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第一師範學校並非名校,為什麽盡出人才?
(2010-07-19 18:50:20)
下一個
湖南第一師範學校不算名校,但並不是隻有名校才出人才。
辦學理念正確
1913年,具有現代民主教育思想,留日歸國愛國的教育家孔昭綬,出任湖南長沙省第一師範校長,在他的主持下,第一師範大力開展新式教育改革,學校麵貌煥然一新。孔昭綬校長的辦學理念可以概括為:民主治校,為振興中華培養德、智、體全麵發展的國家棟梁之人才。
優秀的教師隊伍
出任湖南第一師範的孔昭綬校長,愛才、惜才、尊重人才。為辦好一師,上門聘請了以楊昌濟為代表的一批優秀的專、兼職教師。其中最有學識、最有見地,又熱愛教育事業者,首數以“自閉桃源稱太古,欲栽大木柱長天”自詡的楊昌濟(楊開惠之父,後任北大教授);還有教育家、省議會副議長、長沙師範校長徐特立;有進步青年教師黎錦熙(後到北大等幾所大學任教授),有關心學生,思想進步的學監方維;還有前清舉人,長沙國學泰鬥、治學嚴謹的袁吉六;更有美、德外籍教師……。校長孔昭綬,與楊昌濟之人格魅力,更為感人。楊昌濟作為一師的倫理學教師,以教育救國思想為指導,身體力行,以“日行一是”的修身宗旨,向毛澤東指明“修學儲能,先博後淵”的求學之路,令毛澤東十分折服。正是有孔昭綬校長,楊昌濟為代表的優秀教育工作者,發現並培養了以毛澤東等人為代表的一大批先進青年。這是“經師”與“人師”的有機結合。有如此優秀的教師隊伍,怎能不出棟梁人才?
良好的學生素質
改革後的一師首屆招生,以“免交學費、免食宿費、發津貼”優惠條件招收有誌教育事業的學生。招考者多為貧寒學生,通過公開命題考試,選拔了80名優秀新生入學。有充分的生源,自然易選出人才。家庭貧寒,更會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學習自然刻苦。試題公開,更能考察學生的水平和能力。身處亂世,眾多熱血青年胸懷報國之誌,以救國為己任,心懷大誌,學習目的明確,這是優秀學生素質的基礎條件。
因材施教
毛澤東是一個典型的個性鮮明,嚴重偏科的學生。國文第一,文科門門優秀,而數、理、化、音樂等卻很差,甚至不及格。如何對待個性鮮明,有嚴重偏科,甚至還觸犯校規的學生呢?這是教育工作者經常遇到,又最為頭痛的問題。學校通常使用的手段一律是按“規定”處理(留級、處分),麵對毛澤東嚴重偏科和一再觸犯校規的過錯引發的爭執,以楊昌濟為代表的進步教師,看到毛澤東身上的潛能和異乎常人的刻苦學習精神,堅決反對采取扼殺個性的簡單的處罰措施,而是幫助他認識偏科的錯誤。惜才如命的孔校長最終選擇了尊重其個性,放手讓其發展的明智之舉。楊昌濟老師關於“全材”與“人才”的一番慷慨陳詞,不僅讓堅持處理毛澤東的人折服,而且也值得我們反思:“全麵發展”不等於“全科並進”;有“個性”的學生,並不一定是“舛敖不馴”無可救藥。劇中最感人的是孔昭綬校長將校圖書館的鑰匙交到毛澤東手裏,並告訴他,今後就不用在熄燈後,偷偷在走廊燈光下看書了。毛澤東成了校長的“特殊學生”。設想,如沒有孔昭綬校長的開明,沒有楊昌濟等導師的教誨,能有日後的毛澤東嗎?在此,我們也要感慨,不知有多少天才,被無知和不當的教育方法所扼殺了啊!
獨樹一幟的育才之路
湖南一師育才之路,不僅在100年前,廢除科舉興辦新學時是獨樹一幟,就是100年以後的,當人類己邁進21世紀,發展到信息化的今天,重溫起來仍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湖南一師育才之路,個人的體會主要是:
1、堅持德智體全麵發展。
孔昭綬校長抱著“教育救國”的思想辦學。學校將培養國家棟梁之才作為辦學的宗旨,他親自登門聘請德高望重,師德高尚,學識淵博的楊昌濟老師,作為“修身”、“倫理學”教師對學生進行言傳身教。並針對劉俊卿借“吃剩饅頭”這件事挑起的事端,專門召集了全校師生大會,向大家重申,儉樸為修身之本的道理。作為反襯,劇中新任校長張幹僵化的教育理念和“十天一考”,廢除課間操,加班補課的行為,引起全校師生的反對。可是在今天,堅持應試教育的中小學(特別是重點學校)仍在重複著張幹當年的錯誤。
2、學生自治。
在學生中開展學生自治運動,由學生自己選舉學友會負責人,負責學生的一切課外社會活動,培養學生的自治能力,培養、鍛煉了學生幹部。
3、支持鼓勵學生開展社團活動。
成立哲學讀書會,定期交流學習心得,討論學習方法,比賽學習進度,開展演講、討論等各種課外活動,老師們積極擔任了各種課外活動指導,積極支持毛澤東提出的“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的口號,以體育鍛煉為中心,掀起了全校了課外活動熱潮……。
4、培養尚武精神。
在學生中開展軍訓。與當前大、中學校的軍訓不同之處是,將軍訓的成果應用於維護社會治安和保衛長沙免受潰軍之禍。
5、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
支持學生開辦工人夜校,開展生存訓練,勤工儉學……。通過參加社會實踐不僅增強了學生生存能力,讓學生熟悉社會,提高群眾工作能力……。
校長是學校之魂。校長是一個學校教育方案的製定者與具體實施者,要辦好學校,首先就要選好校長。孔昭綬是一位學識淵博,愛教育,愛學生,懂教育,作風民主,珍惜人才,思想進步的好校長,在他的帶領下一師生氣蓬勃,積極向上;反之,張幹接任後,辦學思想僵化,作風專橫,盡管其主觀願望是好的,但孔校長所開創的新風卻蕩然無存,一師一時間變得毫無生氣。作為校長的孔昭綬,善於團結,作風民主,不愧為校長的典範。
一百年後,現代人再來看當時的湖南一師的辦學之路,育人之法,對照當今的教育,令我們感慨萬千的是:時代前進了,社會進步了,科技和經濟都飛速發展了,學校更多,更大,建得更好了,學曆層次也更高了,當年的“一師”也由中師升格為本科院校了,人們的物質生活更富裕,用不著為溫飽發愁了,然而,學校的教育方法卻改變不大。應試教育仍占主導地位,灌輸教育仍是主要方法,學生並未從書本中解放出來,學生的生存能力,學習能力,實際工作能力不但未提高,甚至還有下降,學生的厭學情緒令人吃驚,學校的校風、教風、學風令人堪憂……。為什麽??我們應反思:我們的教育到底問題在哪裏?我們還能培養出大師級,領袖級的人才嗎?
=================================================
載入辭海的近代一師學生和老師
------------------------------
第一師範的學生(19人)
毛澤東
蔡和森
何叔衡
任弼時
李維漢
蕭 三
蕭子升
段德昌
袁國平
郭 亮
夏 曦
毛澤民
毛澤覃
張國基
羅學瓚
劉疇西
胡 然
第一師範的教師(16人)
徐特立
楊昌濟
黎錦熙
楊樹達
謝覺哉
周穀城
李 達
田 漢
辛樹幟
夏丏尊
舒新城
陳子展
易白沙
皮錫瑞
譚延闓
王先謙
第一師範前身城南書院師生代表 13人
曾國藩
左宗棠
胡林翼
黃 興
張 栻
何紹基
賀長齡
羅澤南
郭嵩燾
王闓運
鄧輔綸
張百熙
樊 錐
===========================================
從民國長沙中學中師畢業的一幫人物:
----------------------------------
國家主席:
毛澤東
劉少奇
國家總理:
朱鎔基
中共領導人:
任弼時
李維漢
李立三
李富春
革命先烈:
蔡和森
何叔衡
向警予
夏明翰
郭 亮
羅學瓚
著名軍事將領:
陳 賡
肖勁光
許光達
段德昌
袁國平
甘泗淇
楊 勇
王 震
陳明仁
陶峙嶽
著名文學家:
丁 玲
周立波
廖沫沙
錢歌川
平江不肖生(向愷然)
康 濯
蕭 三
白 薇
著名史學家:
呂振羽
周穀城
蔣廷黻
陳旭麓
黃仁宇
黎 澍
朱芳圃
李劍農
楊東蓴
向 達
著名哲學家:
李 達
金嶽霖
蔡 儀
李澤厚
著名藝術家:
田 漢
歐陽予倩
王人美
賀綠汀
黎錦暉
呂 驥
黃芝崗
著名學者:
楊樹達
厲以寧
楊端六
黎錦熙
劉佛年
張國基
著名科學家:
張孝騫
沈其震
湯飛凡
肖元定
李振翩
李 熏
李 蘇
李 芬
黃國璋
孟少農
廖山濤
唐稚鬆
樂天宇
胡庶華
田 奇
張伯毅
蕭紀美
丁夏畦
唐稚鬆
韓祖康
這一切的背後,是近代一幫致力於長沙新學的偉大的教育事業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