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thernet的博客

趣聞:毛新宇擬在他媽的大學建立“毛澤東思想係” 2008-11-20 23:31:00 作者: 雲兒 "好主意!" 2008-11-21 06:25:10 [點擊:9] 誰說應用型的職業學校,不宜開設毛澤東思想係?實在是鼠目寸光,沒有商
正文

Steve Jobs ( CEO / Apple-Computer ) 對史丹佛畢業生演講

(2008-12-19 07:46:30) 下一個


今天,很榮幸來到各位, 從世界上最好的學校之一畢業, 的畢業典禮上。我從來沒從大學畢業過,說實話,
這是我離大學畢業最近的一刻。今天,我隻說叁個故事,不談大道理,叁個故事就好。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人生中的點點滴滴如何串連在一起。我在裏德學院( Reed College )待了六
個月就辦休學了。
到我退學前,一共休學了十八個月。那麽,我為什麽休學?(聽眾笑)這得從我出生前講起。

我的親生母親當時是個研究生,年輕未婚媽媽,她決定讓別人收養我。她強烈覺得應該讓有大學畢業的人收養我,
所以我出生時,她就準備讓我被一對律師夫婦收養。但是這對夫妻到了最後一刻反悔了,他們想收養女孩。

所以在等待收養名單上的一對夫妻,我的養父母,在一天半夜裏接到一通電話,問他們「有一名意外出生的男孩,
你們要認養他嗎?」而他們的回答是「當然要」。後來,我的生母發現,我現在的媽媽從來沒有大學畢業,我現在
的爸爸則連高中畢業也沒有。她拒絕在認養文件上做最後簽字。直到幾個月後,我的養父母保證將來一定會讓我上
大學,她的態度才 軟化。


十七年後,我上大學了。但是當時我無知地選了一所學費幾乎跟史丹佛一樣貴的大學(聽眾笑),我那工人階級的
父母將所有積蓄都花在我的學費上。六個月後,我看不出念這個書的價值何在。那時候,我不知道這輩子要幹什麽

也不知道念大學能對我有什麽幫助,隻知道我為了念這個書,花光了我父母這輩子的所有積蓄,所以我決定休學,
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


當時這個決定看來相當可怕,可是現在看來,那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聽眾笑)


當我休學之後,我再也不用上我沒興趣的必修課,把時間拿去聽那些我有興趣的課。這一點也不浪漫。

我沒有宿舍,所以我睡在友人家裏的地板上,靠著回收可樂空罐的退費五分錢買吃的,每個星期天晚上得走七哩的

繞過大半個鎮去印度教的 Hare Krishna 神廟吃頓好料,我喜歡Hare Krishna神廟的
好料。


就這樣追隨我的好奇與直覺,大部分我所投入過的事務,後來看來都成了無比珍貴的經曆

( And much of what I stumbled into by following my curiosity and intuition turned out to be priceless later on
)。

舉個例來說。當時裏德學院有著大概是全國最好的書寫教育。校園內的每一張海報上,每個抽屜的標簽上, 都是
美麗
的手寫字。因為我休學了,可以不照正常選課程序來,所以我跑去上書寫課。我學了 serif 與sanserif
字體,學到在不同
字母組合間變更字間距,學到活字印刷偉大的地方。書寫的美好、曆史感與藝術感是科學所無法掌握的,我覺得這
很迷人。
我沒預期過學這些東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麽實際作用,不過十年後,當我在設計第一台麥金塔時,我想起了當時
所學
的東西,所以把這些東西都設計進了麥金塔裏,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東西的電腦。

如果我沒沉溺於那樣一門課裏,麥金塔可能就不會有多重字體跟等比例間距字體了。

又因為 Windows抄襲了麥金塔的使用方式(聽眾鼓掌大笑),因此,如果當年我沒有休學,沒有去上那門
書寫課, 大概
所有的個人電腦都不會有這些東西,印不出現在我們看到的漂亮的字來了。當然,當我還在大學裏時,不可能把這
些點點
滴滴預先串連在一起,但在十年後的今天回顧,一切就顯得非常清楚。


我再說一次,你無法預先把點點滴滴串連起來;隻有在未來回顧時,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

所以你得相信,眼前你經曆的種種,將來多少會連結在一起。你得信任某個東西,直覺也好,命運也好,生命也好
,或者業力。

這種作法從來沒讓我失望,我的人生因此變得完全不同。(Jobs 停下來喝水)


我的第二個故事,是有關愛與失去。

我很幸運-年輕時就發現自己愛做什麽事。我二十歲時,跟Steve Wozniak 在我爸媽的車庫裏開始
了蘋果電腦的事業。

我們拚命工作,蘋果電腦在十年間從一間車庫裏的兩個小夥子擴展成了一家員工超過四千人、市價二十億美金的公
司,

在那事件之前一年推出了我們最棒的作品-麥金塔電腦( Macintosh ),那時我才剛邁入叁十歲,然
後我被解雇了。


我怎麽會被自己創辦的公司給解雇了?(聽眾笑)


! 嗯,當蘋果電腦成長後,我請了一個我以為在經營公司上很有才幹的家夥來,他在頭幾年也確實幹得不錯。

可是我們對未來的願景不同,最後隻好分道揚鑣,董事會站在他那邊,就這樣在我 30 歲的時候,公開把我給
解雇了。

我失去了整個生活的重心,我的人生就這樣被摧毀。


有幾個月,我不知道要做些什麽。我覺得我令企業界的前輩們失望-我把他們交給我的接力棒弄丟了。

我見了創辦 HP的 David Packard跟創辦Intel 的Bob Noyce,跟他們說很抱歉
我把事情給搞砸了。

我成了公眾眼中失敗的示範,我甚至想要離開矽穀。

但是漸漸的,我發現,我還是喜愛那些我做過的事情,在蘋果電腦中經曆的那些事絲毫沒有改變我愛做的事。

雖然我被否定了,可是我還是愛做那些事情,所以我決定從頭來過。


當時我沒發現,但現在看來,被蘋果電腦開除,是我所經曆過最好的事情。成功的沉重被從頭來過的輕鬆所取代,

每件事情都不那麽確定,讓我自由進入這輩子最有創意的年代。


接下來五年,我開了一家叫做 NeXT 的公司,又開一家叫做 Pixar的公司,也! 跟後來的老婆( Laurene
)談起了戀愛。

Pixar接著製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電腦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 Toy Story),現在是世界上最成
功的動畫製作公司(
聽眾鼓掌大笑)。

然後,蘋果電腦買下了 NeXT ,我回到了蘋果,我們在NeXT發展的技術成了蘋果電腦後來複興的核心部
份。


我也有了個美妙的家庭。我很確定,如果當年蘋果電腦沒開除我,就不會發生這些事情。這帖藥很苦口,

可是我想蘋果電腦這個病人需要這帖藥。有時候,人生會用磚頭打你的頭。不要喪失信心。

我確信我愛我所做的事情,這就是這些年來支持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 =>

( 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


你得找出你的最愛,工作上是如此,人生伴侶也是如此。


你的工作將占掉你人生的一大部分,唯一真正獲得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偉大的工作,而唯一做偉大工作的方

是愛你所做的事(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如果你還沒找到這些事,繼續找,
別停頓。盡你全心全力,你知道你一定會找到。而且,如同任何偉大的事業,事情隻會隨著時間愈來愈好。所以,
在你
找到之前,繼續找,別停頓。 ( Carry on !!! Don't give up !!! )

(聽眾鼓掌,Jobs喝水)

我的第叁個故事,是關於死亡。

當我十七歲時,我讀到一則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

( 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聽眾笑)這對我影響深遠,

在過去33年裏,我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我今天要做些什麽?」

每當我連續太多天都得到一個「沒事做」的答案時,我就知道我必須有所改變了。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麵臨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因為幾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
所有的名聲、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麵對死亡時,都消失了,隻有最真實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

( 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掉入畏懼失去的陷阱裏最好的方法。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理由不能順心而為



一年前,我被診斷出癌症。我在早上七點半作斷層掃描,在胰髒清楚出現一個腫瘤,我連胰髒是什麽都不知道。

醫生告訴我,那幾乎可以確定是一種不治之症,預計我大概活不到叁到六個月了。醫生建議我回家,好好跟親人們
聚一聚,

這是醫生對臨終病人的標準建議。那代表你得試著在幾個月內把你將來十年想跟小孩講的話講完。那代[]家人才會盡量輕鬆。那代表你得跟人說再見了。


我整天想著那個診斷結果,那天晚上做了一次切片,從喉嚨伸入一個內視鏡,穿過胃進到腸子,將探針伸進胰髒,
取了一些腫瘤細胞出來。我打了鎮靜劑,不醒人事,但是我老婆在場。她後來跟我說,當醫生們用顯微鏡看過那些細
胞後,他們都哭了,因為那是非常少見的一種胰髒癌,可以用手術治好。所以我接受了手術,康複了。(聽眾鼓掌)


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時候,我希望那會繼續是未來幾十年內最接近的一次。經曆此事後,我可以比先前死亡隻是純
粹想像時,要能更肯定地告訴你們下麵這些:沒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著上天堂。(聽眾笑)


但是死亡是我們共同的終點,沒有人逃 得過。這是? ]定的,因為死亡很可能就是生命中最棒的發明,是生命交
替的媒介,送走老人們,給新生代開出道路。現在你們是新生代,但是不久的將來,你們也會逐漸變老,被送出人生
的舞台。

抱歉講得這麽戲劇化,但是這是真的。


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裏。不要被教條所局限 -- 盲從教條就是活在別人思考結
果裏。

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最重要的,擁有追隨自己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
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麽樣的人(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want to become
) ( Be yourself !!! ) ,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聽眾鼓掌)


在我年輕時,有本神奇的雜誌叫做《 Whole Earth Catalog 》,當年這可是我們的經典讀
物。

那是一位住在離這不遠的 Menlo Park 的Stewart Brand發行的,他把雜誌辦得很有詩
意。那是 1960年代末期,個人電腦跟桌上出版還沒出現,所有內容都是打字機、剪刀跟拍立得相機做出來的。

雜誌內容有點像印在紙上的平麵 Google ,在Google 出現之前35 年就有了:這本雜誌很理想
主義,充滿新奇工具與偉大的見解。


Stewart跟他的團隊出版了好幾期的《 Whole Earth Catalog》,然後? 蘢勻
壞模□鉞岢雋送?□□?BR>
當時是 1970年代中期,我正是你們現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在停刊號的封底,有張清晨鄉間小路的照片, 那
種你四處搭便車冒險旅行時會經過的鄉間小路。在照片下印了行小字:求知若饑,虛心若愚( Stay Hungry , Stay Foolish
)。

那是他們親筆寫下的告別訊息,我總是以此自許。當你們畢業,展開新生活,我也以此祝福你們。


求知若饑,虛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非常謝謝大家。(聽眾起立
鼓掌二分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