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未來的美國?

(2009-02-06 00:09:44) 下一個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亞洲版主編戴維•皮林(David Pilling) 2008-12-04

這是一個偶爾會得到承認的事實:如果你將一張中國地圖覆蓋在美國地圖上,你就會發現一些驚人的相似之處。兩國的大小驚人地接近,都幾乎占全球陸地麵積的6.5%。如果不算阿拉斯加州——這至少讓我們不用麵對一位中國版的莎拉•佩林(Sarah Palin)——兩國形狀大體相近。兩國都有著廣闊的東海岸——美國還擁有廣闊的西海岸——以及相對欠發達的內陸地區。曆史將它們最重要的城市——北京和紐約——置於東北角上;而首座迪斯尼樂園都位於南方,分別在香港和阿納海姆。

如果你詢問中國學者,中國有沒有榜樣,讓人吃驚的是,很多人的答案是“美國”。除了俄羅斯,美國是唯一一個大陸麵積和巨大野心均與中國相當的國家。甚至在文化上兩國也有著表麵上的相似之處。在禮儀規範眾多、重視手藝甚於商業的日本看來,中國看上去像是一個美國式敢做敢為和金錢至上的國家。

但近來的一些事件打擊了中國對其榜樣的信心——甚至是敬意。多年來一直向向北京灌輸自由市場德行的華盛頓,卻在華爾街的殘骸基礎上,締造出一大批國有企業(SOE)。美國昔日強盛的汽車行業,已淪落到向政界人士乞憐的地步,而每個中國人都曾夢想擁有一輛美國品牌的汽車。可想而知,接下來華盛頓也將製定一個“五年計劃”。

當然,美國的政治聲譽因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而暫時得以挽回。在中國看來,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表明美國民主具有非凡的靈活性,讓那些認為一個黑人永遠不會當選美國總統的人大感意外。

但就財政而言,美國的光輝歲月看來已然結束。中國學者喜歡講述喬治•W•布什(George W. Bush)如何懇求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繼續購買美國國債的故事(好像他們都親耳聽到了兩位領導人的通話)。他們表示,中國將繼續提供幫助,盡管中國知道美國將不得不讓美元貶值。中國人民大學國際政治教授時殷弘表示:“隻有上帝能解決這個問題,而奧巴馬不是上帝。如果他們印太多的鈔票,這個帝國的財政基礎將會土崩瓦解。”

中國似乎握著所有的牌。它擁有近2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還擁有一套迎合時尚的基本銀行體係,政府用該體係向實體經濟輸送資金(像不像漢克•保爾森(Hank Paulson)?)。中國政府還能夠再動用5860億美元,使經濟增速維持在8%以上(這又像不像保爾森?)。

學者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不久前剛宣稱自由民主的勝利,現在卻懷疑美國霸權正在衰退。他近期向《新聞周刊》(Newsweek)表示:“由於其它權力中心的崛起,美國在全球的相對實力正在衰退。”

然而,從中國的表現還看不出屬於它的時刻已經來臨。在最近G20峰會之前,官員們對於中國在協助製定新金融秩序的作用上,表現得幾乎有些羞怯。在談到法國總統和巴西總統(這兩位都更敏捷地抓住了美國的弱點)時,一位中國官員表示:“我們樂意讓薩科齊(Sarkozy)和盧拉(Lula)占據頭條新聞。”全球最大壽險公司中國人壽(China Life)的首席投資官劉樂飛表示,中國將謹慎對待推出金融衍生工具,這並非因為對此類產品抱有疑慮,而是因為缺乏專業經驗。在軍事領域亦是如此,中國官員謙卑得讓人喪失戒心。他們承認美國太平洋艦隊發揮著穩定局勢的作用,並淡化有關中國海軍意欲展示實力的說法。

身為這樣的一個大國,中國仍令人驚訝地對一些看來是雞毛蒜皮的小麻煩感到緊張,比如小股朝鮮難民。雖然中國無疑希望在擴大後的八國集團(G8)或改革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中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但它似乎擔心為此可能需要付出的代價。畢竟,更大的角色,將使其匯率、環境和外交政策等方麵受到外界更嚴密的關注。

中國確實相信自身的強國地位,但它確實也缺乏信心。漫步上海外灘,可見美輪美奐的大廈,衣著考究的中國新貴們輕啜綠茶拿鐵,對著輕薄的手機大聲講話……人們很容易被這番景象所蒙蔽。然而,上海並不是中國。即使上海大部分地區也不像外灘。

中國新興城市所展現的活力讓人印象深刻,以至於人們很容易忘記:中國的人均產出還不及阿爾巴尼亞。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人均產出為5325美元,排名全球第100位,比阿爾巴尼亞落後四位。

當然,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其經濟規模比阿爾巴尼亞大得多——事實上是這個東歐經濟體的350倍左右。規模的確很重要。但是,除非中國表現得像其各組成部分的總和,否則,與其把它想像成一個美國,不如把它想像成350個阿爾巴尼亞。
譯者/岱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