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許多七、八十年代後出生的年輕人連“三線”兩個字都沒聽說過,或聽說過,卻對其曆史內涵不甚了了。有趣的是筆者的朋友中有個台灣的前國民黨退伍軍官,據說當年是做些情報工作的。到家吃飯聊天,我問他知不知道大陸當年的“三線建設”,居然把他問住了(或許他們與我們有不同的稱呼法)。後來我到網上給他google了一下,並把我和家人的故事說給他聽,才讓他對中國大陸現代史上一件大事有了更多的了解。
百度的“三線建設”基本定義:1964年到1978年,在中國中西部的十三個省、自治區進行了一場以戰備為指導思想的大規模國防、科技、工業和交通基本設施建設,稱為三線建設。它曆經三個五年計劃,投入資金2052億元,投入人力高峰時達400多萬,安排了1100個建設項目。決策之快,動員之廣,規模之大,時間之長,堪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戰略部署,對以後的國民經濟結構和布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百度的定義文縐縐的,高考答題還行。還是用俺老百姓的大白話來說吧。
話說當年,毛澤東跟赫魯曉夫為誰當國際共產主義老大鬧翻,中蘇交惡,蘇聯百萬大軍壓境,按當年蘇聯的軍事實力,幾十萬輛坦克真的從北方壓下來,估計是擋不住的,中國北方一完蛋,中國當時基本聚集在北方(與東北)的絕大部分工業(再加上蘇聯50年代後期援建中國的156個大工業項目)也就報銷了。
於是,毛澤東決定一邊在北方城市裏搞“深挖洞、廣積糧”,一邊把聚集在北方的工業企業分散到南方和西南方去,搞“山、散、洞”。就是到大山裏去,分散開來,甚至建到山洞裏去,於是開始了“三線建設”。
於是,你看啊(俺鮮活的記憶):在哈爾濱(再加上北京、長春、沈陽、上海等地的)火車站上,人山人海,爺送孫,娘送子,姐送妹,哥送弟,一家家一戶戶,拖家帶口,大包小裹,呼兒喊娘,哭天抹淚,一副副哭哭啼啼生離死別的人間淒慘場景。那成千上萬的搬遷人潮中,就有四歲的我。龐大的哈爾濱軸承廠一個整個車間連人帶設備(職工一千,外帶家屬三、四千)全部遷入貴州安順的大山裏去!
於是,一個由哈爾濱、北京、上海各調三分之一設備及工人家屬構成的一個現代化工廠就這樣搬遷到貴州,在山溝裏建成了一個職工三千,家屬過萬的大工廠。我們的家屬區有的建在推平了的墳地上,挖出的棺材骨頭中居然有帶“八一”字樣的銅扣子。慢慢地,我們才發現,在我們周圍方圓數百裏的大山裏,還有別的北方遷來的工廠基地。
一晃十多年,我在貴州安順度過了我的青少年歲月。那塊大山和石頭的土地記載了我小學到高中的曆史,青山綠水、田間泥埂留下了我玩耍的足跡和萌動的青春。那時的生活真清貧,那是苦中有樂,苦中求樂的歲月。
對於孩子們而言,家就是爸爸媽媽所在的地方,而對成年人來說,家是心所寄托的地方。這也是為什麽許多人海歸的一個原因:心戀故鄉啊!
在我的記憶中,爸爸媽媽叔叔阿姨們念念不忘,湊在一起常常念叨的話題就是:怎樣與何時才能離開貴州,回去,回家去,回到故鄉(北京、上海、哈爾濱)去!然而,說來容易做起來難啊!那時代,戶口糧油、人事關係把人卡得死死的。而且別忘了,那時,從哈爾濱到貴州,坐火車要三天三夜,中間在北京轉站還不能耽誤。另外,好幾十元的車費對當時月工資三、五十元(學徒工月工資十八元)的工人來說,幾乎承受不起。“探親”是當時最美好、最奢侈的一個詞。
我考上了大學,父母欣喜若狂,報考高校專業一定要我填哈爾濱的高校。如今我才明白,他們是在我身上圓一回他們盼望回故鄉的夢啊。
幾年前,我看了電影《青紅》,故事中那似曾相識的情節勾起了我往日的回憶。我幾乎含著眼淚看完,而我的孩子卻完全不能理解我的思緒,更對其中的情節沒有任何興趣。
歲月無情催人老,政策無情致離別。
前幾年我回貴州安順去探親,看到當年發誓“死也要回老家去的”叔叔阿姨們很多都已經埋骨貴州了。當他們看到他們的孩子不得不繼續留在貴州生活,兒子、孫子輩不得不拋棄或放棄當年的地域偏見,開始和當地人通婚、生子,開始說一口當地話時,不知九泉之下是否安息瞑目?
改革開放幾十年下來,那個給我留下無數美好記憶、曾經有過輝煌時期和做出相當曆史貢獻的工廠如今已經被“政策性破產”了。當年的叔叔阿姨們死的死,走的走,剩下的則年邁退休在家,祈盼政府能讓他們的晚年不要太窘迫。他們那些和我同輩的孩子們包括我當年的同學和好友們則在下崗後四處打工,維持生活。
據資料表明,改革開放後,“三線”工廠普遍效益不好。我個人認為,“三線建設”是個違反經濟規律的曆史怪胎。它的誕生是政治和政策的結果,在國家統籌購銷的計劃經濟時期,它們可以生存,在市場經濟下,“三線”工廠有地理位置、交通不便先天劣勢,國家優惠政策又向沿海傾斜,“三線”工廠當年上繳利潤後餘留資金不足以提升技術水平,無法和沿海新建或外資進入的同類企業競爭,自身又被傳統的思維觀念和落後的人事、人才製度束縛,逐漸淪落到今日的破產處境。此外,國家似乎有意無意地故意淡化遺忘這段有些莫名其妙的“三線建設”時期的曆史。
我站在已經停工,寂靜、頹廢、開始顯出破敗象的一座座高大廠房邊,心底禁不住感慨萬千:這難道就是我所熟悉的當年那個機聲隆隆、人聲鼎沸、熱火朝天、“大幹一百天,提前超額完成XXX任務,為XXX獻禮!”的工廠嗎?
人的生命是脆弱和短暫的,難道偌大鋼筋水泥、天車高吊、高爐機床的鋼鐵工廠也這樣脆弱和短暫嗎?
貴州安順,那座“三線”工廠,你還是我的故鄉嗎?
我的心在寒風中發抖。
(完)
附:電影《青紅》簡介
青紅出生於貴州,但其實她的家人是60年代才遷往這裏,支援三線建設的上海人。父母很是希望回到故土,然而青紅已把這裏看成家鄉。她19歲,遇上當地農民出身的小夥子小根(李濱 飾)。青紅和小根之間純潔的初戀卻被父母阻止。父親的高壓管束,令青紅心中絕望不已。
青紅的初戀就這樣充滿了苦澀,她對家庭充滿反抗和叛逆,絕食來對抗父親的強硬態度。但都無法改變父親的鐵石心腸,不但如此,父親已經決定不顧一切要回去上海,全家搬遷的日子近在咫尺。青紅和小根的分離也成了必然。
他們來到後山,小根麵對滿懷心事而顯得冷淡的青紅,愛恨交織,把她占有。小根受到了殘酷的懲罰,而這段初戀,這個年代,也毀了青紅的一生。
四川華鎣三線工業建設遺址
機械廠車間
星光廠車間
興光廠大禮堂
金光廠裝配車間外
明光廠子弟學校
(以上圖片選自中國攝影中《無語之城——三線建設工業遺址》作者老魚頭)
謝謝閱讀和誇獎。請不吝指正。
看到一些海外華人在博客裏大喊:"祖國你真強大,我看見閱兵儀式就激動萬分,我無比愛你!" 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假字.
頂一下,支持樓主的寫作風格.
說到父母輩的“故鄉情結”,那都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哪。從俺那旮瘩(那個廠)的今天看,出去的一般比沒出去的生活過得好。在山溝裏貓上幾十年,跟外麵的思維方式,眼界視野都不一樣啊。父輩們心裏清楚啊!
我來自貴州三線(083),那是我出生成長的地方。謝謝好文!
好像後來大學畢業的支邊子弟可以安排回父母原籍了。
往事不堪回首啊。電影《青紅》出來後有不少影評,其中大有同情青紅同時,抨擊父親父權威壓的文字。可惜他們都不懂啊:當年,那些“三線”工廠的父母們的最大願望就是返回老家,返回故鄉。如果自己回不去了,拚死也要把孩子們弄出這“山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