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雲

個人隨感,評論,筆記,回憶,思緒,點滴。
個人資料
飛雲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帝王雄主流氓與兇殘之品味。

(2016-01-23 20:45:08) 下一個

國人喜找似是而非普遍規律,然而若規律太“普遍”則易太粗躁,其結果甚至走向反麵、混淆是非,為極惡者張目脫罪。最近讀到一篇文章,舉的例子是劉邦情急逃難推孩子下車、和項羽分其父一杯羹等經典故事。最後結論講述普遍規律曰:帝王都是流氓,天下烏鴉一般黑。
該結論初看似乎有些道理,實際其中大有玄機。飛雲以為,帝王雄主確實都有以上流氓兇殘共性。反過來說,若無這些流氓兇殘特性,則絕無可能成為雄主。京劇「捉放曹」之故事,曹操在關鍵要命之危險時刻,寧可錯殺款待自己之恩人、曹父故友呂伯奢。是為雄主。陳宮痛哭流涕、罪己罪曹,亦因此反悔隨曹。陳宮處縣令低位而感覺英雄無用武之地,在“捉放曹”之後我們應該已經能夠感覺到,縣令低位對其並不屈才。
讀史者也經常
納悶:帝王雄主沒有手下謀士有韜略計謀,可是為何這些有韜略的謀士反而甘願接受雄主擺佈?因為謀士之流,韜略有餘而膽略略顯不足,司馬懿是典型的一例。及至後來,其子司馬昭,不僅謀略不遜乃父,流氓兇殘本事也見長。所以才有“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之千古名句。當然,兩晉也就由此雄主而立。
不僅說沒有流氓兇殘本性難成雄主;同時兩強相爭之時,誰更流氓、更兇殘,
誰就更可能獲勝。比如在鴻門宴上,項羽不夠流氓,要守信譽放走劉邦。於是功虧一簣最終烏江自刎,難見江東父老。西安事變乃是陰謀強逼,事後完全可以反悔,承諾不必信守。但是老蔣堅持被逼違心協議,致使對手坐大。重慶談判,乃是實實在在的第二場鴻門宴,老蔣做了項羽第二,結局退去台灣。
在勝利雄主者中,除了共有的流氓兇殘特性外,卻有一事不大為人關注。那就是雄主玩弄流氓兇殘“品味”之高低。品味高之雄主,在特別關鍵之場合、時機往往能夠果斷顯示出其流氓兇殘。或者簡單說,高品位雄主隻在關鍵時刻耍流氓,單於危急時刻毫不猶豫兇殘出手。比如李世民關鍵時刻殺弟禁父奪取權力。趙匡胤黃袍加身上位。曹操在生命攸關的不定當口,寧可枉殺恩人。除了關鍵要害時刻之外,“品味”高之雄主往往也講究規矩、講究禮義和廉恥。因為他們知道,在非關鍵的事情上也一味耍流氓、搞殘忍,會導致眾叛親離;講求禮義、規矩有利於服眾,有利於自己的統治,同時在危險的時刻還會有忠僕相隨、相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是此類雄主之共識。
品味低的雄主,不僅
僅在關鍵時刻殘忍流氓,他們往往在任何時候都不吝嗇耍流氓、顯兇殘。這樣的例子,20世紀的中國就有一個,流氓無賴,寡廉鮮恥,兇殘無道,世界聞名,到最後眾叛親離。另一例子是蘇聯的斯大林,在位惶惶不可終日,死時居然無人知道。因為他已經不相信任何人,別人對他亦畏之若虎,避之唯恐不及。
雄主品味高低,
不宜列舉其個人太多實例,那樣容易引起爭論且沒有任何結論。高品味雄主雖然曾經殺戮,但他們認同主體價值。因為雄主品味高,民間必受其影響,所謂上行下效,加上國法民俗;因此總體國泰民安。故從民間狀態即可判斷帝王雄主是高品位還是下三濫。路不拾遺,民風純樸,其主品高。如唐、宋、清等,是為雄主乃至為仁主。若民間欺詐橫行,流氓當道,小人得誌,仁者受製,正氣不彰,惡者反如魚得水。則國必有兇惡、本性流氓之主在上。若民間紛亂,氣氛萎靡,則可能是庸主危殆,大亂在即之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