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介紹怎樣輔導孩子學中文的文章,值得推薦給更多的家長朋友們讀一讀。
鼓勵孩子說中文
家庭是孩子學習中文最重要的地方,也是父母最有所作為的地方。不管家長自己的漢語地道不地道,發音標準不標準,一定盡量用中文跟孩子交談。千萬不要把本來可以利用的語言資源白白浪費掉,讓孩子失去了家庭這一學習中文的語言環境。
中文作為生長在海外的孩子的外語,更準確地說是繼承語,家庭語言環境是他們得天獨厚的優勢。通過說,可以提高孩子的聽力,增加孩子的語感,擴大孩子的詞匯量。學習詞匯最好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中文語言環境,堅持和孩子講中文,鼓勵孩子和父母講中文,這對於我們中國家庭來講是最容易的事情。
我們應該理解,多數孩子不講中文,並不是他們討厭中文。孩子很多知識都是從英文中學到的,他們根本不知道怎樣用中文表達,中文的詞匯量太小,所以講中文對他們來說很累。我想這是多數孩子不願講中文的原因。如果父母能通過日常生活中的說把學中文變成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不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那麽,孩子在長大的同時,中文的詞匯和理解表達能力也同步得到了增長。
任何一門外語都有“聽說讀寫”四關,其中“聽說”這兩關就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孩子不知不覺地闖過,何樂而不為呢?
輔導孩子讀中文
一般來說,低年級孩子學習中文的熱情較高。對老師和家長的話基本是言聽計從。家長的輔導主要應該從“讀”著手。
中文裏“學習”和“讀書”是同義詞,一定要“讀”,不“讀”就不能稱其為“學習”。讀包括朗讀、閱讀。朗讀就是大聲地讀,自己能聽見,別人也能聽見。老師講過的課文要朗讀,這種朗讀不是平時的日常會話所能替代的。朗讀可以培養孩子的語感,體會書麵語和口頭語的區別。其次是閱讀,閱讀既可以是一字一句地精讀,也可以是一目十行地泛讀。閱讀是提高語言能力的一個重要手段。一個人在掌握了基本詞匯的用法以後,即有了基本的語言能力以後,語言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就靠閱讀。
精讀就是對選出的文章逐字逐句地閱讀,弄懂每個字、每個詞的意思和用法。精讀最好的材料是課本,畢竟課文是人們千錘百煉出來的產品。哪裏去找那麽多課文呢?我就收集了4套課本,兩套來自大陸,一套來自台灣,一套來自網絡。家長很容易挑選孩子喜歡的主題,檢測孩子學習的進度。當孩子“吃不飽”時就往高年級走;當孩子“弄不懂”時就往低年級靠。泛讀則主要是以了解文章的內容為主,不必逐字逐句地看懂每個字和每個句子的意思。
泛讀的材料可以多種多樣,每個孩子都喜歡生動活潑的卡通人物形像,通過聽故事、看動畫,可以讓他們感受到學習中文並不是枯燥無味的“讀書”,學習同樣是妙趣橫生的“娛樂”。
啟發孩子愛中文
有人說過,“中文是世界上最美麗、最智能的語言;英文是世界上最有用、最方便的語言。”如何啟發孩子愛中文是老師和家長共同的責任。父母在家庭日常生活中的說中文就是把學中文變成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種苦差事;老師在課堂上可以把教室變成遊戲娛樂中心,使中文學校不是令人望生而畏的地方。
我認為,孩子們在本質上都是積極上進的,喜歡學習長能耐,是我們大人有時把學習的形象搞得恐怖了——頭懸梁、錐刺骨——孩子們能不怕嗎?怕就不會有興趣。良藥不一定非得苦口。老師如果把沒勁的、枯燥乏味的教材加上娛樂性的包裝,做成色彩斑斕的“糖衣炮彈”,立刻可以變死板為生動、化腐朽為神奇。父母如果找到適合自己孩子閱讀的材料,培養孩子正確的學習態度,相信孩子們都會愛學中文。一切事在人為。
總的來說,孩子學習中文的時間確實不多。每周在中文學校學習兩個小時,在家學習也許隻有兩個小時。如果作業花上一個小時,讀書其實也就隻有一個小時,但每周堅持這一小時,日久天長,必有所獲。(/北美中文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