用攝像頭偷拍到他與同性男生親吻的鏡頭,放放到了Twitter網上廣泛傳播,最後 Tyler Clementi羞愧難當,從喬治-華盛頓大橋跳下自殺。
這是一件悲慘事件,可是同為青少年的偷拍者,卻為自己辯護“隻是感到有趣,沒有想到涉及到隱私而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
二,人性的“惡”讓“惡”變得張狂和肆無忌憚。
網絡讓真實的世界變得虛擬,也讓有些人展現出兩種甚至多重人格。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以一種道貌岸然的姿態出現,而在網絡上,變成了一隻“披著羊皮的狼”。
記得兩年前,我偶然在網上讀到一名草根博文,這位年輕人對生活喪失了繼續活下去的勇氣,文字中流露出輕生的念頭。讀者的評論分成三部分:第一種是規勸者,希望能點燃他熱愛生活的熱情,第二種是看客心理,好似魯迅筆下站在大街上看遊街殺人的刺激;第三種就是“推波助瀾”型,言語中充滿了落井下石,牆倒眾人推的陰暗和卑鄙,暴露出人可悲可鄙的本性。
Cyber bullying 現象,超出父母親的想象。請聽孩子們做的調研:
“我知道我的許多朋友受到過網絡謾罵和誣陷,我也遭受過類似的待遇。那些人給同學起綽號,傳播不真實的流言蜚語。對於我來說,就是因為我沒有表現出和他們一樣的“酷”的行為,比如吸毒,他們就開我玩笑,粗魯對待我。他們說我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還說我很可怕。” - 一名亞裔高中畢業男生
為什麽青少年不願意把受欺負的事實告訴家長呢?
42% 的青少年認為,自己可以處理這樣的問題;
35% 的青少年則認為,告訴了家長,他們會做出偏激行為,適得其反;
其餘則認為,他們怕遭遇報複。
Cyber bullying可以防禦嗎?
調查結果,許多人都認為,Cyber bullying不必大驚小怪。網絡和多媒體提供了交流的服務平台,本身並沒有錯,隻不過有些青少年利用這個平台,在網絡上暴露了“粗魯和殘忍”的自然本能而已。
麵對Cyber bullying的危險,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防範呢?
一,觀察自己的孩子,從孩子的怪異言行上尋得“蛛絲馬跡”
比如,孩子突然停止使用電腦;本來很要好的朋友突然終止來往;出現緊張或者神經質的現象;拒絕談論有關網絡的話題,等等。
二,“信任”和“尊重” 是架起父母與子女溝通的橋梁
1,父母親有責任指導自己的孩子如何正確看待互聯網,並保證他們在網上的安全。
2,自己必須是好的“Role Model”。以身作則,不Cyberbullying他人,尊重網絡規則。
3,多花時間和孩子們在一起,而不是各自抱一台電腦,徜徉在網絡世界中無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