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迷五色,心空四象

一生負氣成今日,四海無人對夕陽
個人資料
正文

六月涉江

(2009-02-14 18:25:45) 下一個

遠古的時候,朋友和朋友都是敵人,而敵人與敵人,全都相親相愛、情比金堅

六月是一場漫長而神秘的離別,沒有誰看見,沒有誰見證,連蘆葦叢邊悄立小憩的鷗鷺,也沒有被江水的低聲啜泣所驚醒。你踏著淩波微步,漸行漸遠,步法曼妙無比,可終究成了一朵淡淡流雲的淺淺背影。我極目遠望,直到目力逮不住碧空長天的孤帆遠影,而心底的憂傷,卻早已沿江迷漫開去,追著你,趕了一程又一程。

岸芷汀蘭,鬱鬱青青。

江對麵的芙蕖開成了一片。我聽見水妖的歌聲,柔媚動人,隨江風拂過芬香花雨: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睛,侵曉窺簷語。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麵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歌聲最早是從周邦彥那兒傳出來的,調寄《蘇幕遮》。



周邦彥(1056-1121)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出任過各種官職,但最值得一提的是他曾提舉大晟府。大晟府是宋徽宗趙佶創製的音樂機構。宋徽宗無暇無能理會邊境軍務,卻在音樂方麵下足了功夫,他任用一批詞人來審音定樂,“銳意製作,以文飾太平”。“大晟詞人”中,周邦彥是影響最大的一個,他精通音律,創製了大量“自度曲”,是婉約派和格律派的集大成者,開啟了南宋薑夔、張炎一派的詞風美成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特別講究平仄格律而忽視內容,故王國維說他“創調之才多,創意之才少”。但他這首《蘇幕遮》卻曆來為人稱譽。

久居北宋都城汴京(今開封),難免思鄉情熾。詞中寫的是雨後新晴的夏日晨景,念的卻是夢裏故鄉。其中“水麵清圓,一一風荷舉”句,以描摹荷花的風神而著稱於世,連王國維也不由讚歎道:“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然後詞人更順理成章地由眼前荷花想到了故園的荷花,不過,思歸之情似乎隻有在夢裏才能得到片刻的滿足,於是鄉愁便藉由一枕芙蓉夢溢出紙外。後人陳延焯從此詞中讀出周邦彥胸襟恬淡”(《雲韶集》),確是相知之論。

說到荷花(別名蓮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蓮等),我倒想起一個另類典故。人們常用“人麵桃花”來形容女孩子的嬌顏之美,那麽男子長得俊呢?唐朝有諂媚之臣奉承武則天的男寵張昌宗說:“六郎(昌宗)麵似蓮花”。旁邊有“兩腳狐”之稱的內史楊再思大叫:“胡說!”眾人皆驚,想不到此人竟如此大膽。豈料楊再思神閑氣定,抖了個“包袱”:“應該說蓮花似六郎!”

當然,對周邦彥來說,蓮花絕不是什麽六郎,而是一種惆悵鄉關之思。而他本人,倒也有個流傳極廣的另類故事,講的是他竟敢跟皇帝搶女人,結果遭貶。這個女人不是別人,正是汴京名妓李師師。李師師也是個集大成者,皇帝、俠客、文人,都跟她走得近。皇帝當然是宋徽宗,俠客是水泊梁山好漢浪子燕青,文人則是晏幾道、秦少遊、周邦彥等相與酬唱的風流才子。有一次宋徽宗生病,周邦彥趁機去看望李師師。二人正在敘闊之際,忽報聖駕前來,周邦彥躲避不及,藏在床下。回頭周邦彥酸溜溜地填了一首詞,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還不怕死地把他偷聽到的徽宗和師師的情話全記在了詞中。徽宗得知後,找個借口就把周邦彥貶出了京城。這則小道消息是從宋人張端義的《貴耳集》中看來的,但不知信得信不得。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遠道綿綿迢迢,送別的水岸蘭蕙芳芷,香飄滿路。

如今你也要歸去江南,我無物贈別,且為你涉江蓮,製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縫一襲初夏的征袍,把殷殷祝福密密縫入,從此故鄉在你前方,我在你身後。不必回望,古往今來的一應典故,我都已一一交付,時間地點也都一再注明。無需求證,徑可別去。長亭驪歌唱罷,明日相望於天涯。

其實人生不就是一場又一場的離別嗎?大部分的時候,我們不會“執手相看淚眼”,不會“無語凝噎”,我們隻是互道珍重,並悄聲低訴:“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阿小餅 回複 悄悄話 應該是“好手”嗬嗬,我總出錯:)
阿小餅 回複 悄悄話 豆汁,我也喜歡周邦彥的詞,柳永的和他的有點兒像,對不?:)
都是寫長調的好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