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主內平安,分享箴言第一章及解經

(2009-03-07 06:40:57) 下一個
1:1 以色列王大衛兒子所羅門的箴言:
1:2 要使人曉得智慧和訓誨,分辨通達的言語,
1:3 使人處事領受智慧、仁義、公平、正直的訓誨,
1:4 使愚人靈明,使少年人有知識和謀略,
1:5 使智慧人聽見,增長學問,使聰明人得著智謀,
1:6 使人明白箴言和譬喻,懂得智慧人的言詞和謎語。
1:7 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
1:8 我兒,要聽你父親的訓誨,不可離棄你母親的法則(注:或作“指教”),
1:9 因為這要作你頭上的華冠,你項上的金鏈。
1:10 我兒,惡人若引誘你,你不可隨從。
1:11 他們若說:“你與我們同去,我們要埋伏流人之血,要蹲伏害無罪之人。
1:12 我們好像陰間,把他們活活吞下;他們如同下坑的人,被我們囫圇吞了。
1:13 我們必得各樣寶物,將所擄來的裝滿房屋。
1:14 你與我們大家同分,我們共用一個囊袋。”
1:15 我兒,不要與他們同行一道,禁止你腳走他們的路!
1:16 因為他們的腳奔跑行惡,他們急速流人的血,
1:17 好像飛鳥,網羅設在眼前仍不躲避。
1:18 這些人埋伏,是為自流己血;蹲伏,是為自害己命。
1:19 凡貪戀財利的,所行之路都是如此;這貪戀之心乃奪去得財者之命。
1:20 智慧在街市上呼喊,在寬闊處發聲,
1:21 在熱鬧街頭喊叫,在城門口、在城中發出言語,
1:22 說:“你們愚昧人喜愛愚昧,褻慢人喜歡褻慢,愚頑人恨惡知識,要到幾時呢?
1:23 你們當因我的責備回轉,我要將我的靈澆灌你們,將我的話指示你們。
1:24 我呼喚,你們不肯聽從;我伸手,無人理會。
1:25 反輕棄我一切的勸戒,不肯受我的責備。
1:26 你們遭災難,我就發笑;驚恐臨到你們,我必嗤笑。
1:27 驚恐臨到你們,好像狂風;災難來到,如同暴風,急難痛苦臨到你們身上。
1:28 那時,你們必呼求我,我卻不答應;懇切地尋找我,卻尋不見。
1:29 因為你們恨惡知識,不喜愛敬畏耶和華,
1:30 不聽我的勸戒,藐視我一切的責備,
1:31 所以必吃自結的果子,充滿自設的計謀。
1:32 愚昧人背道,必殺己身;愚頑人安逸,必害己命。
1:33 惟有聽從我的,必安然居住,得享安靜,不怕災禍。”



聖經中的箴言,與屬世的格言有甚麽不同嗎?
1:1 若說詩篇多適用於禱告及靈修生活的話,箴言則較適用於日常生活。箴言對實際生活提供了可行的建議。這卷書不單是一部悅耳的嘉言薈萃,更包含從經驗所得的屬靈洞見。箴言語言精煉,充滿智慧,容易掌握,並能處處付諸實踐。它並不針對靈性與道德的基本信仰提出爭辯;作者假定讀者已經持守了這些。這卷書是以神為中心,藉書中的箴言認識神的特性、作為和祝福,並教導我們怎樣在生活中與他建立親密的關係。

所羅門運用神賜的智慧寫箴言,我用神的恩賜做甚麽?
1:1 所羅門繼父親大衛王成為以色列第三任君王。那時正是以色列曆史上的黃金時代。所羅門初作王時,神應許他可以隨意向他祈求。所羅門祈求有智慧(參王上3:5-14)。神對此很喜悅,不但賜給他智慧,並且賜給他極大的財富和權力,使他享有一個太平的盛世。所羅門在耶路撒冷建造了金碧輝煌的聖殿(參王上 6章),並寫了大部分的箴言(有關所羅門其他的事跡,請參王上4章人物介紹)。

1:6 謎語可激發人思考。

“這事我知道!肯定是……”──這是不是你對事物的自然反應?
1:7 最令人討厭的一種人就是那些自以為知道一切的人。他們對一切事皆有一種武斷的看法,不肯聽新的建議,恨惡管教,不肯學習。所羅門稱這種人為愚妄人。不要自以為萬事皆知,要虛心聽取別人的勸告,尤其是聽認識你、又能給你寶貴意見之人的話,也要學習怎樣從別人身上學到功課。要記住隻有神明了萬事。

知識不等於智慧?我還以為……
1:7-9 在這個資訊發達的時代,知識雖然豐富,智慧卻很缺乏。其實智慧遠勝過知識,它影響人生各方麵的基本態度。知識的基礎在於敬畏耶和華,就是尊崇他,對他的權力肅然起敬,並且順服他的話語。信靠神應是你生活的最高原則,它影響你的態度與行為,以及你對世界的了解。隻要你信靠神,他必會使你有真正的智慧。

父母的影響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我如何為人父母?
1:8 人的行為比話語的影響力更大,在家庭中尤其如此。孩子每天都會留意父母的行為以及對事物的反應,從中學習道德、價值觀和優先考慮的事。如果父母非常敬虔、倚靠神的話,兒女自然會仿效這種榜樣,學會這種態度。要使他們看出你尊崇神,就該重視家庭生活裏敬拜與讀經的時間,從而教導孩子過敬虔的生活。

合夥打劫的事我怎會去幹?那麽,貪戀財利呢?
1:10-19 罪會引誘人,因為它可以使人走捷徑而成功,讓我們得到群體的認同。但在我們隨從別人,不聽從真理的時候,我們就成為欲望的奴隸,去做任何滿足欲望的事。罪即使對我們再有吸引力,也會致命。我們必須慎重選擇,不要投肉體所好或尋求短暫的歡樂,要考慮長遠的影響。有時必須與那些會引誘我們的人完全隔絕,以避免我們明知故犯。我們不能既與罪惡為友,又指望本身不受其影響。

“供房子、供車子、養家……錢好像越來越不夠用了……”怎麽回事呢?
1:19 “貪戀財利”在這裏意指追求不義之財。這是撒但最牢固的網羅之一。它先是給人一種暗示,叫人覺得若沒有更多的財產或金錢就不能活下去,之後這種欲望在人心裏越燒越旺,使人無法擺脫。要在這些欲望摧毀我們以前,求神賜智慧使我們認識一切的貪欲,神必幫助我們戰勝它。

智慧在呼喊,神在說話,我聽了多少?
1:20 箴言作者在這裏運用擬人法,將智慧比喻為人在街上喊叫,以加深讀者的印象。智慧並不是一種外在實物,而是神啟示的意念。我們讀到耶穌基督在地上的事跡,就能看出神的智慧。若想明白怎樣能有智慧,就要聆聽箴言裏智慧對我們的呼喚和教誨(參14章附表、提後2:7;雅1:5)。切不可放過神賜我們智慧的機會。

“愚昧人、愚頑人”是指笨蛋、傻瓜嗎?
1:22 箴言中所稱的“愚昧人”或“愚頑人”,並不是指智力上有缺陷的人,而是性格上有缺陷(例如悖逆、懶惰、易怒等)的人。這種愚昧人並不笨,隻是不能分辨是非與善惡。

我甚麽時候不願意聽神的話?是我自以為都知道了的時候嗎?
1:23-28 神非常樂意向我們傾吐心意,使我們明白他的心思。我們必須願意聆聽他的勸戒,不要讓驕傲阻礙了我們。驕傲就是高估我們自己的智慧,看一己的欲望比神還重要。假使我們以為自己比神明白得多,或覺得不需要神指引的話,我們就陷入愚昧、無可救藥的驕傲之中。

“好漢做事好漢當!”──問題是都能當得了嗎?
1:31-32 箴言在多處指出“自結的果子”就是人在今世要麵對的後果。在麵對是要神的智慧或是反叛獨立時,許多人往往選擇我行我素。然而他們必被自己所製造的困擾毀滅。不要忽視神的勸戒,即使這會使你現在很痛苦,卻會保守你將來免受更大的痛苦。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