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施洗約翰傳道3

(2009-03-19 06:00:27) 下一個
路加:
3:1 凱撒提庇留在位第十五年,本丟彼拉多作猶太巡撫,希律作加利利分封的王,他兄弟腓力作以土利亞和特拉可尼地方分封的王,呂撒聶作亞比利尼分封的王,
3:2 亞那和該亞法作大祭司。那時,撒迦利亞的兒子約翰在曠野裏, 神的話臨到他。
3:3 他就來到約旦河一帶地方,宣講悔改的洗禮,使罪得赦。
3:4 正如先知以賽亞書上所記的話,說:“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
3:5 一切山窪都要填滿,大小山岡都要削平!彎彎曲曲的地方要改為正直,高高低低的道路要改為平坦!
3:6 凡有血氣的,都要見 神的救恩!’”
3:7 約翰對那出來要受他洗的眾人說:“毒蛇的種類!誰指示你們逃避將來的忿怒呢?
3:8 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不要自己心裏說:‘有亞伯拉罕為我們的祖宗。’我告訴你們: 神能從這些石頭中,給亞伯拉罕興起子孫來。
3:9 現在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凡不結好果子的樹就砍下來,丟在火裏。”
3:10 眾人問他說:“這樣,我們當做甚麽呢?”
3:11 約翰回答說:“有兩件衣裳的,就分給那沒有的;有食物的,也當這樣行。”
3:12 又有稅吏來要受洗,問他說:“夫子,我們當做甚麽呢?”
3:13 約翰說:“除了例定的數目,不要多取。”
3:14 又有兵丁問他說:“我們當做甚麽呢?”約翰說:“不要以強暴待人,也不要訛詐人,自己有錢糧就當知足。”
3:15 百姓指望基督來的時候,人都心裏猜疑,或者約翰是基督。
3:16 約翰說:“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但有一位能力比我更大的要來,我就是給他解鞋帶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
3:17 他手裏拿著簸箕,要揚淨他的場,把麥子收在倉裏,把糠用不滅的火燒盡了。”
3:18 約翰又用許多別的話勸百姓,向他們傳福音。
3:19 隻是分封的王希律,因他兄弟之妻希羅底的緣故,並因他所行的一切惡事,受了約翰的責備;
3:20 又另外添了一件,就是把約翰收在監裏。



這許多人一起管理這地?如何?
3:1 公元14至17年,提比留做羅馬皇帝,彼拉多是羅馬政府指派管理猶太省的巡撫(省長),希律(即安提帕)和腓力是同父異母的兄弟,他們的父親是殘暴的大希律,二十多年前已死去。安提帕、腓力、彼拉多和呂撒聶顯然有同等的權利去管理其分封之地,效忠羅馬,並有責任維持其管轄地之和平。

本該隻有一位大祭司,怎麽出了兩位?
3:2 按照猶太人的律法,大祭司隻有一位,他必須是亞倫的後裔,受神委任,並要終生成為大祭司。然而,當時宗教係統已經敗壞了,羅馬政府自己委任宗教領袖,以便能更有效地控製猶太人。表麵看來,羅馬有關方麵已廢黜了猶太人所委任的亞那,而換上了他的女婿該亞法作大祭司。然而,亞那仍然保持大祭司的職銜(參徒4:6)和權力,因為猶太人相信大祭司的職分是終生的,仍繼續稱呼亞那為大祭司。

看他的模樣,形像古怪,又沒有成就,怎配事奉神?你的腦際曾閃過這樣的念頭嗎?
3:2 腓力、希律和該亞法是巴勒斯坦地權力最大的領袖,但他們的光芒卻被一位來自猶太曠野的先知所掩蓋了。神揀選了這位孤獨的施洗約翰(參約1章人物介紹),通過他來說話,他比當時任何一位領袖都偉大。我們經常以自己的文化標準:權力、財富、外表來衡量別人,因而忽略了那些真正偉大、蒙神揀選的人。人偉大與否,不在乎他擁有甚麽,而是在乎他對神的信心有多大。讓我們像約翰一樣,將自己完全交托給神,讓他透過我們來工作。

認罪就可悔改了,哪用生活形態的轉變?他不是會原諒我嗎?
3:3 悔改包括離開罪惡和歸向神兩方麵,我們要得到赦免,這兩方麵缺一不可,不可以隻說相信耶穌,卻仍然照自己的喜好行事(參3:7-8);我們也不可隻有良好的道德生活,而忽略與神建立個人的關係,否則就不能使罪得赦免。神若向你指出生活中有甚麽罪,就要決心除去這些罪,單單信靠神,隻讓他引導你。

預備己心,迎接主臨──約翰的宣告,你做到了嗎?
3:4-5 當時,皇帝出遊之前,會有使者通知那些即將受訪的人,要為皇帝預備道路。同樣,約翰告訴他的聽眾,要預備自己的生命,迎接主臨到他們那裏。為了迎接耶穌,我們必須轉向他,聽他說的話,順服遵行他的指引。

所有人都可以到耶穌跟前來,你去了沒有?還沒有?因為自卑、自覺不配?……
3:6 路加福音是寫給非猶太人的。作者用以賽亞書說明救恩是賜給全人類的(參賽40:3-5;52:10)。施洗約翰也呼召所有人去預備見耶穌,其中也包括你和我。不論你的地位有多高、權勢有多大,都要預備自己去見耶穌。不要覺得自己是局外人,也不要以為這跟自己沒關係,而因此裹足不前,每一個要跟從耶穌的人都不會被拒於神國的門外。

耶穌我信,因為我怕死亡;耶穌我信,因為我怕將來的刑罰;耶穌我信,因為我……
3:7 是甚麽促使你相信耶穌呢?是對將來的恐懼,還是對完美世界的期望呢?有些人希望接受約翰的洗,好逃避永恒的刑罰;然而,他們沒有轉向神尋求救恩。約翰嚴斥這些人,他知道神重視人的改變過於禮儀。你的信心是基於對新生命的渴求,還是如注射疫苗或是購買保險一樣,為了預防可能發生的災難?

那些人竟以為祖宗有神,自己便有神;今天我們又如何看自己和神的關係?
3:8 約翰說,即使是亞伯拉罕的子孫,還不能滿足神的要求。他的聽眾實在感到震驚。宗教領袖倚賴他們的家族血統多於他們對神的信心,對他們來說,宗教是世襲的。然而,與神的關係不是由父母傳給子女的,每一個人都要靠自己去尋找這種關係。不要倚賴別的來獲得救恩,你要相信耶穌,並每天操練信心。

認罪悔改的生命會變成甚麽模樣?是常對神說我錯了,然後依然故我?你的生命是……
3:8-9 認罪與生命的改變是不可分割的,沒有行為的信心是死的(參雅2:14-26)。約翰嚴厲地指責那些受人景仰,卻不打算有真正改變的宗教領袖。他們隻想別人認為自己是宗教權威,而不希望自己的心思意念有甚麽改變;這樣的生命是毫無價值的。悔改必須帶有行動,否則便不是真正的悔改。跟隨耶穌不單是說正確的話,也是要按著他的吩咐去做。今天就行動,跟隨耶穌!

約翰所說的,你做到了多少?
3:11-14 約翰的信息要求人至少有三種回應:(1)與有需要的人分享你所有的;(2)不論你做甚麽工作,都要盡力做好,公平待人;(3)對自己所賺取的要知足。約翰沒有時間對那些生活不羈或自私的人說安慰的話,因為他是要呼召人悔改,過正直的生活。在這三方麵,你可以怎樣改變自己呢?

為人所討厭的稅吏,你猜神會愛他嗎?也許你覺得沒有人愛你,你知道誰在等你嗎?
3:12 稅吏因其敲詐行為而臭名遠播,羅馬政府采用承包製去向人民徵收稅款,稅吏往往巧立名目,詐取金錢,中飽私囊,賺取可觀的收入。猶太人除非冒著激怒羅馬政府的危險來反抗,否則,隻好按著稅吏所要求的交稅。這些稅官奸詐、貪婪、冷酷,為了錢隨時出賣自己的同胞,所以猶太人都憎恨他們。然而,約翰說,神也會接納他們這種人;神憐憫所有悔改的人,同樣賜給他們力量去改變生活。

過體麵的生活,好;過正確的生活,也好;為何人說二者會造成衝突?若有,應怎樣選?
3:12-14 約翰的信息出乎意料地在窮人、罪人、甚至那些被人厭惡的軍人中間產生效果,他們沉痛地知道了自己的需要。我們常常混淆了體麵的事和正確的生活,其實這是兩件事。體麵的事如果叫我們看不見自己對神的需要,便會阻礙我們過正確的生活。假如要你從兩者中選其一,你是願意保留你的名譽,還是要保持你的人格呢?

約翰呼召人去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主以後,你可有讓耶穌改變你?
3:14 這些羅馬軍人奉命到猶太省份維持治安,他們大多欺壓窮人,又利用權力敲詐人民。約翰呼召他們悔改,改變他們的做事方式。

瑪拉基以後四百年始有約翰的出現,人看他是先知?是……
3:15 對以色列人來說,已超過四百年沒有先知了,他們普遍認為,彌賽亞來臨時,先知會再度出現(參珥2:28-29;瑪3:1;4:5)。約翰出現時,人們興奮起來,他顯然是一個偉大的先知,人們相信期待已久的彌賽亞即將到來。有些人甚至以為約翰就是彌賽亞,因他說話像昔日的先知,告訴人們一定要轉離罪惡,以免被罰,並要回轉歸向神,經曆他的慈愛與讚許。這信息不受時代和地域的限製,但約翰言辭迫切,為要預備人們迎接彌賽亞。

水,火與聖靈大有不同,耶穌與約翰的洗想必大有分別……
3:16 約翰用水施洗象徵洗去罪惡,與他所傳的悔改和生命改變的信息互相配合。而耶穌用火施洗,就更包括遵行神旨意所需的能力。聖靈的洗在五旬節那一天應驗了(參徒2章),當時有舌頭似的火焰顯現降臨在信徒身上,使他們有能力用多種的語言去宣講耶穌基督複活的信息。火的洗禮也象徵聖靈的工作,要把神的審判降在拒絕悔改的人身上。

糠和麥子一定有所指,猜一下,你是哪一樣?
3:17 約翰把拒絕神的人比作糠,即麥子無用的外殼;他警告他們神的審判隨時臨到。相反,他把願意悔改,又改變自己生活的人比作麥子。簸箕用來揚起麥粒,好使麥子與外殼分開。拒絕給神使用的人,因為在神的計劃中毫無價值,所以會被丟棄;然而,那些悔改相信的人,因為開始了事奉神的新生命,所以在神眼中是寶貴的。

3:19-20 路加提前記敘這件事,繼續介紹施洗約翰的事跡。(有關事件的時間順序,請參四福音合參。)

麵對嗜殺的希律,約翰義無反顧地指出他的罪行;麵對強權你可有這種勇氣?
3:19-20 這一個希律王是希律安提帕(參可6章人物介紹);希羅底是希律的侄女,也是他兄弟的妻子。希羅底狡猾地把施洗約翰置於死地(參太 14:1-12)。希律家族是個狡詐和嗜殺的家族。他本人更是一位暴虐專製的羅馬官員,有權將人下獄、處決。所以,要指出他的罪行是極之危險的。然而,約翰就是這樣做了。希律似乎有最後決定權,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在最後審判時,遭殃的是希律而不是約翰。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