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毛澤東同誌
《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發表80周年
1942年5月2日至23日,延安文藝座談會召開。毛澤東同誌發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對後來黨的文藝政策的製定和文藝工作的健康發展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
80年來,一代代中國書法人在《講話》精神的指引下,高揚人民性,深入繼承創新,持續探索實踐,為時代記言錄史,為人民濡墨抒懷,為民族凝心聚力,創作出一大批深受廣大人民歡迎和喜愛的精品力作。文以載道、書以煥彩,快來和小藝一起回顧其中的部分經典與創造經典的書法人吧~
01
《朱砂行書魯迅句聯》
作者:郭沫若
釋文: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歐仁妮戈登夫人紀念,蔡暢同誌屬書。郭沫若。
《百年巨匠·文學篇——郭沫若》片段
其書體既重師承,又多創新,展現了大膽的創造精神和鮮活的時代特色。其詩詞創作常與書法相結合,筆墨間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02
《滿江紅·歡呼》
作者:茅盾
創作時間:1977年
釋文:
八億神州,早翹盼天大喜事。百年計,高瞻遠矚,盱衡寰宇。
撥亂反正初奏效,生產躍進旗高舉。看風雪鍛煉出群英,共磨礪。
三全會,開先路。十一大,創新紀。作世界革命,堅強堡壘。
三要三不誓堅持,掃除四害須徹底。頌中央垂萬代楷模,昭青史。
《走進新中國的百年巨匠——茅盾》
在近現代文學界,茅盾是一位懷揣著極高書法造詣的文學家。其字布局縝密嚴謹,筆法精勁含蓄,秀逸疏朗,淳雅婉麗,也極具創新。茅盾擅長行書創作,其書風遠承晉唐,既有碑體的渾樸凝重,又有著帖學的靈動飄逸,同時還有著一股文學家特有的由內向外自然透露的朗潤氣質,給人一種極高的審美愉悅感。
03
《人民教育出版社創立四十周年題詞》
作者:趙樸初
創作時間:1990年
釋文:
興國需要人才,育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材。
教材的編寫者是未來人才的設計者和鑄造者。
落款:
奉賀,人民教育出版社創立四十周年。
趙樸初書風受蘇軾的影響,氣息平和文雅,字形扁平,作品富有禪意和灑脫之氣。後研習《張猛龍碑》等,書風又融入了碑學的厚重氣息。其字體雋秀、渾厚穩重、用筆爽勁、幹淨利落,同時體態豐腴,給人以雍容敬重之感。
通過文學和書法的藝術形式,趙樸初記錄了新中國的成長、社會的重大進步,這些作品無不承載著先生的家國情懷。1981年5月5日,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立,趙樸初當選第一屆副主席。
04
《毛澤東<送瘟神>其二》
作者:李一氓
創作時間:1985年
釋文:
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紅雨隨心翻作浪,青山著意化為橋。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
李一氓
李一氓的書法出自顏真卿、何紹基一脈,師古不泥,變化出新,既有傳統古法、又融合個人之性情,使得其字的筆墨線條變化對比非常鮮明,或胖或瘦、渾樸圓勁,有一種天真古樸的韻味和意境。有書友稱讚其字曰:“飄逸灑脫點橫撇捺,胖瘦鳳儀豎彎折勾;四四方方中國字落落大方,端端正正蠅頭楷模出入皆法。”1981年5月5日,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立,李一氓當選第一屆名譽理事。
05
《題秉明雕塑老牛》
作者:楚圖南
釋文:
刀雕斧斲牛成形,百孔千瘡悟此生。
曆盡人間無量劫,依然默默自耕耘。
2019年陸丙安捐贈 中國美術館藏
楚圖南進行書法創作
06
《薑夔<點絳唇·丁未冬過吳鬆作>》
作者:葉聖陶
創作時間:1957年
釋文:
燕雁無心,太湖西畔隨雲去。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今何許。憑闌懷古。殘柳參差舞。
對於1912年開始任職小學教員的葉聖陶而言,在其教育生涯中,書法顯然是必須要傳授的課程。在文化與思想的激蕩中,葉聖陶以一管細軟的毛筆開始了中小學語文教育先鋒性變革的征途。在葉聖陶從事的教育與思想變革中,書法承擔了一種隱性的文化動力。
07
篆刻《江山如此多嬌》
作者:齊燕銘
創作時間:1959年
由於《江山如此多嬌》是一個巨幅作品,印章也得做夠大才行,後來篆刻的任務就落在原文化部部長齊燕銘身上,他也是一位治印高手,篆刻了一枚二十公分見方的大印章“江山如此多嬌”,蓋在了這幅畫的左下角。
08
《毛澤東<七絕·為李進同誌題所攝廬山仙人洞照>》
作者:舒同
釋文:
暮色蒼茫看勁鬆,亂雲飛渡仍從容。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走進新中國的百年巨匠——舒同》
其書法博綜古人雄渾寬博一路,而增其飛動奇肆,麵貌獨樹一幟,雅俗共賞,新中國成立後更傳遍祖國大江南北,成就了開宗立派的“舒體”。1981年5月5日,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立,舒同當選第一屆主席。
09
《良寬頌》
作者:林林
創作時間:2004年
釋文:
半俗半沙門,騰騰懶立身。
此生堪足慰,蓮露有知心。
林林
10
《周恩來<無題>》
作者:朱丹
創作時間:1977年
釋文:
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
朱丹1939年到延安,1942年參加了文藝座談會。新中國成立後,長期在文化教育出版部門擔任領導工作,善詩文書畫。
11
《魯迅<自題小像>》
作者:陳叔亮
創作時間:1973年
釋文:
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1942年,陳叔亮參加了延安文藝座談會,在藝術領域開辟了嶄新的天地。他遵循毛主席提出的文藝方向,積極響應“深入生活,為最廣大工農兵服務”的號召,紮根於生活,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把熾熱的感情傾注於筆端。
陳叔亮撰寫書法
1981年5月5日,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立,陳叔亮當選第一屆副主席。在書協成立大會上,他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說,並寫下了“心底花開,筆底神來。書壇好友,有家可歸”的題詞。
12
《毛澤東詩句聯》
作者:沈尹默
13
《集陸遊吳潛句題南湖革命紀念館五言聯》
作者:沙孟海
創作時間:1962年
釋文:
波光迎日動,浩氣與雲浮。
沙孟海的書法以碑學為基礎,遠追漢魏,近取明清,兼精篆、隸、真、行、草諸體,沉雄茂密、俊朗多姿,以氣勢磅礴見稱,錯綜變化,自成格局,尤善作榜書大字,深為世人所推崇。1981年5月5日,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立,沙孟海當選第一屆副主席。
14
《林散之中日友誼詩書法手卷》
作者:林散之
創作時間:1975年
《百年巨匠·書法篇——林散之》
15
《為北京師範大學題詞》
作者:啟功
創作時間:1997年
16
《毛澤東<沁園春·雪> 》
作者:劉炳森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劉炳森用隸書的手法行雲流水般地書寫出了詩詞的氣勢和氣魄,筆法流暢而不失變化,麵目獨具,風格鮮明,點畫精到,結體自然,正中見行,大氣瀟灑。
劉炳森進行書法創作
劉炳森書法的傳統功力深厚,書藝向以隸、楷著稱於世,並兼長行、草。隸法在堅實的傳統功力基礎上,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創造性,用現代的審美意識並參以姊妹藝術的某些韻律和情趣,加上文學素養,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在當代中國書壇上獨樹一幟,世稱“劉體隸書”。書風凝厚穩健而又俊逸瀟灑。
17
《自述鬥方》
作者:李鐸
創作時間:2011年
釋文:
餘生在舊社會,長在紅旗下,是黨和軍隊哺育我成長。如今已年過八十,在今後的歲月裏,我要以隻爭朝夕的精神,焚膏繼晷、繼日以追,以回報我的祖國和人民。
落款:
辛卯年於京華,湘人李鐸。
《藝壇大家——李鐸》
李鐸是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三屆副主席,是在黨的教育培養下、在人民軍隊成長起來的著名書法大家。他敏行篤學,寄情硯田,“興趣、勤奮、悟性、結合”這八個字成為他對書法藝術實踐的動力。
18
《中華美德頌》
作者:歐陽中石
釋文:
先賢懋德崇原訓,律己修身啟萬和。
興國親仁通四海,昇平天下共歡歌。
《藝壇大家——歐陽中石》
歐陽中石是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三屆顧問。他的書法用筆沉厚俊朗,字如其人。在書法學習中,歐陽中石先生主張“文心書麵”,提出書學的文化時代觀“作字行文、文以載道、以書煥采、切時如需。”作為當代書法學科建設重要的開拓者,歐陽中石先生最為人稱道的是,他曾主持創辦了我國高校第一套從大專、本科到碩士、博士、博士後完整的中國書法教育學科體係。
八十春秋風雲激蕩,
《講話》精神永放光芒。
80年後的今天
讓我們在《講話》精神的指引下,
回溯經典文藝作品,
重溫延安文藝精神。
希望廣大書法工作者,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
堅守中華文化立場,
傳承中華文化基因,
與黨同心同向、
與時代同步同行、
為人民抒寫抒情抒懷,
賡續紅色血脈,厚植家國情懷,
展現民族風骨,攀登藝術高峰,
努力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
新時代書法工作者,
飽蘸濃墨奮力書寫民族複興壯闊史詩。
來源 |中國文藝網
Scan to Follow