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海龜生存之道(14):石油、中國、人民幣

(2009-11-13 06:30:22) 下一個

海龜生存之道(14):

石油、中國、人民幣

——中國改革成功的新解讀 

(美)汪  

基於題目來猜測內容,我想,應該是沒有人能夠猜對我會講什麽的。

中國經濟發展靠的是改革開放,而改革開放之所以成功,是因為采取了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而這個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的核心點,就是基於中國國內廉價的勞力,通過對外加工和出口來獲得收入。

在這裏,我姑且不談你的這種勞力的付出和所獲得的是不是值得,你的付出是不是在保本的情況下還有利潤可言。因為,這裏麵涉及到人的價值評估問題,而人的價值在不同的生活環境又是很不同的。不說是在改革開放之初,就是在目前階段,普通中國人的“價值”也還是要低於日本人、美國人、台灣人不少。否則,也就沒有人工低成本的優勢了。

人工成本低,說的實際上就是“人的價值低”。 

如果我將中國這為數眾多的人,比喻為埋在地底下的石油,那麽,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又意味著什麽呢?

在美國德州,有好幾次石油開發熱潮,每一次開發,都是由於油價高漲到一定程度之後引發的。如果油價高於每桶30美元,很多過去沒有開采價值的油井,就因為有利可圖而值得人們“沙裏淘金”了。

中國巨大的人力資源,實際上就是一批“埋在”中國這個國家“下麵”的石油,一旦“油價”高到一定程度,並且開發還被允許的話,就會有人基於追逐利潤的動機,來“開采”了。在這裏,油價實際上就是人民幣對美元的匯價。

如果說,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在8.251時相當於石油價格在175美元一桶,現在的6.81可能相當於100美元一桶,那麽,什麽時候是相當於30美元一桶呢? 

人和石油有著這種共同性,同時也有很大的不同性。

石油埋在地底下,百年之後可能還有價值,並且,你還不必支付維護費用。它的價值隻受市場價格和當時開采的成本影響,自己本身沒有多少變化。

而人則不同,一代人的價值的實現,有著自己最黃金的時間段,過了那個時間段,他們就不再是財富的創造者而是財富的消耗者了。也就是說,你還不得不在他們本身還有“類石油性”的價值的時候來開采。其後,如果你不能夠將他們變成石油產品發揮其功能,你又得支付數目不小的“維護費用”。

對於石油,你的收入來自於你出賣所獲得的價值,它完全由石油價格和你的運輸成本決定。而你的成本,則決定於你獲得那塊地方的開采權,和你因為發現石油而需要付出的成本。石油本身沒有成本。

對於人,差別就要大不少。人本身的價值會隨著人的富有和知識與技能的提高,而有所提高。因為,知識和技能的提高讓人本身發現了自己更好的用途,也就是他的邊際價值得以提高。再者。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讓人不再願意“低就”。這樣的結果,就是人這個特殊的“石油”本身的成本增加了。人從一個最簡單的“大宗商品”變成一個有點差異性的具有附加價值的商品了。

於是乎,問題就來了:在開采成本不變,石油本身的成本增加,而油價又大幅下跌的狀況下,作為靠開采石油起家的中國來說,應該怎麽辦?

在這裏的油價上漲,就是人民幣對於美元匯率的下降,也就是人民幣的升值。

現在看來。問題還不是那麽嚴重,但是,會有那麽一天,這一切都會成為問題。那麽,在問題嚴重之前,中國,你準備好了嗎? 

『汪翔(原創),作者保留所有權利,引用請注明出處,20091113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godtohuman 回複 悄悄話 when the RMB change to be valueable, the oil will will raise to up too, .....the exporter in china and importer in usa will lost their margin in world trading......make them think how keep enough margin ....they will lower salary in china....but worker will not agree that......because worker cost will raise up too, only is cut oil spend....make sure export price could be raise.....or they cut the products every month.....soon oil will over supply ....then oil change price cut the factory cost...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