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喬布斯故事之二:父親

(2011-12-08 10:43:48) 下一個

喬布斯喜歡談“人生的點連成線”的理論。這裏的點,就是人生的轉折點,數學上的拐點。如果將喬布斯的人生按照這種理論來歸類和分析,那麽,這第二個“點”,就應該是他在被領養之後,在心靈深處所留下的那份無法磨滅的創傷了。就是這份心靈磨練,既讓他受到傷害,也打磨了他獨特的個性和行事風格。

在早期,對於喬布斯後來人生影響巨大的,一個是那個“被遺棄和被選擇”的糾結,一個就是他養父母給予的生活環境,和潛移默化的言傳身教。

喬布斯的養母對他鍾愛有加,養父則喜歡帶著兒子,在幹活時讓他跟著。

在喬布斯很小時,母親就給他念書,教他識字。在美國的藍領階層,能夠這樣做的父母親,確實是不多見。這也算是喬布斯的好運之一吧。比較早開始的文化啟蒙,對他智力的開發和培養,起了積極作用。母親從將他領進門時,就念念不忘要讓兒子上大學的事,很早就開始向這方麵努力。

至於為什麽必須上大學,為什麽上大學就是那麽重要,對於生活在她周圍的人而言,大家也沒有太多的概念。在那裏生活的人,很少有人得益於教育!

五歲之後,考慮到孩子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得有個好點的學區,他們搬家了,在一個新區買了棟條件比較優越點的房子。那是他有生以來的第三個住地。

知道自己被領養,即使對於普通的美國孩子,在心靈深處也時不時有種被傷害的感覺:為什麽自己的父母不要自己?為什麽自己不值得父母疼愛?

這樣的情結,一次次的讓喬布斯傷感。即使是和他同父同母的親生妹妹,在父親離開之後,一直跟隨母親長大的她,都被傷害的很重,更何況是被父母同時遺棄的他!

喬布斯在有記憶開始,就知道自己是被領養的。在六、七歲時的一天,在自家屋前的草地上,他和鄰居家的小女孩坐著,講自己被領養的事。

在此之前,喬布斯並沒有將被領養當件嚴肅的事來看。這一次,他卻被那個細心女孩的問話給震驚了:這是不是說,你的親生父母不要你了?

 幾十年之後,他還一直記得:我當時就像被閃電擊中了。我快速的跑回家,對著父母親大聲哭喊:為什麽父母不要我?!。

他的養母看著他的眼睛,緩慢、認真的重複著對他說:事情不是你所理解的那樣。你是我們專門挑來的。

站在一旁的保羅也重複著類似的語句。

在美國,無論是學校的老師,還是家長,都喜歡向孩子灌輸一種觀念:你與眾不同,你是獨特的,唯一的。

這樣的教育有好也有壞!好的是,短期內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特別是對於心智不是很成熟的孩子,是個好的鼓勵。孩子是很在乎來自父母愛的。這種對孩子特殊性的強調,增加了孩子被愛的感覺。

問題在於,不少的孩子信以為真,而且還有某種依賴感。等到長大之後,則因此而缺少適應能力,無法理解在競爭麵前,為何自己突然變得“不特別”和“不與眾不同”。

再者,美國學校還喜歡灌輸:讀書和做事,為的是開心而非競爭取勝,也不應有競爭。結果,也讓很多孩子在後來的社會競爭麵前難以適從。

不過,也是這種教育的普及,強化了大家的團隊合作精神,弱化了相互之間必須扼殺的狼文化意識!怎麽樣平衡兩者,就是很多人在思考和實驗的議題。

“被遺棄、被選擇、很特別”,這三組在美國家庭重複率很高的詞匯,對於喬布斯的影響到底有多大,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期望靠幾句話語,來徹底消除喬布斯內心深處的被傷害感,對於如此聰明的孩子,當然是不可能的。

很長時間,為什麽自己會被遺棄?為什麽他們當初要遺棄自己?就是喬布斯心中的一個大結。也是他後來追求完美,想證明自己就是完美的,那種潛意識的重要力量來源。

有一位長期和喬布斯在一起工作的同事這樣評價說:一出生就被遺棄這個事,給他留下了傷疤。他想完全掌控自己製造的每樣東西的那種強烈欲望,就來源於他的性格以及剛出生就被拋棄這件事。

另一位同事則說:他想控製外界環境,而且他把自己的產品看做是自己意誌力的一種延伸。他跟我講了很多次,他被親生父母遺棄,和這件事對他造成的傷害。就是這種經曆,造就了他獨特的個性。他遵循一套與眾不同的行為方式,他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裏,一個與他的生長環境截然不同的世界。

更有意思的是,在他23歲時,他也做了他父母親當年做的同樣的事:未婚但有了自己的孩子,隨後又毫不猶豫地遺棄了自己的孩子。

對於喬布斯的行為,他第一個孩子的母親則說,被領養一事讓喬布斯“滿是傷痕”,他曾被遺棄,後來他也遺棄了別人。

還有人說,喬布斯在工作中之所以對人很刻薄,也是這種早期被人遺棄在作怪:在被遺棄中生活長大的孩子,性格上容易變得刻薄;在愛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性格上比較容易變得寬容和大度。

喬布斯自己對此堅決否認:那些認為我非常努力地工作以求出人頭地,是為了讓我的父母後悔的言論太荒謬。知道自己是被領養的,也許讓我感覺更加獨立,但我從未感覺自己被拋棄過。我一直都覺得自己很特別。我的父母讓我覺得自己很特別。

在他的心目中,養父母就是自己的父母。所以,一旦有人稱保羅和克拉拉為他的“養父母”,或者暗示說他們不是他的“親生父母”時,他都會非常生氣:他們百分之一千是我的父母!

另一方麵,當他心平氣和地談及自己的親生父母時,則顯得很無所謂:他們充其量就是我的精子和卵子的捐獻者,僅此而已。

保羅的工作地點在斯坦福附近,而他卻沒有能力買得起那附近的房子,隻好在比較貧困點的社區安家落戶。在那樣的環境下為兒子創造個好點的生活環境。至於真的能好到哪裏去,也是可想而知。先將孩子養大再說,至於是不是能讓他們從一所好的大學畢業,其後再找份好工作,那也不是他們能想清楚的問題。

雖然經濟上不怎麽寬裕,文化水平也低,但是,保羅的日子過的還算開心,沒有太大的奢求,也比較容易讓自己獲得滿足。

父親保羅是個很擅長於動手的人。美國生活的日子也容易給人動手的機會。做木工家俱,和將房子修修補補,修修電器什麽的,你很容易買到所需要的工具、部件和材料。很多美國男人也真的是很喜歡這樣的折騰,一則是消磨自己的時光,再則,也能為自己節省不少的人工開支。很多人樂此不疲,甚至是上癮。

每個人都有想向人炫耀自己能耐的本能,保羅也一樣。他會時不時的向整天在自己身邊轉悠的喬布斯,炫耀自己的修理本事和動手能力。他也會時不時的鼓勵喬布斯,和自己一起動手做家俱、修理汽車。不僅如此,他甚至還為兒子搞了一個小小的工作台。

父親對自己所修理、所製作物品質量的精益求精,對喬布斯的影響巨大。即使是做油漆,保羅也一再告訴喬布斯,將人們看不見部位盡可能做漂亮的重要性。這種理論,在長期的重複和潛移默化之中,深深的紮根在喬布斯的心裏。他進入商業領域的初期,將這種為完美而完美的理論,一度無形的無限放大,最終導致商業上的失敗。

父親保羅是兒子小時心目中的英雄,對兒子的影響最大,最深遠。父親對手工技藝的專注,對於內在質量的關注,讓兒子印象深刻。在他心目中,爸爸的設計感很好,他什麽都會做,很樂意去做,也能做的很漂亮。

有很長一段時間,父親用翻新和出售二手車賺的前來養家糊口,那時候的小喬布斯,也很喜歡陪著父親。但最終,他還是沒有對父親所喜愛的機械產生出多大的興趣。雖然他們的車庫裏貼滿了父親喜愛的各種型號汽車的圖片,雖然父親會時不時很耐心的向兒子介紹車輛設計的細節,但是,不太願意將手弄髒的小喬布斯,似乎對那些“線條、排氣孔、鉻合金以及座椅的裝飾”等沒有太多的興趣。

喬布斯回憶說:我對修汽車沒興趣,但我喜歡跟爸爸在一起。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還越來越喜歡跟爸爸黏在一起。看著父親在海岸警衛隊時的照片,我覺得他很酷。

雖然修理汽車沒有讓喬布斯對機械產生興趣,但是,他卻由此認識到了電子設備的奇妙。機械部件所發揮的作用,你通過直觀,很多時候就能看出,而電子部件的作用,則需要用腦子去思考。這種“不可見”性,對於喬布斯的吸引力更大。

父親保羅對喬布斯的另一個重要的影響,是他討價還價的能力。這種能力,又是後來喬布斯得以成就一番大事業的重要基礎和能力。

在美國,做二手車翻修的車子,都是一些有問題的“破車”,隻有“破”,才有翻修之後賺大錢的可能性。而要讓“破車”變成“好車”,你就得換掉很多的零部件。零部件的來源,除了新的之外,多數都是從廢棄的舊車上拆卸而來的。

美國每年有很多車被報廢,其中有不少的部件是可以繼續使用的,特別是那些因為車禍而報廢的汽車部件。每個城市,都有好幾個設在遠郊的廢舊車“垃圾站”,在那裏,漫山遍野躺著的,都是廢棄的汽車。這些廢棄的車輛呆在那裏,就是等著人們來取它們的部件。

保羅經常去這樣的地方尋找自己需要的部件。

對於這樣的部件,你自己去找,自己去拆,隨後和賣者討價還價。這是很要水平的,但是,保羅卻很在行。這既得益於他對部件價格市場的了解,也得益於他討價還價的能力。他的利潤就是在這一個個的殺價中慢慢累積起來的。

喬布斯將這樣的時刻描述為尋寶之旅。他回憶說:每個周末,我們都會去一次廢棄汽車收集公司。我們會在那裏尋找自己所需要的發電機、化油器,還有各種其它的部件。隨後,就看著父親和人談價。他很擅長討價還價,他比賣家更清楚零件的合理市場價格。就是采用這樣的辦法,父親可以花費50美元和幾周的時間,買來一輛廢棄的福特車和必須的部件,再以250美元賣掉而無需報稅。

每一次完成成交之後,父親就會得意的告訴兒子:好好讀書,爸爸又為你攢了一筆大學學費了!父親的那份得意、自豪和成就感,讓喬布斯感到的,還遠不止愛和溫暖。

搬家之後,喬布斯他們購買的是新開發區的新房子,這得益於保羅的轉業軍人身份。美國政府在那個年代,為二戰老兵提供了很多的房貸優惠。也正是這種優惠,後來導致了房屋市場的繁榮,和其後大量違約的發生。

在加州不少地方,1950年代初期,一棟兩車庫、兩臥室,帶草坪新房的價格,大約在一萬到一萬五千美元之間。那是1950年代之後美國快速城市化的結果。那些房子的設計理念是:適合美國普通百姓的簡單現代之家。

以此為基礎,地產商建造了大量的廉價房屋,賣給像保羅這樣的普通美國家庭。這些房屋的特點是:落地的玻璃牆、開放式的平麵設計、無遮蔽的梁柱構造、混凝土地麵以及大量的滑動玻璃門。多數是一層樓的結構。地上則根據需要和承擔能力,可以再鋪上硬木地板。汽車已經開始普及,很多人能夠,也樂意住在比較遠點的地方,美國郊區概念開始被重新定義,房子帶有車庫也成為新的必須。

幾十年之後,喬布斯還對這種理念讚不絕口:這樣造的房子整潔漂亮,價格低廉,質量上乘。它將幹淨整齊和簡潔的設計,帯給了低收入人群。

就是對這種設計理念的欣賞和享受,激發了喬布斯後來,為大眾製造和設計精良產品的熱情:我喜歡把很完美的設計和簡便的功能融入產品,真正做到物美價廉。

小時候還有一件事讓喬布斯印象深刻。

當時,他的住家對麵住著一個成功的房地產經紀人。在地產繁榮的年代,很多人做買賣房子的經紀人工作,就此獲得不錯的收入。一直靠翻新二手車賺錢的保羅,看到對街的發財,自己也躍躍欲試。

喬布斯回憶說:那人看上去也不是很聰明,但卻好像賺了不少錢。於是爸爸就覺得自己也能幹好這一行。隨後,他背水一戰,拚命努力去上夜校,考執照,一門心思進軍房地產業。不幸的是,很快,美國的房地產市場就崩潰了。結果,伴隨著經濟蕭條的到來,喬布斯一家過上了一年多經濟拮據的日子。家裏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母親在一家科學儀器製造公司當記賬員的工作。沒有辦法,他們又給房子辦理了第二份抵押貸款,來爭取時間,保住自己的住房。

那時,喬布斯是個四年級的學生。對於為什麽自己家會在一夜之間走到破產的邊緣,他無法明白。對於破產的風險和應該對這種風險保持怎麽樣足夠的注意力,在他後來經營蘋果的早期,也沒有意識到。理財這一塊,早期的喬布斯知識缺乏。對於時機的把握,對於自己能力的局限性,他也沒有從父親的失敗那裏學到多少。

父親的失敗在於進入的不是時候,這和投資者追著熱門股票,在股市狂熱後期拚命殺進的結果是一樣的。同時也在於,父親對於和人打交道買賣房子不是很擅長。買賣房子得有人願意讓你來代理才行,否則,你怎麽會有機會賺取傭金呢?!

遭受了那次挫折之後,保羅又老老實實的再回了自己的老本行,繼續靠自己在機械方麵的技術吃飯養家。隨後的日子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過的也還算溫馨和安穩。


連接:

喬布斯的故事之一:遺棄與選擇

喬布斯的故事之二:父親

喬布斯的故事之三:矽穀

喬布斯的故事之四:上帝之謎

喬布斯的故事之五:迷幻藥

喬布斯的故事之六:貪玩的孩子

喬布斯的故事之七:膽大妄為

喬布斯的故事之八:吸食大麻

 

【說明:關於喬布斯商戰的故事,參閱我的新作《喬布斯的商戰》(湖南科技出版社,20121月版)。這裏隻談他的成長,《喬布斯的故事》,探索的是他個性的形成和初期教育的獲得。未經作者授權,嚴禁轉載。作者保留所有版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lifeinliterature 回複 悄悄話 寫得很好!我讀得津津有味!
kaixinniao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你的好文章、好故事.
turtlebanzai 回複 悄悄話 Thanks for your story. Thank you!
百惠千我 回複 悄悄話 寫的真好。盡管已看過許多英文版的喬布斯傳記和其它文章,看了你的故事概述,仍然很感動。你的文筆不錯,做到了簡潔、幹淨、便於閱讀,與喬布斯尊崇的理念一致。因此是好文章、好故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