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提供大家一個角度和事實,你卻混淆視聽,胡攪蟒纏!不服?

(2009-05-24 15:31:59) 下一個
“第一,你搞了個“關公戰秦瓊”,五十年代蔡旭已是係主任,老袁還是學生;一個搞小麥育種,另一個高水稻育種。小麥的成果出的早說明什麽?水稻育種不用搞了?”

誰說了雜交小麥出來了,雜交水稻就不要搞了?你大腦又開始雲遊了?

我上的帖子,首先讓大家知道,雜交水稻之前有雜交小麥,並非一些報道中介紹的,袁老首先在理論上突破了自花授粉無雜交優勢,甚至連在應用實踐上,也遠遠晚於蔡老的雜交小麥,這一點你也承認。

“第二,你有搞了一個“乾坤大轉移”,水稻雜交優勢利用,初期人們主攻的是三係法,找到不育係是關鍵,老袁他們率先找到了,受到政府重視是自然的事。以後他們又搞了什麽兩係法、一係法的。後者是對前者的發展,而不是對前者的否定。”

我的帖子裏何處有你所謂的“乾坤大轉移”,倒是你自己來了一個。三係法本是雜交小麥的思路和方法,袁老的三係雜交水稻,才是蔡老三係法雜交小麥的“乾坤大轉移”,不同的是,中國雜交小麥的不育係是蔡老從匈牙利找來的,袁老的雜交水稻的不育係是他的助手李必湖從海南找來的。後來為推廣發明的兩係法,是李必湖和他的助手搞的,也算到了袁老頭上。而一係法,離成功還早得很。我也從未說過誰是誰的發展或否定,你說個出處來。

“第三,如同水稻的成果不能代替小麥的成果一樣,蔡旭當院士也不能代替老袁當院士。蔡先生81年當院士,老袁就不能91年或01年當院士嗎?為什麽外國都聘他當院士,在中國他卻評不上院士?這才是人們的疑問。我與你的分歧也隻在這裏。”

故意混淆視聽,蔡老是老學部委員(科學院院士),袁老是工程院院士,各得其所,後來因雜交水稻獲工程院院士的除了袁老,還有幾個,但沒有科學院院士,原因是有了工程院,一句話,各得其所。不知你我分歧何處?

至於“為什麽外國都聘他當院士,在中國他卻評不上院士?”,我偏向認為外籍院士,有榮譽性,舉個例子:一些右派和反華人士認定華羅庚回國後,科學上毫無建樹,從而攻擊中國科研體係,卻不知道華羅庚是我國第一個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我要問了,華在美國當教授時,成果豐厚,沒能成為院士,反而是回國毫無建樹,卻評了外籍院士,要麽說明華羅庚回國科學上持續貢獻,成果良多(入選條件之一),要麽說明無建樹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注重社會貢獻,所以榮譽性較高。

美國國家科學院的海外院士涵蓋十幾個國家,並非個個都是本國院士;中國科學院也有海外院士,他們很多也不是本國院士;兩者之間,沒有必然聯係,無非評選標準不同罷了。

最後, 我的貼無非是提供大家一個角度和一些事實,如果企圖混淆視聽,胡攪蟒纏,我也隻能到此為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