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思泉 - 香穀先生

學者,詩人,書畫家,一級美術師。職業認證網球教練。現任“北美中紅書院”主席,”中華文化交流大使“等職。號白水道人,老泉,畫泉(多用於畫款),西邑翁...
個人資料
尹思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晉帖與魏碑

(2022-07-01 06:51:05) 下一個

本文節選自《黑老虎集:中國碑帖之美》一書,作者胡竹峰,2022年5月中信出版集團出版。

 

 

晉帖上浮如輕雲,魏碑下沉似濃霧。夜裏翻遊相本宋拓《淳化閣帖》,生出這個念頭。晉帖浮雲直上,是神品。魏碑沉龍入海,是逸品。有人重碑有人崇帖,或得神或得逸。重碑者輕帖,崇帖者輕碑,這是書家的偏執。神與逸並非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晉帖與魏碑的好,是不能忘情。二王書法之妙,好在不能忘情。筆墨是他們的心情,懷友、生病、送禮、請安、應酬、家事、行樂、醉酒、服藥、戰爭、憑吊、憶舊、訴腸,晉帖基本是這樣。魏碑呢,魏碑裏有回憶,那種回憶極其緩慢。一筆一畫,黏稠,滯澀。從童年到少年,從少年到青年,從青年到中年,從中年到老年,從老年到暮年,從暮年到衰年。魏碑是追憶逝水年華之書,文字進入回憶往往嫻靜,回憶錄除外。以嫻靜論,晉帖略輸一籌。魏碑的回憶,與現實纏夾一起,娓娓道來,像雨夾雪天氣白首老翁坐在堂軒說家族往日裏久遠的故事。
少年時不喜歡魏碑,嫌不流暢。現在看來,魏碑比起晉帖少一些天真之妍質,但多了爛漫的從容,或者說沉著、肅穆。晉帖有兒童的天真,魏碑是老叟的爛漫。天真爛漫是兩碼事,天真是春花,爛漫是秋葉。晉帖是遍野芳草的三月春光,魏碑的有意為之裏全是涵養,涵而養之,滄桑肅穆沉著稚拙也是涵養的一部分。
學碑多學筆法,學帖多學墨法。不是說碑裏學不到墨法,也不是說帖裏學不到筆法,很多時候帖裏的筆法更加纖毫畢現。或許一味在碑裏學筆法,終究隔了石雕師的釺錘,能登堂未必能入室。
魏碑裏的墨韻如同雪地上即將融化的鴻爪,這是魏碑峭拔之所在。碑常常全神貫注,帖往往走神八極。《平複帖》《蘭亭序》《伯遠帖》《初月帖》,差不多都是走神的產物。不是說帖裏缺乏全神貫注的精神,後世如米芾的《蜀素帖》,黃庭堅《鬆風閣詩帖》便是全神貫注的創作。
魏碑大道至簡,千筆萬筆,能抱元守一。寥寥幾筆,氣象也如雜花生樹。魏碑的簡像雪落群山,雪化了,群山還在。明人之繁,是填海造樓。填海造樓當然不易,但還是雪落群山來得自然來得高妙。讀魏碑,如晤深夜一場大雪。山不見,鳥不見,路不見,人不見,天不見,地不見,滿眼白雪。
二〇二二年二月五日,合肥

 


 

 

一、從碑帖看古人的生活美學,品書法閱人生。 

 

王羲之送橘給友人,寫下《奉橘帖》“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筆墨間搖曳著香氣與情誼;金農在《金農題畫記》寫上短短幾句“豆莢青,豆花白。豆莢肥,秋雨濕。想見田間午飯時,此中滋味,問著肉食貴人全不知。”,市井 煙火氣也變得雅致風趣;宋徽宗的《穠芳詩帖》獨特的瘦金體,讀來是宋朝風雨、 文人雅致,“見瘦金體,像在冬天的梅園遊玩,老樹新花,四周一望,虛室生白, 全是一片吉祥。”

 

二、精選中國書法史上五十多幅碑帖進行品讀,風流人物、煙火故事、書法之 美盡收眼底。 

 

甄選《蘭亭序》《快雪時晴帖》《董美人碑》《上陽台帖》等書法之作,於品味 書法的同時,寥寥數筆勾勒王羲之、李白、唐寅、八大山人、金農等人的生活故 事。張飛的草書《立馬銘》“蠶頭”暗藏,“燕尾”明顯,剛柔並濟;《靈飛經》 的小楷,“讀出女子之態,縱覽草草,體態婀娜,局部細看,膚若凝脂。”;《快 雪時晴帖》的行書“紛紛揚揚一場大雪,天氣放晴,天地安靜了下來,青山鍍銀, 綠樹鑲玉”……

 

三、書法碑帖有時候妙趣橫生,恰似古人的“朋友圈”。

 

“字如其人”,書法字體本質上顯現的是人對於生活的理解,碑帖則是人對於生 活的一種注腳。草聖張旭的《肚痛貼》“醉也書,痛也書,醉書不稀奇,痛書太 少見。”;《伯遠帖》一封書信手劄,傳達出東晉亂世之下,親人之間的綿綿情 意。大雪時、肚痛時、送橘時,羈旅之思、緬懷之思、意氣風發之思,古人的書法碑帖,其實與我們的當下太過相似,這本書幫我們找回已經失去了的那份寧靜之心。

 

 

來源 l 中信出版集團、書藝公社

 

 

 

 

 

 

Scan to Follow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