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破產銀行增加對你我的影響是什麽

(2009-10-26 09:48:07) 下一個

破產銀行增加對你我的影響是什麽

2009 年 10 月 23 日公布的數字表明,在 2009 年到此為止,美國破產的銀行數量已經高達 106 家。這個數字到底意味著什麽?對於普通的生活在美國的我們,又意味著什麽?

金融危機來源於大量金融機構投資了太多的以房貸抵押債券為基礎的 CDO 、 CDS ,最後由於對這些金融衍生品風險的誤判(低估),而給自己帶來了巨大的投資虧損。在金融危機已經觸底反彈的時候,為什麽銀行才開始大麵積破產?是不是這些銀行在金融危機發生之時“度假”去了,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破產了?當然不會是。

一年內銀行的破產數量超過 100 個的最近記錄,發生在 1992 年。而這個又在一定程度是 1987 年股市崩盤的後遺症。 1987 年 10 月股市崩盤之前,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形勢一片大好,牛市來勢洶洶,勢不可擋。在 1987 年年初時,巴菲特說,美國股市的估值太高,已經沒有多少投資的價值了。言下之意,股民都是一群瘋子,不知道什麽是價值,什麽是物超所值和什麽是不值得。在那年初,巴菲特幾乎出清了他手頭的全部股票,除了那為數不多的幾個他承諾要終身堅守的外(人們認為他這是愚忠——看來也是有一點)。結果證明巴菲特的判斷——股市價位太高,牛市很快就會結束——既對又錯。然而,他沒有想到的是,到 10 月時,股指又上升了 30% 有餘,在這點上他“錯”了,“錯失”了機會。在 10 月的崩盤之後,到年底時,股指又回到了年初的水平。巴菲特為了算計市場,並沒有在年底時看到更為便宜的股票。促銷價的出現是“季節性”的,也就是那麽一個來月的樣子,還是在大家最恐慌的那麽一短暫的時期內。那時候,即使你有很多現金,可能也已經嚇破膽子,不敢在時機最好時下手,人都是人嗎,也不奇怪。

那次金融危機很快就“過去”了,至少從股市的表現來看是這樣。但是,隨著的信用危機,結果所帶來的美國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業的危機,倒是讓很多人沒有預見到。

這次的情形和那時有所不同。開始於次貸危機的金融危機,先是摧毀了美國的那些金融巨頭,但是,在“太大不能倒”的理由之下,這些巨頭又被美國政府強行扶持,沒有倒下足夠的數量。其後,作為後續“餘震”結果的商業地產方麵違約率的上升,結果導致大量的地區性銀行在得不到美國政府扶持的情況下,不得不眼睜睜看著自己一個個倒下。

根據估計,在這場金融危機之後,將會有高達上千的美國銀行需要破產讓位。現在已經破產的銀行數量還隻及這個數字的 10% 。這是一個有趣的事實:危機已經過去,倒閉的銀行數量還隻有必須倒閉數量的 10% ,聽起來很滑稽。

商業地產方麵的問題將不僅讓為數眾多的美國中小銀行破產倒閉,而且還可能危機那些“大到不能倒”的銀行巨頭。這也是為什麽,當富國銀行報出一個非常優秀的季報時,還有人說該銀行的股價“應該”回到 20 美元附近的原因。理由就是這個商業地產的問題還沒有完全暴露。

對於消費者和投資者,這種後續影響會來自哪些方麵,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首先,你的存款安全不應該是問題,所以,你沒有必要冒著被炒魷魚的風險從上班的地方溜出來,去銀行排隊取出你的存款,也沒有必要為了存款安全而睡個不舒服的床墊——放在床墊下麵的現金多了,床墊自然就不“自然”了。

其次,如果你投資的話,又想貪便宜買很多已經很“便宜”的地區性銀行的股票,這時候你可能得小心一點。你得記住投資的核心:你付出的是價格,獲得的是價值。

第三,由於還有這許多風險,基於危機已經過去而大膽地冒風險,可能後麵有你所不能夠承擔的風險。所以,投資還是盡可能避開金融領域可能出現的後續危機,選擇那些已經真正走出危機的領域來下賭注。現在這方麵的機會應該還是很多,如果你識別什麽是價值的話。胡炒一通可能得不償失。

第四,危機之後的美國政府會不會做出當初那種沙漠風暴類似的行動,奧巴馬沒有告訴我,即使他告訴了,我也不能夠告訴你們。不過,至少現在的美國政府已經深陷戰爭的泥潭,會不會再來一個更大的冒險,我也不知道,可能性比較小一些,至少是就短期而言。美國是個民主政體,群情激憤的大勢應該還是不難看出的,如果你注意的話。不過,根據 1990 年代初期的曆史看,還是小心為好。春天最容易讓人生病的就是那個倒春寒。“春捂秋凍”是老人們經常喜歡嘮叨的一句話,是不是該聽老人言,就看自己的感覺了。

1990 年初的那次危機給澳大利亞的打擊很大,可是,這次的危機似乎沒有給澳大利亞帶來多少創傷。原因很多,起碼,由於澳洲以資源優勢發展經濟,而美國的危機在讓美元不斷貶值的同時,又繼續推高了資源品的價格,這讓澳洲人得益不少。再者,中國沒有遭受太多危機的打擊,經濟強勁反彈的預期,又給了投資者對資源大國美好的未來不少的想象空間。

美國銀行倒閉情況的細節如下:

10 月 23 日( 周五),美國又有 7 家銀行倒閉,使得 2009 年開始以來倒閉的美國銀行數量第一次突破百家大關,達到 106 家,這個數字是 2008 年全年倒閉銀行數量的 4 倍多。 2009 年也因此而成為自 1992 年以來銀行倒閉家數最多的年份 。 位於佛羅裏達州的帕特納斯銀行成為今年最“幸運”的美國第 100 家倒閉的銀行,另外 6 家銀行分別為佛羅裏達州的希爾克斯特銀行和旗艦國民銀行、伊利諾伊州的弗斯特杜佩奇銀行、威斯康星州埃爾姆伍德銀行、佐治亞州美國聯合銀行以及明尼蘇達州裏弗維尤社區銀行。

在 1990 年代的信貸危機中,有 108 家銀行在 1992 年倒閉。 2007 年和 2008 年美國分別有有 3 家和 26 家銀行倒閉 。 這些銀行的規模不大,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FDIC )為這 7 家銀行支付的代價是 3.56 億美元。

2009 年至今為止,銀行倒閉潮已使 FDIC 耗資 250 億美元。 FDIC 的資金來自於銀行支付的“保費”,但是,在目前的危機之下,這些保費不夠花已經是肯定的事情,人們估計, FDIC 的保險基金在年內就會因倒閉潮而出現赤字。到 2013 年時, FDIC 還將為數百家破產銀行花費超過 1000 億美元。

在 FDIC 無錢可花,美國銀行又在前赴後繼破產的情況下,就隻有靠美國政府出資來補窟窿了,而這美國政府所花的錢,就是你我納稅人的錢了。所以說,在這裏大家還得留下一大筆打水漂漂的錢,不管你喜歡不喜歡。這又增加了美國債務的壓力,結果又是美元貶值的壓力和其後通貨膨脹的壓力。

如果你想投資商業地產或者是以商業地產為基礎的基金什麽的,你可能得注意你的時間選擇,不可隻是為了表示你的勇敢。勇敢也有智勇雙全和匹夫之勇的區別。

(如果你對“價值投資”不太熟悉,又想為祖國做點奉獻的話,可以買一本我的《價值投資:股市投資製勝之道》(崇文書局, 2009 年版)讀讀,破費不了你幾刀錢。我先得說明白,你買書幾乎不對我造成什麽好處,但是卻可以幫助出版社、同時幫助製造一點中國的就業機會,還有就是讓你自己明白一點道理。那本書是給美國的投資者寫的,也是我十多年在美國的投資“經驗”的總結,當然,更多的還是“偉人”的經驗總結。本文作者汪翔保留所有權利,引用請注明出處, 2009 年 10 月 25 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